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全国28所重点高职院校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导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基层党组织根植于基层,关注联系着学生与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
  【关键词】就业导向 基层党组织 活力
  
  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重心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要求“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对于高校党建工作来说,抓好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对于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意义十分重大。同时,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为此,必须从现有实际情况出发,在党建工作中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加强和改进高等职业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使高等职业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始终与时俱进,增加高等职业院校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拓展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以此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职业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职业取向及就业程度,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又是思想活跃的,充满理想和激情,接受事物比较感性化,极其容易受社会的变动影响。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正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转型时期的困惑与矛盾心态。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正处于现代与传统、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交织之中,他们渴望竞争,不惜冒险,但又期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他们深深地被带洋味的高额收入的企业所吸引,但又对社会声望和地位依依不舍。这无不深刻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这一时代背景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的浓重投影。然而,他们在职业问题上反映出来的轻视责任、忽视贡献的价值观倾向却又不得不引起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担忧和重视,更是基层党组织所关注的。作为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学生和教师及社会的纽带。作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职业指导方面的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党员意识,从环境的变化中积极寻找、利用有利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的因素,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演变的不利影响,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并注意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作为国家培养的大学生,首先应该满足国家的需要,到国家重点单位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指导他们发挥个人特长,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作为基层党组织如何担当起导向作用,既是自身的本职工作,也是党的建设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活的准备和尝试期。如何正确的帮助引导大学生们正确分析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及价值,与职场的现状及要求同步与接轨,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业余党校这块阵地,抓住大学生对党组织的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即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以此为出发点,帮助在就业困惑迷茫中的大学生找到光明,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把自己的就业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的事业中去,让广大进步的青年大学生的热血沸腾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务实的做好就业前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和调节,使业余党校的教学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也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真正扎根于基层,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活力得到增强。
  大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看,都处于不稳定期,可塑性特别大,尤其高职生,从分数上看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对低些,长期缺乏自信心,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比较偏颇,这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执行者,关注民生、关注大学生就业是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工作职责的落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基层党组织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要贯穿于大学生的三年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中。首先,使大学生明确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从而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使大学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其次,引导大学生客观正确的了解自我、了解不同的职业、了解社会环境等,从而清楚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社会需要我做什么、我还可以做什么,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分析,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充实的生活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有针对性的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所需要的技能,有效地把这门课程与专业课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最后,让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转换,建立健康积极的社会心理和信心,消除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而产生的无奈和恐惧感,做好心理调适和准备,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好组织,发挥好组织的组织力、号召力,结合学生在职业方面的认知规律分阶段的经常地进行职业引导,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成功校友、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在对学生就业导向的过程中,把党的关怀关注,把党的就业政策,把社会所需所求及时传达给大学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从而增强爱国、爱党、爱民之心之情。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纽带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夯实党的基层之基。
  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不仅要关注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还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群雁飞靠头雁带,基层组织设置很关键。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变化、教职工工作组织方式和利益实现途径的新变化、学生培养模式和校内外生活空间的新变化、高校党员队伍自身结构与发展的新变化,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考验。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从战略高度推进党建创新,才能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因此,优化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结构,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是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首要工作。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就业方面的导向作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改革现有的以教学机构、学科分类为主体的党支部设置模式,代之以就业岗位群分类为主体的教工党支部设置模式,一方面使教工基层党组织划分更加具体细致,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队伍以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为先导,积极开展党组织学习和活动。其次,要将以就业岗位群分类为主体的教工党支部建设与对口企业党支部建设对接,立足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这样的组织设置会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更加突出,使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是多样的,但对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培养出用得上又好用的建设者,使大学生能够学有所用、顺利就业,既是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又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果的主要体现,因此,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其充满活力,为党的建设夯实基础。

标签:导向 基层党组织 活力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