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初中生课外阅读书目 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几点反思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多读课外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阅读;反思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课外阅读是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尽人意。有调查显示,现在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15分钟以上的仅占32%;读物阅读范围以课内为主,约占72%,课外的读物仅占28%。以阅读四大名著为例进行调查,阅读的比例也很低。古典名著读得太少,不但影响了汉语书面语程度的提高,而且很不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利于优秀人格的形成。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不足,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文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又显得尤为突出。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无书可读。没有课外书可读,学校图书馆资源不足,学生很难借到适合自已阅读的图书。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初中,图书资源严重不足。甚至一些农村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根本不对学生开放,仅作“摆设”而已。很多家长出于教育功利的目的乐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而不给孩子创造读书的条件和氛围。一些农村学生受到地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更是缺乏获取课外读物的机会和途径。
  二、不想读书。现在网络、电视、手机等各种传播媒体如洪水猛兽,铺天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电视中一些娱乐节目、网络中的游戏,对理智性不足的初中生有很大的诱惑,一些学生迷恋于电视和网络,不愿意读书。
  三、不许读书。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切断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通道,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整天面对一大堆标准化试题的训练,忽略了课外阅读。一些农村学生的家长受自身认识的限制,甚至对子女的课外阅读采取了一种相当敌视的态度,他们把学生看的课外书籍一律视为闲书,把学生进行的课外语文活动视为不务正业。一句话,凡是“不考的就不要读”。
  四、所读非书。初中生读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文笔和惊险离情的情节”。由于学校没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语文教师缺少导读机制,部分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甚至把不良信息读物摆上了选择的行列。
  五、读不好书。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外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省市已经把名著知识列入了中考范畴。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这依然没有给学生自由阅读名著的机会,课外阅读教学几乎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学生只是揣摩和识记老师的标准解读。不能自由的阅读和思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做好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关键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出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没有藏书的学校应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学生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图书。因地制宜,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一个语文老师应该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觉的阅读。
  第三,家长和社会也应转变教育理念,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农村家长文化程度虽不高,但也应该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当自己的老师,在共同的学习中提高阅读兴趣。
  只有学校、教师、家庭共同承担起责任,以新的教育理念为航标,推开课外阅读之窗,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我们的学生自觉阅读,乐于阅读,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标签:几点 初中生 反思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