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400字日记 > 正文

[走向天安门(组诗)]

时间:2019-02-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寻找井冈山      罗霄山脉静静地   静卧了亿万斯年,除了   采药人惊心动魄的攀援   百鸟奏鸣的自娱自乐的乐曲
  再就是泉水日夜涮洗的
  本来就很洁净的山岩
  
  后来才有自称劫富济贫的
  山大王出没却始终
  就像弯曲的山径无明确目标
  只是当从上海到秋收的农村
  都弥漫着血腥气息的傍晚
  一位留分头的气质非凡的书生
  才和他的同志在岩缝间探路
  终于在黄洋界找到了俯视全国的
  制高点;在茨坪的窗前
  麻油灯和着淡淡的墨香
  映出八个毛体大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山永远只是等待
  等待有心人的寻找
  假如没有那历史性的找寻
  井冈山可能至今还在静卧
  至多是一处还算不错的景观
  而现在它在中国山的系列中
  第一个曾是全局命运的联络站
  世纪雄鸡曾在这里最高处报晓
  令当时上海关的时钟也为之震颤
  
  删不去的“狼牙山五壮士”
  
  那一跃而下的悲壮身影
  永远也不会从我心目中删去
  
  躯体跌进深山谷底
  整个民气却随之升华
  空谷回音:人死了,中国不死
  枪折了,气节不折!
  
  五个人对五万万人是最小数
  五万万有了五个才是真正的大数
  假如没有宁死不屈的烈士
  我们看到的将全是群体就戮的惨象
  
  同是死字,有的死得憋气
  有的死得连后人也扬眉吐气
  有一句民间俗语由此延伸
  人活一口气;那死呢?……
  
  今年五月我专程去狼牙山
  夕晖如山坡上的野花一般清寂
  一个放羊娃由山上下来挥鞭驱羊
  想必是勿使它们伤食野花,不忍。
  
  那一跃而下的悲壮身影
  永远也不会从我们心目中抹去!
  
  粟裕
  
  我知道这位将军的名字
  还是在刚懂世事的时候
  七战七捷在苏中
  一块方圆几百里的地方
  将军展开手法凌厉的切割
  以我方极少的兵力一而再
  再而三地将成万的敌军收入
  囊中从来不打收条
  
  对方那些将领们
  什么王铁汉李天霞张灵甫
  听名字就气势汹汹不可一世
  还有武装到牙齿的美械装备
  粟裕总是沉着应对虽然
  他并不认为笔挺的将军呢军服中
  一概装的都是酒囊饭袋
  但坚信依靠人民加上计高一筹
  美式榴弹炮也会听命的调转枪口
  
  他从不醉心于将帅的美称――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因为他没有那般讲究与势派
  孟良崮,这个令许多人头痛的名字
  当时他的指挥部就在一个石洞里
  一二十里外就是短兵厮杀的火线
  唯一的希望就是电话线别被打断
  脑颅里残留的弹片不要在节骨眼上
  发作
  
  就这样
  一个小个子的军事巨人
  一个没上过军校的指挥天才
  战役越残酷他的胃口越大
  决战淮海他一口气敢吃下几十万
  却又很精细看地图如棋局
  打得利落又要避免失误减少伤亡
  军事家和艺术家的完美终生
  一种大写的天作之合
  
  王震率师入疆
  
  千里横扫
  河西走廊一条鞭
  武威、张掖、酒泉
  自东而西收获时节月如镰
  阳关、嘉峪、玉门关
  大风扬沙陡立似门帘
  随手折条左公柳
  猛加鞭
  将军一马破天山
  
  博尔塔拉、伊犁、阿克苏
  维吾尔、哈萨克、回、汉
  解各族同胞苦难于倒悬
  面对着民族败类、顽抗敌奸
  不手软,王胡子最知宽与严
  于是,毡房恬静如雪莲
  甘霖柔和未安边
  
  将军回眸登高望
  东南是延安
  耳畔听到《兰花花》
  倏忽八九年南泥湾
  看如今三五九旅扩成大兵团
  一幅农垦地图在心中铺展
  除了沙漠戈壁何处不粮棉
  枪炮尚未入库人不眠
  两筐良种担在肩
  将军的汗士兵的天
  苗尖含露笑中看
  
  古今多少传奇英雄
  戍边又屯田
  星星隐太阳转月亮显
  一封电报飞北京――
  您的老兵率领新型庄稼汉
  战士的斗志永远不下鞍
  若干年后将军的骨灰
  一如生前:国土情,生死恋
  
  天安门
  
  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的志士
  绕了一大圈从上海出发
  战南昌、据井冈、创瑞金、兴延安
  攀峭壁、涉湍流、穿火网、浴尘烟
  路好难走九死一生认定目标
  一共走了二十二年
  
  牛年的公历十月一日注定是
  如牛样的精神在秋天里开始耕耘
  毛泽东和他跋涉而来的战友
  从城楼侧后的台阶上缓缓而登
  并非攀登吃力,当是不失为年富力强
  只因肩上的担子虽然无形,却并不轻松
  更因想到二十二年中的牺牲者
  百万?还是千万?心情自然沉重
  
  但毕竟是胜利了,记忆和国旗
  庄严的宣告,承前启后的象征
  领袖挥动他那大气而又从容的手势
  这手势已成为历史的定格不能误认
  同样是一个半圆形从东而西
  仿佛重新印证革命运行的路线
  使人永不忘记那伟大的――曾经
  
  天安门说古老也真古老
  见证过无数风风雨雨成败废兴
  中间也改过名字却从未易位
  六百年坐有坐相立也很稳
  但要说它年轻也真年轻
  从牛年起要重新计算年龄
  真纯而常新就像那首童声歌曲
  ――《我爱北京天安门》!

标签:天安门 走向 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