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介绍 > 正文

[数学课堂“启发性学习”的教学探索]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启发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开启学生思维和解题的心智活动,通过学生思考、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来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将问题抛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积极、主动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解题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思考,积极实践。现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改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化工出版社)内容为例 ,谈谈体会。
  
  一、 类比启发
  
  思维的相似性是认识数学内容方法的重要思想方法,类比方法就是运用相似性引导学生探求数学规律,寻求解题思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知识同化和迁移能力。
  例1 1.计算
  (1) 11×2+12×3+13×4+14×5
  (2) 1(x+1)(x+2)+1(x+2)(x+3)+1(x+3)(x+4)+1(x+4)(x+5)
  2.对于每一个正整数n,抛物线y=(n2+n)x2-(2n+1)x+1与x轴交于A、B两点,以AnBn表示该两点的距离,则:A1B1+ A2B2+…A2 004B2 004的值是
  3.从1~100个数中,挑出10个自然数,使它们的倒数和为1,这10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1) 11×2=1-2 12×3=12-13
  13×4=13-14 14×5=14-15
  ∴11×2+12×3+13×4+14×5=1-12+12-13+13-14+14-15=1-15=45
  (2) 引导学生能否用类比的方法,将分式改成分式相减呢?
  由于1(x+1)(x+2)=1x+1-1x+2显然可类比于(1)的方法去解。在(2)的基础上,对问题归纳为12×3+12×3+…+1n(n+1)=1-1n+1=nn+1
  通过教师的启导,让学生探索第2题的求解思路。
  由韦达定理:
  AnBn=2n+1n?2+n?2-4n?2+1=1n?2+n=1n-1n+1
  于是A1B1=1-12 A2B2=12-13…
  原式=1-12+12-13+ … +12 004-12 005=1-12 005=2 0042 005
  下面,教师又从逆向思维方面启发学生求解题3:因为几个连续自然数的积的倒数之和只与首项和末项有关,而且其和为1-1n+1因此,能否再添上一项1n+1,从而使之和为1呢?
  解:∵11×2+12×3+…19×10+110=1-110+110
  ∴所求的自然数即为2,6,12,20,30,42,56,72,90,10通过上述的题组教学,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 构造启发
  
  利用数形结合,构造与问题相关的数学模式,揭示问题的本质,从而沟通解题思路。构造法的基本形式是以已知条件为“原料”,以所求结论为方向,构造一种新的数学形式,主要有构造方程、函数、图形等方面。
  在创新构造方面,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发
  (1) 几何问题代数法,通过图形中的相关量,利用所学知识,如垂经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相似形等并通过方程来刻划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图形、图表解代数问题
  (3) 构造函数,借用函数图象探讨方程的解
  例2 正数a、b、c、A、B、C满足条件a+A=b+B=c+C=k
  求证:aB+bC+cAk(aB+bC+cA)
  得证。
  证明四:还可联想函数式,构造以c(或a或b)为变量字母的一次函数式:
  f(c)=(k-a-b)c+k(a+b)-ab-k2(0

标签:启发性 课堂 探索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