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什么是新闻评论

时间:2017-04-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新闻评论

一、多项选择

1、新闻评论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P107

2、论据分为:事实性论据(1)历览前贤;(2)数据说话;(3)网民代表性意见。

理论性论据(1)科学理论;(2)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3)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权威性的言论;(4)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理、定义、法则;(5)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佳句、炼语。P113

3、代表编辑部的主要评论形式:社论,编辑部文章,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P254

4、立意的主攻目标:(1)论题要有新思想;(2)论理要有新高度;(3)论述要有新角度。P141

5、常见的推理形式:直接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P173

6、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1)触及现实,富有新意;(2)面向全局,准而有当;(3)大中取小,以小见大。P132

7、评论文章的论证方式两大类:立论和驳论。P162

二、名词解释

1、新闻评论:是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事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P18

2、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从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P117

3、社论: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265 4、把关人: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住处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5、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6、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论点有2种:总论点和分论点。P111

7、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P295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P70

(1)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

2、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区别。P20

(1)传播内容:新闻报道: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评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得出的意见和观点。

(2)传播目的:新闻报道: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

新闻评论: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和话语权。

(3)传播方式: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

新闻评论:“直抒胸臆”,但不排除对事实必要的叙述或记录。

(4)传播要求: 新闻报道:以“真实性”为原则,以讲清事实要素(5个“W”和1个“H”)为基本条件;

新闻评论:以“公正性”为原则,不要求5个“W”俱全。

3、新闻评论有哪些根本特征。P31

(1)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2)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3)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4、新闻短评写作的基本步骤。(六步法:选、标、叙、评、析、结)P25

第一步:吃透材料,选取角度;第二步:标题醒目,彰显主旨;

第三步:概述材料,简明扼要;第四步:提出观点,准确鲜明;

第五步:阐述观点,精到深刻;第六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5、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有哪些。P43

(1)紧密联系当前工作实践和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使其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统一行动;

(2)触及现实、激浊扬清,为提高全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6、如何从现实生活中选题。127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以及主要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亟待进行舆论引导时;

(2)各条战线刚刚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好思想、新人新事新风尚,亟待进行宣传倡导时;

(3)当期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疏导时;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问题,亟待进行释疑解惑时;

(5)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违反科学而人们又见怪不怪的种种言行,亟待进行唯物论教育时。

7、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有哪些。P88

(1)“目光四射,触觉锐敏”——政治家的眼光;

(2)“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理论家的头脑;

(3)“上天有路,入地有门”——社会活动家的本领;

(4)“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杂家的智能。

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找出评论中心论点。

2、分析该评论论证结构类型。

3、结合评论标题,说明当下对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1)准确贴切;(2)简明扼要;(3)鲜明生动。

五、写作。

泸州19岁小伙微博直播自杀 为情所困导致生命荒唐完结

11月30日下午5时许,泸州市纳溪区泸天化殡仪馆。一名老婆婆不时掀开盖在面前的布,对著布下那个“熟睡”中的人,一声一声地唤著“?儿???儿??”布下的人是她的外孙小曾,今年才19岁。从昨日早上开始,小曾一直在微博中直播著自己自杀的过程。与此同时,网络上各方正想尽各种办法寻找小曾的位置,最终位置由警方锁定,虽然家人和警察赶到家中将其救出,但当小曾送至医院仍旧没能抢救回来。 1天1晚 他做了轻率的决定 从11月30日早上8点开始,从买药到他失去意识,他一共发出38条微博,每条微博评论转发上千,最后一条微博转发量达到6117,评论量达到31895。

从11月30日早上8点开始直播自杀,到下午2点过警方和家人找到少年,一共花去大约6个小时。不幸

的是,报警没有快一点,找人没有快一点,少年19岁的生命,在一场鲁莽又轻率的直播与围观中,永远地失去了。

11月29日22:26第一次流露自杀倾向 1个半小时内,他连发44条微博,接连几次1分钟内连发2条微博,显得情绪亢奋并提及自杀、割腕

11月30日00:08—03:02情绪趋稳 “谢谢大家的正能量和前女友不懈的开导,我睡觉去了,明早出门买买买。”

11月30日7:48情绪逆转 “今天是11月30号,这么早不知道医院和超市营业了没,我冷静的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离开,不用劝我了,希望到时候不会有太多的痛苦吧,我也很遗憾自己做了这种决定,可是我真的无法再继续下去了,另一个世界应该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和无奈吧。”

