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范文 > 正文

[谈新课标下我的教学尝试] 教学理念八字格言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在这种新课标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以下是我几年来的新课程教学体会。
  一、优化课堂教学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因此,我有时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有时描述一个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故事,把需解决的问题包含在这个故事中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如在教学《方向与路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某同学生病了,老师要到这位同学家看望他,可老师不知道这位同学家怎么走,请同学们为老师带路,学生们听完兴趣高涨,纷纷为老师指路线,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重视操作实践,感悟数学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时的思维以形象性为主,因而通过亲切的生活事例,引出学习内容后,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再加上必要的实践经验、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如我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动手利用小方块学具摆一摆、数一数、想一想,在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正好是长、宽、高的乘积,这样就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的一般方法,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这类操作,目标明确,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学生不但能科学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养成探究未知的好习惯。
  3、巧借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正可以发挥其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绘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所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我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数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教材教”,让课上的知识 “活”起来。如在教“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由于运动物体由过去的一个变成两个,同时还涉及物体运动的方向、地点、时间、结果等几个因素,这时通过操作,屏幕上出现一条笔直的公路表示“全程”,按键后又出现了两辆汽车在公路的两端,表示“相对而行"的两个物体,点击后两辆汽车向前驶去表示“相对而行”,在两车重合时刹车表示“相遇”。两车行驶的路线可用不同颜色表示,此时,学生已在声、光、色、形中明白了相距、相向、相遇等词语,从而了解题意。
  4、鼓励学生“说”
  “说”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说出来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学习,使学生处于学习者的环境中,发觉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如在学习“分数与除法”时,把5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3/4块而不是1/4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干的几分之几?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求得是什么?他们的意义上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通过让学生充分的说,学生对“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了。同时,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也得到了锻练。
  二、设计现实有趣的作业
  优化了课堂教学,作业的设计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也注重了作业的优化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把作业融于生活有趣的活动中,如画画、游戏、制作、比赛、收集信息等多变的形式中,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及活动巧妙联系,使作业变得生动有趣。
  总之,面对新课标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本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同行一起成长。

标签:新课标 尝试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