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表扬信 > 正文

开创语文教育个性解放的新纪元_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这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性,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语文教育通过实现个体(学生)发展来实现共体(自然、社会)发展,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必须给他们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在语文教育中要针对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具有的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使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落到实处。个性,又称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对于内容、方法灵活多变的语文教育来说,个性越鲜明,创造力就越强。但由于长期僵化的应试教育传统机制对人的潜能、个性封闭、压抑,使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因缺乏个性而失去鲜明活泼的趣味性。
   语文教育个性解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课文展示的作者的个性解放、教师教学的个性解放和学生学习的个性解放三个方面。首先,语文课本选入的文章有不少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作为作者的独特创造力的表现,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神韵风采。尤其是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个性美的世界。仅以语言来说,不同的作家就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如鲁迅的语言幽默、冷峻、犀利、深刻,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朱自清的语言优美、清丽、隽永,善用博喻、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冰心的语言清新脱俗,温馨细腻;老舍的语言准确、鲜明、风趣,选词用字十分考究;茅盾的语言峻峭明快,刚健柔婉;巴金的语言绮丽繁丰,疏淡相间,富于激情;杨朔的语言凝练自然,诗意醇厚;秦牧的语言浓重沉着,谈天说地,哲理蕴藉;刘白羽的语言热情火辣,摄神理彩,惟妙惟肖;赵树理的语言通俗朴实,善用方言口语等等,都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所谓文如其人,风格就是人,就是对这种个性风采的实质的概括。作者凝结在作品中的个性,是语文课要着力开掘并大加张扬的课文本身的艺术美,是个性解放的最生动的教材。
   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富于个性特征的创造性教育活动。由于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审美修养和教学能力不同,因而在语文课教育中,就总是会表现他自己的精神面貌,表现出他对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独特感受、认识和情感,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艺术修养。如有的教师循循善诱,巧于设疑;有的论证严密,具有逻辑的雄辩力量;有的语言风趣,富有幽默感,有的激情横溢,长于情绪感染。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是形成其教学个性的内在依据。个性不同的教师,即使教学内容相同,教学条件相似,他们的教学也会各具不同的特色。如果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作家创作上趋于成熟的标志,那么在教学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则是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典型特征。如果说文学创作是“文如其人”、“风格就是人”,那么个性化教学则是“教如其人”,“课如其人”。无个性即无成功的文学创作。同样,无个性即无成功的语文素质教育,教师的个性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前苏联学者阿里宁那指出的:“教材的内容和依据美的法则组织起来的教学过程不会自动起作用,而要通过教师的个性。”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会将自己的个性美融入课文的意境中,逐渐形成自己上课的风格、特色:既有激情四溢、文采飞扬、挥洒自如的时候,又有风趣、幽默、深沉的一面。我常常在散文、小说的教学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发掘出一些独特的创意和灵感。例如在上《荷塘月色》一课时,我会在古筝《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的伴奏下,深情朗诵一些咏赞荷花、明月的诗句导入课文,并引导学生走进朱自清先生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苦闷与超脱,大胆想象出蒋介石派人劝请朱自清为他当官卖命时的情景对白,作生动的台上表演,体验出作者“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洁情怀,在作课文总结时还教唱了《但愿人长久》、《城里的月光》等抒情歌,气氛相当活跃!在教《独上西楼》一课时,我播放了邓丽君唱的《独上西楼》,还创作朗诵了颂扬母爱的散文诗《独上西楼》,情境相当感人!教师合乎语文素质教育规律的丰富多彩的个性表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语文课中,学生也有更多更好的条件和机会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语文课堂是点亮生命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个体。我们在语文课中讲学生学习的个性解放,首先指通过语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完美的发展。