开始直播8:20 “意外的容易,不过我这种长期熬夜的人”9:15“再感叹一会我就走了”9:53“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哭还是在笑了,我走了,希望大家都能幸福。”(在9点这个时间段,他似乎吃下安眠药开始烧炭,其间有网友@警方报警)11:48“谢谢你们,我现在意识模糊”

11月30日12:01求生意识 “炭燃了。安眠药起效了,我还不想死,但是没法自救了”最后话语11月30日12:34“到了最后一刻你却拉黑了我。”在整个过程中,他说了3个“永别了”,从8点到12点半这4个多小时时间裡,他发了38条微博。

一心求死的人,已经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既不希望有人看到,也不想看到别人了。所以,他如果“直播自杀”,说明他即使求死的程度很强烈,仍想和这个世界打交道,也即仍有生的留恋。

直播自杀4小时买药到点炭一直更新微博11月29日晚上11:03,带著失落心绪的小曾通过个人微博,上传了自己最后一份原声作品,随后更新微博说“为一个女人自杀,我可爱吗”,寒冷的冬夜,小曾沉浸在反复的悲伤、忧虑甚至绝望情绪当中,漫漫长夜无心睡眠。

经过一夜挣扎,30日早上8点,小曾再次通过微博告诉大家:“今天是11月30号,这么早不知道医院和超市营业了没,我冷静地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离开,不用劝我了。”在接下来更新的微博中,小曾晒出了买好的安眠药、钢炭,淮备好一切的他再次更新了自己的微博说“再感叹一会我就走了。”随后,他开始吃药、点炭,中途不停更新著自己的微博??

在最后的几条微博中,小曾一直说自己意识模糊,甚至流露出了求生的欲望,“炭燃了。安眠药起效了,我还不想死,但是没法自救了。”30日12:34,小曾写下了19岁人生的最后两条微博:“到了最后一刻你却拉黑了我。”

网友微博报警通过私信锁定地址 微博一出,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小曾的最后一条微博中,评论数和转发数都已经过万。不少网友在微博中劝其不要冲动,不要自杀。上千名关心他的网友热心开导劝阻,一度鬆懈了小曾的冲动绝望情绪。在看到朋友发出自杀直播的微博后,小曾的一名朋友@泸州公安官方微博“平安泸州”,官方微博在接到网友微博报警后,微博管理员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至泸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随即指令相关警钟、部门开始全力查找。随后,“平安泸州”微博管理员通过私信从小曾朋友处缩小了查找范围,锁定位置为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西村。

舅舅踹门而入 少年倒在沙发奄奄一息 “昨天下午1点过的时候我接到公安局打来的电话,问我家裡有没有人。”小曾的舅妈红著眼圈说,因为是警察,她有些慎重,便追问对方到底何事。

“对方问我跟小曾什么关系,然后说他在微博上直播自杀。”听到这个消息后,全家人立即从乡下赶回,并告知警方小曾一个人住在永宁西村——小姨家闲置的房子中。下午两点左右,家人和警察赶到了小姨家门口。随即,舅舅踹开了小姨家的大门,发现家中门窗紧闭,屋中放著一盆烧过的钢炭。而小曾正瘫在一旁的沙发上。

抢救无效身亡过程中突然停止心跳死亡 “下午2点40分接到120电话,随后得知是警察拨打,且称‘有个人自杀!’”参与急救的急诊科医生何霖说,接到有人自杀生命垂危的消息,立即和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现场房内充满炭烧味和天然气味,小曾正平躺在客厅沙发,沙发旁地上有明显炭烧痕迹,旁边还放著一个铁瓷盆,裡面还有未烧尽的黑炭。

随后经医护人员检查,小曾昏迷没有意识,面无血色嘴唇发白,呼吸微弱生命体差。对此,医护人员

立即进行简单救治,并将小曾送往当地人民医院抢救。“事先通知了专科医生会诊,并立即为小曾洗胃,但抢救过程中突然呼吸、心跳停止。”何霖说,“随后又继续抢救了50分钟,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关于19岁少年 出事前 他说网上认识国外女友 昨日傍晚,19岁的小曾被送到泸天化殡仪馆。守在一旁的外婆和舅妈怎么也没想到,下乡去了一趟,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活蹦乱跳的孩子就永远也开不了口了。“?儿,?儿,你怎么这么傻??”每隔十来分钟,外婆便会上前掀开盖在外孙身上尸布,摸摸外孙的脸颊,轻声叫唤。

中专毕业父母离异 由外婆抚养长大 1995年,小曾出生在泸州。11月14日,他刚过完自己的19岁生日。外婆说,当外孙隻有2岁多时,他的父母便离了婚,外孙判给了母亲抚养,从此以后几乎没有了父亲的消息,隻隐约知道,父亲离开了泸州,去了深圳。几年后,母亲改嫁,组成了新的家庭又有了儿子,不久后也离开了泸州,到了海南做生意。年幼的外孙隻得交给外婆抚养。

