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考试 > 正文

道理论证的经典例子100 教你如何做论证写作类试题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2题是一道论证写作类试题,该题着眼于学科方法与能力的考查,充分展示了新课改形势下高考试卷的风采。面对这道优秀的试题,我们如何做到举一反三呢?其观点论证型的问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又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在今后的复习中需要注意呢?先让我们看一下原题:
  2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一、试题解析
  试题通过相关材料呈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以及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体现了小切口深分析、以小见大的命题思想。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的“厂里出的纱和布”、“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等相关信息,概括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洋务企业的兴起”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3)问是对材料的审视和对相关观点的思考,这一问新颖、别致,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史学特色。
  需要说明的是,命题者并没有提供第(3)问的具体参考答案,仅仅提供了一个评分标准,这势必推动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由“采点得分”向“采意得分”转变,考查注重思维结果与思维过程并重。如果我们能学会运用正确的史观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解答这一问其实也不难。
  首先,要弄清楚题中观点的内涵,依题干所言“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可知,陈旭麓先生对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过程的认识是“新的生产方式是历史的主题”。其次,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形成这一认识的史实依据又有哪些。解读材料时,要抓住“苦难”、“朝气”等关键信息,并结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进行全面的分析。事实上,正是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化才开始起步,而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引发了中国社会一系列的变革。最后,由于答案具有开放性,解答时要注意“四个结合”,即史论相结合、课本与材料相结合、小史料与大背景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参考答案:(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答案仅供参考)(答案一)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社会的近代化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旧的生产方式解体会产生苦难,这体现在传统家庭手工业者收入减少,难以维持生计;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生机,这体现在人们去工厂做工,将手工业品销往国外,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新的生产方式取代旧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近代化带来了利才是历史的主题。
  (答案二)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带来传统农业生活越来越苦、妇女无事可做、纺纱织布技术没落、风俗堕落等弊端;但民族资本主义等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中出现又好又细又便宜的工业产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女子去做工,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更有一些女孩纺织发网等销售到美国,使中国越来越商品化,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代表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历史的主题。
  二、复习策略
  论证写作类的试题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材料的新颖性、过程的探究性、答案的开放性、考查功能的全面性。基于以上认识,在今后的复习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1.有效地发掘史料的功能。
  第一,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完全脱离教科书的知识背景去单纯地分析史料是不足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史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恰当地分析史料来源并透彻地掌握基础知识。反过来,学习知识时也可适当穿插史料,使二者相得益彰。
  第二,史料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历史材料汗牛充栋,是无法穷尽的。用于学习研究的材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最经典、最恰当、最能说明问题、最切合教材内容的材料;选取的材料要具有多样性,包括文字类、地图类、图片图像类、数据图表类等。
  第三,对史料的分析要透彻。材料解析重在进行恰当的、透彻的分析,并能举一反三,找出解析材料的方法并养成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也是高考的能力要求。
  例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这是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最著名的一段话,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从材料给出的信息可知,此谈话发生在卢沟桥事变十天后。从材料中至少可以分析出蒋介石的两点态度:认为卢沟桥事变尚不是战端已开,还希望将其作为地方事件处理;表示了准备抗战的决心和态度。
  把核心的材料分析透彻,那么与其他任意相关材料组合而提出问题,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因而,对核心材料的透彻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关注对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强化对过程与方法的认识。
  近几年来的新课程高考历史卷均不同程度地含有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意图,而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失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历史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要重视养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及创新性;要养成用多维视角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如史学范式的多元并存进一步拓宽了考察历史的视角,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史学范式分析同一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如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绝对与相对、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内因与外因、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英雄人物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的斗争也需要杰出人物领导等。要注意运用史学理论深度分析一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等。
  3.注重对专题知识的深挖与拓展。
  虽然课程标准不再要求提供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但在每个专题之中却是存在体例结构的。例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作为一个专题有其体例结构,那就是包括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两个方面,而在这样的体例下,囊括了从战国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专题之中,命题者可以把内容挖掘得很深,可以根据学术研究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对该专题的理解。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考试的范围将大大缩小,对考试内容深度的挖掘将大大增强。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宏观上纲举目张,熟悉教材目录,理解历史概念,理清发展线索,明确阶段特征,掌握知识结构;微观上精雕细琢,做好对难点、重点、盲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的整理与辨析,做到知识掌握无遗漏。
  4.加强典型试题的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平时可以设计、训练一些开放性试题,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这样,既能促进知识的牢固掌握,又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
  例 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问题: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
  据材料可知,在“反现代化”运动期间,还存在着现代化运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反现代化”运动的概念锁定“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运动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史学界大体有三种看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作答时,可以任选一个角度,如运动的指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等,对其中一种看法展开论证,论证时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L]

标签:教你 论证 如何做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