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200字日记 > 正文

观察鸡蛋的结构图片 《观察鸡蛋的结构》说课稿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实验课题目是《观察鸡蛋的结构》。   一、教材分析   《观察鸡蛋的结构》是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实验部分,本节课是在介绍完植物,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等动物―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而观察鸡蛋的结构是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础,同时为理解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鸡蛋的结构,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过程方法
  1.通过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
  1.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生物学的信心;
  2.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鸡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
  探究鸡卵的结构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探究鸡蛋的结构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较弱,对本节课“鸡蛋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的知识,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利用学生原有实验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用和拓展,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活动,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直观性,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实验条件,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对新课程改革的理性认识,我将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分组教学,增强学生竞争合作意识。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和热爱生命的意识。在教学中,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
  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学生,对鸡蛋较熟悉,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对知识的理解力。
  五、教学过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日益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打造具有生命力的阳光课堂,成为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本质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达到实验和学习效果,我设计的本节实验课围绕着假鸡蛋不能孵化出小鸡为主线,通过三招辨别真假鸡蛋,教学环节如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播放《鸡卵的孵化》的一段视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思考分析奶奶给小明买的鸡蛋为什么不能孵化出小鸡,从而引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 实验探究
  在实验前需要学生做的是:先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顺序,设计观察方案,设计方案时务必考虑方案的可行性,以便达到最好的观察效果。提醒同学每个操作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具。参考着书上鸟卵的结构图进行观察。并对学生做实验时提出纪律要求。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探究,组织交流。
  1、围绕着假鸡蛋不能孵化出小鸡为主线,通过三招辨别真假鸡蛋设计探究实验:
  (1)、辨别真假鸡蛋
  一招:天然鸡蛋蛋壳有天然气孔,人造蛋则没有,所以人造蛋在煮制过程中,会自动炸开。
  我设计了实验:观察鸡蛋的气孔 ,给学生实验材料器具:鸡蛋;放大镜,探针,注射器,黑墨水等。然后先让学生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实验探究方案:的可行性。
  附:注射墨水观察气孔
  实验步骤 :
  ①.用放大镜观察蛋壳,可以看到蛋壳表面粗糙,有许许多多极细微的小孔。
  ②.取一只鸡蛋,先用探针小心地在蛋的一端钻一个小洞。再把探针伸进蛋内,以小洞为轴心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搅动,搅和蛋黄和蛋清。
  ③.用注射器伸入小洞逐次抽出蛋的内含物,直到抽清为止。
  ④.再用注射器吸取墨水,分次向小洞中注入,直到蛋内灌满墨水为止。
  ⑤.接着,用注射器向小洞里面慢慢地注射空气,然后观察蛋壳表面的变化。可以看到,随着空气的注入,蛋壳表面有墨水慢慢地渗出。
  注意事项:
  ①.操作过程应该小心仔细,保持蛋体的完好。
  ②.小洞不宜大,否则注射空气时墨水会从小洞中溢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蛋的小洞上盖上几层纱布。注射时,用手按住覆盖在小洞上的纱布,堵住针头和小洞之间的空隙。也可以用蜡把小洞封住,再注入空气 。
  二招:取下鸡蛋壳的膜,将壳放在火焰上灼烧,真鸡蛋会有焦糊味。
  我设计了验证性实验:给学生实验材料器具:鸡蛋壳,头发,打火机,镊子等。然后先让学生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真鸡蛋的蛋壳中含有蛋白质。
  三招:假鸡蛋打开后不久,蛋黄和蛋清就会溶到一起。这是因为蛋黄与蛋清是同质原料制成所致 。
  我设计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使抽象的鸡蛋结构问题具体化和直观性,同时通过触摸卵黄膜,体验卵黄膜的存在以及意义,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物科学实验能力的提高。
  附: 观察鸡卵的结构
  ①、将鸡蛋的钝端敲出裂纹。
  ②、用镊子将卵壳及外壳膜除去看其下面是否有一个小空腔。
  ③、观察内层卵壳膜。
  ④、用剪刀剪破内层卵壳膜,把内容物倒入培养皿内,观察内部结构。
  整个的实验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表达交流的能力。
  2.通过设计探究试验,让学生对鸡卵的结构和功能初步了解,并能够将结构模拟图与实物一一对应,
  实验后,对于学生试验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给于纠正,让学生给于反思,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请小组汇报结果的同时,我请同学来画鸡卵的结构图,加深了学生对鸡卵结构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生物绘图能力。整个的实验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表达交流的能力。
  3.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知鸡卵的结构特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纠正日常生活的错误认识:一个鸡卵是一个细胞吗?