2012年,17岁的小曾从泸州江南职业中学毕业,就到海南跟著妈妈了,并在那边找了一份工作。因为效益不好,今年他便辞掉了在那边的工作,26日返回了泸州,并在纳溪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刚回来的两天,小曾在外婆家住著,与外婆一起有说有笑。谁都没想到,孩子却一声不吭地“离开”了。

异国网恋告知家人 被当作是开玩笑 就在出事的前两天,小曾告诉了外婆一个秘密。“他说,我在网上认识了个女孩子,现在还没定,不要跟别人说。”外婆回忆说,当天外孙悄悄告诉了她这件事,还说现在女朋友在国外,明年春节会回来。“说是成都的。”外婆说,娃娃才19岁,只觉得还是个孩子,全当是在开玩笑。

在外孙离去后的几小时,外婆才看到外孙留在微博上的那些话。当看到外孙似乎是“为情所困”时,外婆忙说,“他好憨嘛,前两天他说耍了个女朋友,我也没有反对,面都没见过,不晓得为啥子(自杀)。” 愿每个人都被温柔地对待一个19岁的生命,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令人扼腕﹔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样的自杀行为于千万人之间直播并持续了数个小时,但却并没有得到成功阻止。

写下《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的青年学者石勇,曾如此分析过直播自杀现象:一心求死的人,已经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既不希望有人看到,也不想看到别人了。所以,他如果“直播自杀”,说明他即使求死的程度很强烈,仍然想和这个世界打交道,也即仍有生的留恋。于此而言,在网友的围观下,固然有人报警并试图安慰,但那些点赞甚至仍以炒作之动机揣度的人,或许是以最残忍的方式断绝了一位有自杀念头的青年最后一次与世界打交道的机会,和其对生的最后留恋。见过无数的直播自杀,都仍未能让我们对此多一份测隐之心,实在是令人遗憾。自此以后,希望安慰与报警,应该成为每个围观者的自发选择,而哪怕只是“安静的围观”,也胜过点赞与讥讽。除此之外,网站方面,对于此种直播自杀,能否建立有针对性的组织干预体系,提升救助效率,值得思考。或许是得知博主已经告别这个世界,他生前所发出的微博下面多了很多被点亮的蜡烛。其中一条评论这样写道:愿你在另一个世界能被温柔对待。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被温柔地对待,也以同样的温柔给予别人。

“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裡。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他为我,也为你。”——英国诗人约翰·邓恩

直播自杀:是一种“网络求助” 在今年的“世界预防自杀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秦晓霞说,网络直播自杀等新的自杀方式屡屡“轰动”,也对社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虽然近年来,我国自杀率呈下降趋势,但因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引起的自杀仍然不容小视,因疾病而自杀成功的人中,抑郁症患者排在首位。

发出自杀信息就是发出“求助信号” 近年来,随著网络媒体的日渐发达,“网络直播自杀”的消息也逐渐增多。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一个网名为“中分姑娘SOSO”的女子在百度贴吧长沙吧内发帖直播自杀,称自己正在长沙一家酒店,并发出详细的图文描述自杀进行的过程,画面血腥。7月,一宁波网友“顺行天下SEN”在微博上发布厌世信息,表示“10点前完成结束自己生命的过程”,最终被民警找到,身上携带多把刀具。8月20日晚8时,武汉一小区内,一 90后女孩因情感问题狂吞20余片安眠药及其他各类药物近100片,而且边吞药边用微信直播自己的感受。9月3日晚上11点30分左右,成都市华阳一小区内,一名30多岁的女性因情感纠纷吃安眠药、割腕自杀,并在微信朋友圈内直播自己割腕自杀的图片??

微博、微信直播自杀的报道如此频繁,究竟是何原因?秦晓霞认为,真正自杀意念很强的人,一般很少暴露自己的决定。而这类网络直播自杀或公开跳楼、跳桥的人,往往是内心充满了矛盾的人,既有巨大的压力、苦闷、烦恼,也有希望被关注、被帮助的心理。可以说,发出直播自杀的消息就是在发出一种“求助信号”。作为旁观者,如果遇到直播自杀的人,首先应让其尽量平静下来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正诉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力帮其解决,比单纯劝对方“想开一点”要更有用。

