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200字日记 > 正文

qq分组名称霸气【“分组管理、合作探究”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我在班上实施了“分组管理、合作探究”的班级管理模式。下面谈谈这一管理模式的做法和效果。   一、分组管理、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将班级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七名同学组成,各小组成员按照学生综合素质梯级合理搭配,并由班委讨论,公平分配。小组间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安全等方面全面开展竞赛考核,每天将小组的各项考核情况详细记录,并在公布栏内公布,每半月汇总一次,对排名第一的小组颁发荣誉证书,并颁发流动红旗。
  在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同时,小组的大班长由小组成员进行选取,然后选取两个小组长,大组长负责两个小组长的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安全等,两个小组长负责自己的每组的两个成员的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安全等,建立小组内的组织层,设立组长、小组长、成员,各个人选由小组成员民主推选。为了避免小组的考核积分有不公平、不合理的不良现象,由每组从组员中选出两名值日生轮流值日,负责全班各项考核的记录和统计工作。
  分组管理后,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全班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了每个小组的每个同学,组长变成了组内的班长,组长为全组服务,组员为全组争光。特别是每个小组,对自己帮扶的那两个成员是尽全力去帮助,特别是在学习上原来比较差的成员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班级的各项要求变成了组内同学的自觉要求。班级出现了自动反思,组长主动找组员交流,组员主动承认错误的现象。例如各组主动根据自觉小组的特点把自己小组命名为“激励组”、“拼搏组”、“勤奋组”、“奋斗组”等,“激励组”还制定了本组的“八荣八耻”:以热爱本组为荣,以危害本组为耻;以服务组员为荣,以背离组员为耻;以积极发言为荣,以默不作声为耻;以勤奋学习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不闻不问为耻;以拾金不昧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勇夺第一为荣,以甘于落后为耻。
  二、分组管理、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重视,都有争当先进的欲望,由于小组积分是由每个学生争取得来的,而且可以随时加分或减分,小组积分每天都属于动态累计状态,这给每一个小组及成员都提出挑战。而且考核是全面考核,组员的任何表现都关系整个小组,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和发展性,也让同学们感受到来自小组之间竞争的乐趣。
  具体的考核办法是,把考核小组情况分为五块:(一)学习情况考核,包括两大块:(1)课堂情况,由任课老师负责评分,我们把小组名单发给任课老师,老师根据本组在课堂的表现情况给予小组评分,每组成员都希望得到老师关注和重视,都有争当先进的欲望,这样增强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2)课后情况,包括专业完成、月考、期中、期末学习考核。(二)守纪情况考核。(三)卫生情况考核,包括两大块:(1)平时卫生情况考核;(2)大扫除卫生考核。(四)活动情况考核。(五)安全情况考核。学习情况由任课老师填写;守纪情况值日生或纪律委员或班主任通报后由值日生填写,卫生情况由劳动委员将卫生情况汇报给值日生填写;活动情况:由体委、学习委向值日生说明填写;安全情况由安全委员向值日生说明情况填写。各小组的积分实行每周一评,对该组的得分、扣分情况作简单的说明。为了提高本组的得分,大组长会对自己的负责的两个小组长提出要求,小组长会抓好自己负责的两个成员,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分组管理、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成功欲。
  在传统教学中,能力强的学生易产生骄傲情绪,自以为是,轻视能力弱的学生,在课堂中抢着答,不听别人意见;学困生想到自己基础差,就觉得抬不起头来,在课堂上怕发言,怕引起别人的讥笑。这就导致学困生羞于向优生请教,优生不屑帮助学困生,生生之间不融洽的现象。要改善生生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建构新型的生生关系。在此条件下,1.2.2分组管理合作探究的模式运用而生。首先,在同一小组中学生要学会尊重。当同学发言时,耐心听,虚心学习;当发言同学想不起来时,学会耐心等待,不忙着站起来说:“我来,我来!”给他想的时间,给他说的勇气。其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小组合作、组际间交流,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每个学生都为力求小组成功,愿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优生乐于主动帮助别人,学困生愿意接受或主动寻求帮助。学生间互爱、互勉、互助蔚然成风,生生间的关系真正由等级性、歧视性转为平等性、合作性,形成了平等、合作、竞争的氛围。学困生有了学习的欲望,组长为了使本组在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就有教会本组学困生的欲望,在组长的帮助下学困生的成绩很大提高,组长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使本组整体强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欲。
  自实施了“分组管理、合作探究”的管理模式后,班级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学困生能积极发言了,优生能主动帮助那些学困生,班级的常规管理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陈良民.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2).
  [3]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1,(5).

标签:初探 分组 探究 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