  很多同学认为是一个细胞,卵黄就是细胞核。我用熟知的双黄蛋提出质疑:难到一个细胞有两个细胞核吗?使学生认识到以往的认知是错误的,很自然的通过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得出了正确答案,并进一步介绍卵细胞外面包被的结构都是是经过输卵管和子宫时,分泌物包裹形成的。彻底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附属的结构保护着卵细胞,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2)对于胚盘的讲解我把她放在了“养鸡场”的环节中。
  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无法带学生真的去养鸡场参观。只能通过图片的讲解。
  通过对鸡卵的孵化选择引出未受精卵和受精卵胚盘的不同;通过让学生看胚胎发育过程图更进一步了解鸡卵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雏鸡长大后获得的经济价值是成为人类的食物和继续产卵,引出饲料和它的生长、产卵率有一定的关系。
  最后请学生对鸡卵的结构特点总结,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对鸡卵结构特点的认知。
  看似很简单的参观养鸡场,实际已经解决了本节课中的两个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而且还关注了鸟与人类的关系。
  (三)、学以致用 实践提升
  生物教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节课通过对“人工孵化小鸡时,为保证能孵化出体格健壮的雏鸡,所选用的卵应该是怎样的?所提供的外界条件应该是什么?”的分析,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应用生物知识的意识得到强化,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1、组内交流,探究鸡蛋壳到底有多大的学问。
  (可以治病。治小儿软骨病、胃病、消炎、烫伤、妇女头晕、腹泻、驱鼻涕虫等;可以美容,使皮肤细腻滑润;可以做成饲料,生火炉、养花卉、使鸡多生蛋等)。
  2、展开想象,趣味作画
  同学们可以在鸡蛋壳上大胆地设计,画出自己最有创意的图案。然后通过自评、他评、总评,最终将富有创意的作品发布在学校的校园网,供同学们欣赏。
  (五)、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
  展示森林被破坏和城市中的鸟巢图片,让学生体会鸟类原本生活在森林里,是人类使大量的森林变成了城市,树木变成了楼房,夺走了原本属于鸟类的家园,而人类的生活也会收到影响。为了我们地球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从我做起,爱护家园,和鸟儿和谐相处。
  (六)、当堂检测反馈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掌握与运用规则,可能是人类最主要的智慧,要把规则牢固掌握,运用熟练就的练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仅靠课堂中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根据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了课堂检测。它不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检测,也是老师掌握学情和检测教学效果的帮手,更是课堂高效性的一种体现。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提纲挈领,不仅体现了学习的要点和思路,更是学生复习的提纲,我的设计如下:
  本板书的设计特点和意图是:
  鸟卵的结构是本节的重难点,我把它放在学生探究实验以后,学生汇报结果的同时在黑板上画出鸡卵的结构图图,使学生对鸡卵的结构模拟图与实物标本一一对应。
  七、课后反思
  依据课前的教学设想,成功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结合我校使用讲学稿提出的新教学模式谈课堂的高效性:
  为了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我采用了30+10+5(30分钟的教与学,10分钟自学和反馈,5分钟检测)的教育理念。
  结合到本课为(1)30分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结论的得出,不是老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思索,从而得出结论。更可贵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如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予渔。(2)10分钟的自学和反馈体现在学生的探究试验过程中。(3)五分钟的检测体现在课堂检测中。它不仅体现了课堂的高效性,更从侧面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将每节课的课堂检测贴在本节的后面,也了以后的复习。
  45分钟很短暂,但是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想上好45分钟的课,必须花费一定的功夫去准备,包括研究教材和学生,查阅和收集资料、准备探究实验的材料,并能预见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

标签:鸡蛋 观察 结构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