遭遇严重生活事件就要警惕他自杀 秦晓霞介绍,近年来我国自杀率的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自杀率的下降并不是建立在精神卫生科学的医生、设施、宣传等增加的基础上,因此,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仍然需要引起重视。“我国预防自杀的专业机构,据我了解,目前隻有北京的心理危机研究和干预中心,有自己的热线、网站,需要这方面帮助的人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取得联系。”秦晓霞说。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普遍较大,不少人都曾经出现过“不想活了”的念头。秦晓霞介绍,这种念头的确属于一种悲观情绪,但与真正的自杀行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真正的自杀高危人群,首先是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即使是非抑郁症患者,如果家族中有过精神疾病史,也需要格外注意。最后,罹患重大疾病或近期遭遇严重生活事件的人,也要警惕自杀。如果全社会能对心理疾病多一点关注、少一点误解,就能够有更多的抑郁症患者获得及时正确的治疗,避免疾病带来的悲剧。

四川泸州一个年仅19岁的小伙子疑因失恋产生厌世的想法,于是在微博上透露想自杀离开这个世界。当晚在众多网友的劝解下,小伙似乎熄灭了想自杀的念头。然第二天早上又发微博决定还是离开。小伙微博发了买的钢炭、安眠药等图片,封闭了门窗,吃了药,点燃钢炭,直播自杀开始。

从开始到最后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小伙子共发了38条微博:“下辈子再见吧大家,我要死了。”“眼睛睁不开了,自救也没法了,真的要永别了??”在众多网友的合力救援下,泸州警方最终确定了小伙子的自杀地点,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小伙子因抢救无效死亡。

同为川人,玥妈对此深感唏嘘。一个才19岁的小伙子,一段才一周的网恋,竟这样轻而易举地夺走了一个青春男孩的生命,这个孩子的心理承受力竟脆弱得如此不堪一击。仔细想想,其实网恋失败只是一根导火索,造成小伙悲观厌世却是由于自身成长环境和多年不健康成长积压形成的。男孩很小父母离异,再也没见过父亲,后母亲改嫁远方,自小由外婆带大。缺乏家庭关爱让性格很压抑,而又遭遇工作不适应,网恋女友背叛,一举激发了想自杀的念头。

然而,虽然看似一心求死的人就一定想死吗?著名学者石勇说过:“一心求死的人,已经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既不希望有人看到,也不想看到别人。所以,他如果‘直播自杀’,说明他即使求死的程度很强烈,仍想和这个世界打交道,也即仍有生的留恋。”那就不难理解,这种“直播自杀”的人往往是心里充满矛盾的人,他们此时很脆弱,直播只是希望被关注并获得帮助。所以,即便是小伙子当时承受着很大的伤痛,死亡未必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那又是谁把他推向了死亡呢?是我们的网络冷暴力。在男孩直播自杀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网友在不停的开导和劝解自杀者,并不停寻找阻止自杀和救援的方法以期以挽救一个年轻男孩的生命。然而,也有一些网络围观者不仅不做出积极的举动,更是不断地怂恿、嘲笑和点赞的暴力行为,成为了压倒了男孩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想想,一个被家庭被女友抛弃的人,一个处于绝望里的人原是想通过微博直播自杀的方式能引起社会关注,获得社会上这些莫不相识朋友的帮助,当看到评论和转发中不断出现“忍不住哈哈哈”或“老板,再加20串肉串”等讥讽,他会是怎样一种雪上加霜的心理?不是这些不嫌事多的冷漠围观者,男孩的命运或许会是另一种结局??

逝者已矣,生者反思。为人父母,怎样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健康的成长环境,怎样给孩子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是要培养一个博学多才的孩子,还是应该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对我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一个有强大心理承受力的孩子才是父母的首选。既不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怕摔着,也不能把孩子生下来不管不顾,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不同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有利的。而作为一个网络成年人,应该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蓄意散播谣言,拒绝网络暴力,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但愿男孩的悲剧不再重演!

篇二: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评论文章或节目形式的总称

【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

一 新闻性

1时新性(时间新鲜、内容新鲜)

2显著性(人物显著、事件显著、时间显著、空间显著)

3重要性(影响人数多、范围广、时间长、程度深)

4接近性(地域接近、利益接近、心理接近)

二 政治性

1针对具有政治或思想意义的问题发言

2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或思想问题发言

3着重从政治、思想、伦理、规律的角度发言

三 公众性

1内容的广泛性和接近性

2议论方式的易受性和语言表达的通俗性

3吸引广大公众直接参与评论工作

四 指导性 1指导工作和生活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一 传播内容不同

新闻报道的传播内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评论的传播内容: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

二 传播目的不同

新闻报道的传播目的: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

新闻评论的传播目的: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

三 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用事实说话”,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等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来龙去脉,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