   从现代语文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审察,通过语文教育过程,加强情感培养,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要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把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注意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提倡自由选择,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我们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多种多样的思想和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课堂上结合所读的东西展开生动的谈话。我们不是把文艺作品的阅读看作简单地感知和理解作品,而是看作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与文本、学生、教师的多层次的对话交流中,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自主意识被唤醒,阅读个性被张扬,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被激发,从而实现个性的发展。我们应避免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而学生的这些思想和情感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例如我在讲《红楼梦》、《雷雨》时,几乎所有的板书笔记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留下了不少个性独特的真情留言:(一)反叛不羁、厌倦世俗的的宝玉爱上孤芳自赏、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是命里注定的,他们有着同病相怜的共鸣,这种冰清玉洁、不染俗尘的纯真爱情在压抑人性的封建家族里是多么难能可贵!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最后变成了回忆……拥有时不懂珍惜,永远失去时方知最珍贵!(二)作为贾府的女主管,王熙风是“人在豪门,身不由己”,如果不精明强干、心狠手辣、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又怎能在弱女子被统治的男权社会呼风唤雨、扬眉吐气呢?!妇人之仁和似水柔情终难成大事,让“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见鬼去吧!在中国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尤其难上加难。风姐好样的!(三)许多人都认为周朴园是个冷酷、卑鄙、狡猾、凶残、虚伪的人物,但作为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周朴园的性格中是否也有着他真诚忏悔的一面?有着资本家外衣下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其实作为道貌岸然的封建家长专制的代表,干了些不可告人、丧尽天良的亏心事最终落得众叛亲离、家破人亡的悲剧收场,他远比一般人要活得累,每天都活在矛盾痛苦的挣扎中……(四)周萍大少爷不计较门第高低的世俗观念,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勇气与女下人四风真心相爱,可惜却沦为兄妹乱伦的惨剧!尽管如此,莫以成败论英雄,真爱是无罪的,真爱是世间最可贵的,真爱万岁!周萍至少要比他此乱终弃的父亲周朴园有良心,重情义、负责任,敢带自己心爱的女人告别豪门去私奔,不同于许多玩世不恭、用情不专的花花公子,绝非鲁大海所骂的“混帐东西”,他与四风都是周家罪恶的牺牲品,他们的死都有令人同情、惋惜的一面。(五)……
   由此可见,学生的个性解放意味着独特性、创造性的尽情释放。对“行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习内容更深刻、范围更广阔的语文材料,如四书五经、《史记》、《飘》、《人性的枷锁》、《哈姆雷特》等,鼓励他们超前投入创作实践。
   学校语文教育应重视课程建设,创出各自的个性与特色。课程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共同体验―――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和组织,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建设语文课程,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心,选择那些与学校内部与周围生活息息相关或更及时更深广地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言材料作为语文教育的内容,以更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切实有效地实现语文的运用―――交际目标。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学科类课程与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语文活动类课程两大类。前者是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强调语文学科内部的系统、结构与规律,并通过系统化、逻辑化的教材形式出现的。可以为了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如乡土文学、校园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化史话、影视欣赏与评论等个性化较强的新课程。后者主要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与听说活动等,主要以读书报告会、朗诵会、辩论会、课本剧为别开生面的形式。如解放前天津南开中学的话剧团就是这种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出了曹禺这样的戏剧大师。这种有益的活动属于选择性语文学习,有助学生在实践中写出有独特经历和个人深刻体会的个性化文章,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觉,既有独创性又有艺术美,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里有血肉丰满的人性,浩瀚悠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语文教给学生的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智慧。工业品可以一夜之间遍布大街小巷,个性鲜明的艺术品却需要长期酝酿,独到构思,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因为艺术品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啊!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要让这无限可能成为无数种美丽现实,而不是统一模式,相同结局。语言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活力因其个性化、独创性才会如源源不断的清泉流动永恒的生命呵!语言僵化了,我们的感知、我们的创造力也就无可挽回地萎缩了。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长盛不衰的生机、活力源于五彩缤纷、各自各精彩的独创性。让我们各位热爱语文教育改革的同仁齐心携力,一起开创语文教育个性解放的新纪元吧!

标签:新纪元 开创 语文教育 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