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题目 > 正文

歌剧的表演形式_歌剧多声演唱形式的戏剧性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J6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一、剧情介绍   用现实主义手法来描写了一个远古的神话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封建落后山区悲惨的爱情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很远很远的苦楝山, 苦楝山有很多苦楝树.春天开花一片紫,夏天枝叶一片绿,秋天结籽一片黄。 苦楝山上有两对相爱的年轻人:楝花和祥生,巧儿和冬娃,他们想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尝自由恋爱的禁果.巧儿和冬娃是刚20岁年轻人,稚嫩、天真、活泼,他们的爱情单纯、热烈,不受任何影响。楝花和祥生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成熟、稳重、保守,虽然彼此很相爱,但是两人的爱情之路坎坷,因为楝花的妈妈跟外乡人走了,祥生的家里担心楝花也会跟母亲一样不守妇道,好在这点小事不足以影响祥生对楝花的爱意,可是,当祥生发现株花身上有红斑,一种致人于死命的传染瘟病时,祥生害怕了,退缩了。这对恋人欲爱不能,痛苦万分.为驱赶病魔,楝花受山巫指点去寻觅毒泉,以求沐浴而脱胎换骨。但是,山巫神咒不灵,楝身上红斑依旧。焦急万分的楝花再次受山巫驱使,要找一个陌生男人,一夜同欢,通过移花接木的方法将病传给别人,楝花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决心去找外乡人,她在深山老林里找到的那个外乡人,正是热恋着巧儿的小药工冬娃。冬娃自然不肯屈就。暴风雨大作,绝望的楝花晕倒在冬娃的窝棚里。冬娃发现楝花身上的红斑,他喂楝花吃了草药后悄然离去。雨过天晴,楝花苏醒,把事情告知祥生,却被祥生抛弃,直至走上绝路,而冬娃也因为为给楝花治病而被祥生误会,导致与巧儿的爱情夭折。歌颂了“山里人的善良、质朴,鞭笞了根深蒂固的陋俗,向人们高声呼唤科学、文明个进步。
  二、多声演唱形式
  在歌剧的声乐部分通常包含多种形式的组合,如对唱、齐唱、重唱、合唱、伴唱等。而根据音色的不同,组合类型又呈现多种形式,可以是同声(如男声对男声,女声对女声)的形式组合,也可以是混声(如男声对女声)的形式组合。
  1、重唱
  在歌剧中重唱多发生在主要人物上,使角色内心世界同时得到展示,并发生相互影响,直接表现戏剧性的冲突或人物情感的交融为戏剧的进行提供了速度。在意大利政歌剧时代,重唱只是用来为不同人物异口同声的表达同一思想;在喜歌剧中,重唱被用作惹人发笑的手段;莫扎特通过重唱的使用,为自己的歌剧增加戏剧性。由于音区、音色的差别,很容易形成对比的感觉。从歌剧的戏剧性要求来看,当剧中人物异口同声的说出同样的或不同的观点时,歌剧中各种重唱的运用就成了历史的必然。从演唱的内容来划分,重唱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唱腔型,指一般封闭性的咏叹调形式的抒情片段。第二种是剧唱型,包括叙述剧情或人物情感交流的宣叙性质的片段。
  歌剧《从前有座山》的重唱唱段有:黑爹、巧儿《方圆几十里》,冬娃、巧儿《定情物――苦楝珠》,祥生、楝花《摘花蕊》,《你为什么不理我》,《生生死死不分开》,《我还会要你吗?》,祥生、黑爹《春季里,黑夜长》,巧儿、祥生《一片真情》,冬娃、巧儿《搓麻绳》,楝花、冬娃《我不是鬼,我是人》,《大姐,你快苏醒》,楝花、巧儿《我要找他赎回我的罪孽》,楝花、祥生、巧儿《不公平的天地啊!》
  1) 同声重唱:
  同声的重唱表现的情绪内容有两种:统一的或对立的,由于同音色的使用,使得统一性成为了同声重唱的典型情绪。剧中的同声重唱有两个唱段:《春季里,黑夜长》与《我要找他赎回我的罪孽》,其中《春季里,黑夜长》是祥生与黑爹的重唱唱段,旋律一开始由祥生在G宫调上演唱,接着黑爹在D羽调上演唱,但是仍然属于同宫系统的调式范畴,所以在对立中有统一的元素。此外,两人在感情上的经历也成为了二人命运的共同点。
  2) 混声重唱
  混声重唱除了男女声音色的选择外,内容上存在更有戏剧性的因素,因为这种重唱可以发生在父女、情人、朋友等各种关系的男女角色中。其中最动人的为男女声的爱情二重唱。既有音色的对比,又有深情的抒发。在歌剧《从前有座山》中,混声重唱占有很大的比重,发生在各角色之间,但仍然存在重点,剧情的发展是以楝花的爱情的命运为线索,所以楝花与祥生之间的交集就促成了故事戏剧性的发展。楝花与祥生是恋人关系,故事开始两人感情深厚、甜蜜所以就有了《摘花蕊》,摘花的过程中楝花中了苦楝花粉毒,使得祥生对楝花的感情产生动摇,这让楝花很伤心,由于祥生放不下对楝花的感情便请求楝花的原谅演唱了《你为什么不理我》,二人约定《生生死死不分开》,楝花独自开始寻找解毒的方法,后来毒性终于解除后,但由于两人误会解毒的方法,最终祥生抛弃了楝花演唱了《我还会要你吗?》。
  2、合唱
  合唱作为歌剧音乐的一种形式,有其特殊的表现功能,是其他音乐形式不可替代的。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将合唱带上舞台,参与情节,通过这一形式来增加艺术表现力,自格鲁克改革以后逐渐提高了合唱在歌剧中的地位。合唱的音响组合、和声织体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感。许多歌剧的中的合唱音乐唱段还作为音乐会的重要曲目独立演出。从形式上看,合唱可以是单独的群体合唱形式,也可以是与独唱、重唱等结合的形式,甚至还可以是多重合唱的形式。
  1)群体合唱
  歌剧中群体合唱可以相当于舞剧中的群舞,用来作为特定人物参与剧情的发展;也可以只是用来呈现规定情境的气氛,如一些风俗性场面的描绘等。歌剧《从前有座山》中包括四段群体合唱唱段:《美丽的浪花》、《牛角弯弯弯上天》、《拜天地》、《苦楝山》。《美丽的浪花》表现的是楝花找到“救命泉”后,在水中沐浴中,内心欢喜、舒畅的情景氛围。《拜天地》欢快的展现了婚礼现场拜天地的场景。《苦楝山》形象的刻画了夜晚的苦楝山阴森、恐怖的场景,同时影射出山里人封建、冷酷的思想观念。
  2)独唱、重唱与合唱结合
  主要角色与合唱的塑造的背景气氛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包括主从关系与对立关系。
  主从关系体现的是领与和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的主导地位“领”,合唱的从属地位“和”。这种“和”可以是应和式的,也可以是重复式的。在剧中唱段《踏青傍山来》、《山泉啊山泉》、《向群山》、《踏上求生路》、《但愿这是梦》、《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祷祝歌》、《吃颗苦楝子》、《楝花啊楝花,我的好妹妹》、《野歌》、《起誓歌》,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对立关系主要是指独唱与合唱在立场观点上的对立,具有戏剧性效果。唱段《求求你》中,楝花独唱问:“青石岩、山泉水、苦楝树可不可以死在它们怀里?”,合唱回答:“不行!要死死到山外去。”这种对立暗含了苦楝山人的封建观念与楝花处境的对立。
  所以,在歌剧多声演唱部分,我们根据剧情内容与戏剧冲突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合形式,以便更好的体现歌剧的戏剧性。

标签:戏剧性 歌剧 形式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