新闻评论的传播方式:“直抒胸臆”,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方式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看法,但不排除对事实必要的叙述或记录

四 传播要求不同

新闻报道的传播要求: 以“真实性”为原则,报道中以讲清事实要素(“五个W”和“一个H”)为基本条件

新闻评论的传播要求: 以“公正性”为原则,引入事实性信息不要求“五个W”俱全 ,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

【新闻价值】

讲的是新闻评论中可能给人们的信息量的大小,它包括评论的观点、理论、思想和知识等等。

【宣传价值】

讲的是新闻评论发表后对社会的影响力和震撼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效果。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一、融合化趋势

1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2不同媒介间评论样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3同一媒介不同评论体裁、样式间的穿插与融合

二、个性化趋势

1评论栏目的个性化

2评论文章(或节目)的个性化

3评论员(或主持人)的个性化

三、开放化趋势

1选题范围的开放性 2选题方式的开放性 3议论方式的开放性 4结论方式的开放性

四、专业化趋势 1评论内容与范围的专业化 2评论主体的专业化3评论方式的专业化

【选题的来源】 1政策文件的学习研究2作者的发现3媒介的报道4受众的提供5专门的策划

【立论】

形成和提出评论的中心论点,即确定评论的主要看法和基本见解,贯穿于评论的始终,起着统帅整篇评论文章或整个评论节目的观点和材料的作用。立论的核心——判断,新闻评论的立论过程就是判断的过程

选题确定了评论“说什么”;立论确定了评论“怎么看”

【媒介偏倚论----媒介存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来自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任何传播媒介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因此也必然会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

主要观点:

媒介的时间偏倚和空间偏倚的特性。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不利于对边陲地区的控制。

而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故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权利中心对边陲的统治,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报纸的社论】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是关于党和政府对内对外的政策的解释性的评论;

2、是对各项实际问题和部门问题的评论,例如对工业、农业、科学、教育、文艺等各方面重大思想原则问题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是属于一般政治宣传的社论,例如五一、七一、国庆等纪念日和外交礼节性的社论都属于这一种。

【编辑部文章】

由社论发展来的,比社论更有分量的、更具影响力的一种形式。

与社论相比较,党报的编辑部文章容量更大,规格更高,是专门就国内外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问题或重大事件发表的政策性言论。在我国,它常常是同级党政机关对国内外重大问题所作的理论上和政策上的论述,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长理论知识。 撰写编辑部文章,要求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和理论思维能力,在所论述的内容上具有权威性。一般情况下,不轻易运用这一评论手段。

【评论员文章】

在规格和权威性上是仅次于社论(本台评论) 的中型评论文体,在内容和写作特点上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以配合或结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或播出。

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编辑部和同级党委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又标明是“评论员”撰写的文章,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 1.选题更为广泛 2.形式更加灵活3.语言的自由度更大 4.迅速及时

【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基本要求】

1权威性与接近性的统一2政论性与新闻性的统一

3面向领导与面向公众的统一4严肃庄重与通俗平易的统一

【社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⑴社论作者不宜以自己主观的偏好与情感来选题立论

⑵社论中一般不搞辩论,不打笔墨官司。

⑶社论也不宜评论法律禁止公开评论的事项

【短评】

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经常以配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与评论员文章不同的是,它的篇幅更为短小,论题更为集中,分析更为扼要,在使用上也更为灵活,短评是报纸评论中常用的体裁,发表时可以独立成篇,也可以依附于报道或文稿,可以不署名,也可以署名,有相当一部分短评以专栏形式发表,以栏目所特有的稳定性吸引受众,有的冠之以时评的称谓,但写法上仍是依托报道,一事一议。一 短小精悍 二 新鲜独到 三 生动活泼 四 就实务虚 写作要求:1 论题具体,一事一议2 长话短说,评在实处3 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编者按语】

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搞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 1提示说明2评价表态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文前按语、文中按语、编后的区别】

一是编排的位置不同

文前按语在文前题下,文中按语在文间,都不拟标题,不署名,编后一般有标题,可署名。 二是出现的形式不同

文前、文中多用论断性语言,直接提出看法观点。编后写法接近随感、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

三是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文前按语强调、提示,文中按语注释、点拨,编后引申、生发

【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2迅速及时,轻便灵活3言简意骇,点到为止4明快犀利,讲究分寸

【述评】

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兼有二者的特点和优势,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是基本特征。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基本要求1着眼全局,选好论题 2掌握充分的、能够反映全局的材料 3处理好“述”与“评”的关系

【专栏评论】

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来论;一般栏目相对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也趋于稳定;在评论对象和读者范围上有所侧重;论述方式和语言运用也有持续、连贯的风格;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体裁发展相当迅速,其类型也不断丰富。1稳定性2开放性3时代性4公众性

【专栏小言论】

也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或其它新闻版上短小的评论专栏中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和短评相比,专栏小言论是代表个人的署名评论。短评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不署名,单独发表的近些年不常见了,多归入了专栏评论的行列。

1微型化

外在特征:篇幅更为短小;; 内在特征:选材更注重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立论更注重角度集中;直抒胸臆,不必全面说理议论

2即兴式

以本人所见所闻的具有新闻要素的事实触发议论;以新闻报道及新的信息为由头引发议论 3群言性

作者的群众性;观点的多元性

4形象感 富有形象感的由头;形象的议论手法 ;形象化的语言

【同期声】

同期声是与电视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 同期声在电视评论各种声音符号中最主要、最富感染力,它和画面一起表现事物的完整状态,有了同期声,画面才真实可信,才能传达无法用画面语言表现的思想和内容,可以给节目带来无形的真实感。 ①同期声不是一种点缀,并不是所有的同期声都是必需的。

②同期声忌冗长、杂乱。

③同期声中讲话人态度要自然,现场环境气氛要真实,反对人为制造同期声。

④尽量淡化记者的“上镜”意识

【谈话类评论】

是以电视谈话的方式播出的电视评论类节目。一般以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嘉宾或现场观众参与,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的场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公众关心的话题,通过访谈、讨论等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进行,是一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节目形态

【新闻编辑】

【版面的功能】

1、评价新闻

一是通过稿件在版面上的不同地位表现稿件的不同意义

二是用各种版面组成要素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意义或特定的感情,增强稿件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吸引读者阅读

最基本的要求是按照稿件间的相互联系,分清主次,分门别类地把有关稿件固定在一定版面,如要闻、经济、文教、卫生、理论、副刊等,并安排到版面相应位置上,使读者面对多篇稿件时查找容易,阅读方便。

更高的要求是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创造优美的形式,形成特定的气氛,使读者饶有兴味地去阅读稿件。

3、展现个性 展示报纸的特色和个性,使其与同类媒介相区别

【版面术语介绍】

1、开张——报纸面积的大小,通常以整张印刷纸裁开的若干等份的数目作为标准来标明报纸面积的大小

对开报:占1/2大小

四开报:占1/4大小

2、自然版序——版面排列的先后次序

多版组的版序打破了自然版序,出现多个头版(首页),有利于报纸的内容分割,方便读者选择阅读

3、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4、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

我国多数对开报纸分八个基本栏,每栏可刊登新五号(小五号)字13个

变栏:以基本栏为基础变化出来的栏。变栏有两种:一种是长栏,由基本栏成倍合成,宽度是基本栏的整数倍(2并1,3并1 );一种是破栏,可以大于基本栏,也可以小于基本栏 (3破2,5破2 )

5、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

多数在第一版左上角,四开报多数在第一版上方通栏排列

报头内容:报名、出版日期、出版单位、刊号等

6、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右边的版面

报眼内容:可刊登新闻、广告,也可与其他部分相连使用

7、报线——版心的边线。分“天线”(又称“眉线”)、“地线”

8、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9、中缝——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可空,也可刊登广告、转文等

10、头条——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的位置,通常用来刊登最重要的稿件 双头条——在报眼或版面右下方刊登一条与头条同样重要的稿件 倒头条——版面右下方与头条同等规格处理的重要稿件

11、通版——打通报纸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

通版的面积包括这两个版和两版间的中缝,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

篇三: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的定义、特征、作用及分类

?主要内容——

?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什么

?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作用

?新闻评论的主要类型

有代表性的新闻评论定义

?杨文镒:新闻评论就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对新近发生的事件或事实进行的述评。

(述评既是评论的边缘体裁,也是评论的基本话语方式)

?李法宝:信息说强调新闻评论“是各种大众媒体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有关新近或正在发

生事实的意见性信息。

?报道说:新闻评论是游走于事实与观点之间的一种报道。

?种属说:强调新闻评论的概念范畴,从宏观的角度揭示其特征:它是议论文范畴,是大众媒体

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发议论、谈看法,表明立场、态度、倾向;是各种媒体上社论、编者按语、

述评、短评等各种评论体裁的总称。

?属于议论文范畴

?大众传媒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人物发议论、表态

?属于一个类,是社论、编者按语、短评、述评等的总称

新闻评论界说的主要参照

? 新闻评论界定的基本派别:

信息说、种属说、报道说

? 新闻评论与媒介批评的异同

媒介批评简介

? 刘建明教授在其专著《媒介批评通论》中曾将媒介批评定义为“对新闻作品及新闻活动的评

价”。

? 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新闻作品和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理解新闻,让记者从新

闻批评的角度把握新闻质量。

? 媒介批评以新闻作品与新闻活动为核心,展开公开的评价活动,实际上是包括社会在内的

全方位监督媒介行为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一种认识评价行为。

媒介批评学研究概况

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还提出开设媒介批评课程的动议。

?①2001年,刘建明和王君超二人相继出版了《媒介批评通论》和《媒介批评——起源·理论·方

法》,这两部著作的出版使媒介批评在我国第一次以一门学科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学者

评价说:“这两部著作的出

什么是新闻评论

版,一方面标志着呼唤多年的媒介批评理论开始逐步确立自己的研

究范畴与规范,另一方面也预示我国的媒介批评进入?预热?阶段。”

?②此后,媒介批评研究进入了更为丰富和完善的阶段。一些专家学者纷纷介入媒介批评研究,

将媒介批评研究引向更为具体、更为系统的层面。像雷跃捷对媒介批评定义的研究和对新中国

媒介批评发展历程的梳理,

?③董天策对媒介批评对象与形态的思考,

?④谢静对美国新闻媒介批评的解读以及对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都是近年来媒介批

评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媒介批评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了媒介批评学专著,成为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它作为传播

学的重要分支,偏重于媒体性质及社会影响的宏观研究。

?2000年11月,教育部《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将“媒介

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而后,浙江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

播学院分别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前者还将“媒介批评学研究”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

美国的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的历史几乎和媒介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然而,真正常规化、专业化的媒介批评直到

20世纪才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新闻媒介完成了现代化转型,同时走上了专业化

道路,媒介批评作为一种专业自律的形式也开始出现。

?20世纪下半叶,美国新闻业发展了一系列以媒介批评为基础的专业自律方式,如新闻评议会

(news council)、专业协会及其章程、内部督察员(ombudsman)和专业批评期刊等,其共同

特点是“软监督”而非“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新闻业对自由与独立的要求。

?美国的媒介批评始终处于自律与新闻自由的矛盾之中:即接受监督促进改良与避免媒介控制、

维护新闻自由的悖论之中。

媒介批评

?“批评大众媒介就是对人类的探索,这在孕育人类命运的用意上,比登陆月球重要。”

? ——Robert L. Shayon: Open to Criticism

? 媒介批评的三个基本取向: 评判——求知批判——求真诠释——求意

? 大众媒介不是一套“客观的”或中性的事实,而是社会成员主动的创作,其中隐含着信

念与目的,因此,在批评大众媒介时,不能诉诸非人性化的、化约的方法,而应该不讳价值的

判断,指陈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价值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人们指导与解释生活的意义。

媒介批评的传统分类

(1)哲学的批评:知识分子根据个人的观察和本身的性向(predisposition),对大众媒介的批

评,其特征是不作具体的内容分析,流于空洞的泛论;

(2)报章的批评:报社记者或专栏作家的批评,对象通常是电视媒介,一般影响深远,很受

报社和读者的重视;

(3)学术的批评:主要由学院派学者撰写,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或以教科书形式出版的主题

专精、强调理论,通常不为一般大众所注意的批评。

——台湾学者黄新生:《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

什么是媒介批评?

?刘建明教授在其专著《媒介批评通论》中曾将媒介批评定义为“对新闻作品及新闻活动的评

价”。

?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新闻作品和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理解新闻,让记者从新闻

批评的角度把握新闻质量。

?媒介批评以新闻作品与新闻活动为核心,展开公开的评价活动,实际上是包括社会在内的全

方位监督媒介行为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一种认识评价行为。

小结

? 媒介批评在主体层面上包括政府的批评(管制的批评)、媒介的批评(自律的批评)和公众的批评(监督的批评)三种类型。三种批评形式分属不同的主体、发挥不同的职责,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新闻界的监督和批评。

? 媒介批评的类型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媒介批评理论研究和媒介批评业务实践活动应更加注重其现实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媒介批评的三个类别层面上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最为主要的是,在学习国内外先进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对三个类别不同层面的媒介批评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从而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新闻评论与媒介批评的异同

同:都是一种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评价,属于意见信息的表达;都会引导、影响社会舆论 异:评价主、客体发生了变化——新闻评论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媒介上对新闻事件、新闻事实进行评价;媒介评论是社会、公众、媒介自身对媒介活动、媒介产品进行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有所不同——新闻评论是通过对社会 中有价值的新闻的评价来达成或促进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而媒介批评是对媒介行为的检视达成或促进新闻传媒的自律。

评价的方法有所不同——新闻评论基于客观事实的分析,利用概念、抽象、判断、推理来表述观点;媒介评论应用批判理论,采用内涵分析(类型研究、心理分析方法、美学分析、叙事体分析、社会学分析以及神话分析)、情景脉络分析等角度来进行评价

小 结

?新闻评论:大众媒介监督社会

?媒介批评:大众媒介受社会监督

? 在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与媒介批评有相互涵化的因素。

定义之争反映了传播观念的衍变

?事实和观点走向新闻报道的融合

?事实与观点的表述方式基于“客观报道”理论适应现代传播需求

?事实与观点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传播元素

“用事实说话”是对这一观念演变的辩证总结

定义过程中主要应把握的原则

?始终把新闻评论视为新闻体裁

?着重揭示体裁的基本特征

?客观地考察它与当代新闻媒介和受众的关系

新闻评论的内涵与外延

?新闻评论的内涵:

一种议论文;新闻报道的两大类之一

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发意见、表态;是一种观念的表达;是观点、见解类信息的传播 ?新闻评论的外延:

作为一种体裁,以说理为主,与不同的大众传媒结合,生成不同的品种与样式,是体裁+媒介的报道类的总称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界说——

? 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使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 强调体裁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媒介和受众的需要

? 体裁的基本特点——新闻性和政论性

新闻性

强烈的时效性

评论对象的特定性

直接的针对性

此开头着眼于宏观实际

例:7月以来,广西、陕西、上海、江苏等地频频发生重特大事故,消息随着电视、报纸、网络迅速传开。特别是南丹特大事故,通过新闻记者的努力,被某些人极力掩盖的铁幕才撕开了一角,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事故的调查处理步入正常轨道。

这则开头,从典型事例出发

昨夜上网,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名为“广西南丹矿井事故遇难纪念馆”的网站:哀乐低回,烛光闪烁,清香缭绕,美酒扑鼻,鲜花绽放……无数网民用各自的方式寄托对死难矿工的哀思。该网站创建于2001年7月31日,访问人数已近上万。我浏览着各种各样的祭文,突然,一篇祭文吸引了我的目光,标题是《假如媒体缺席……》。我不禁为之一愣。

(裴志勇:《假如媒体缺席……》,2001年8月27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

以清明节报道为例

政论性

政论性的基础:

?明确阐述对于特定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

?以说理为主要手段

?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

?现代论说文,是一个很宽泛的文体概念

“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辩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迹坚求通,沟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问题,是政论文区别于其他论说文(学术论文、专业性文章等)的特点;也是新闻评论政论性的核心

从体裁性质、社会效果的意义上说,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问题,都是新闻评论政论性的核心内涵

政论性特征的意义

?政论性影响甚至决定新闻评论的内容表达、包括一篇评论的整体布局以至于表达方式和方法。 ?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手段

?政论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基本界限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

?传播内容:

新闻事实

?传播方式:

白描、直叙

?传播功用:

告知受众事实

观点、态度、立场

议论、抒情、叙事

引导舆论,帮助受众认知

群众性

评论对象的广泛性

评论队伍的大众性

评论文风的通俗性

新闻评论的主要作用

主导作用—— 引导舆论

派生作用—— 监督 表态深化

新闻评论的信息传播功能

?21世纪是一个急需信息的新时代。

?信息的传播,不仅包含了事实的传播,也包含了意见的传播、信息的交流,以及思想的交流。 ?新闻评论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中传播意见性的信息、交流思想性的信息的承担者。 ?大众传播工具的社会功能,不仅要及时传播信息,还负有表达某一阶级、某一政党或某一政治集团对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立场、态度,从而影响社会舆论、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 ?新闻评论是现代传媒不可或缺的要件。

信息遮蔽与信息公开

?信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信息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遮蔽”与“公开”对于信息传播来说要受多种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信息走向公开意味着认识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社会的开放程度的提高

?信息遮蔽在媒介报道中通常都是遵循指导性原则与报道时机考虑的结果

例如:对“文革”中拨乱反正的报道;“非典”事件;禽流感;矿难……

信息整合与媒体竞争

?信息越来越多并不代表信息满足受众需求的质量同步提高。(从信息匮乏到信息过剩) ?信息解读的及时、准确、深入、前瞻等是当代信息服务功能强弱的指标之一,也是媒体服务功能比拼之处。

标签:评论 新闻 中国评论新闻 台湾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