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500字日记 > 正文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提出了迫切要求。促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及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创新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金玲(1975-),女,吉林临江人,鞍山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辽宁 鞍山 114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大学生思想信仰构建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1slktmks-4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52-03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的改革,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及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当前国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大多数国家致力于谋求国际和平和本国经济发展。各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加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地域界限已经被逐渐打破,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与碰撞成了时代的新特征。而高校恰恰处于各种思潮与文化传播的前沿,因此“世界性”与“多元化”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后冷战时期,一些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持续出现局部战争,“恐怖主义”成了全球公敌。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开始构建,但以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仍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如何回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带来的影响”等问题,都在不断考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素质与理论素养。
  (二)当前国内改革所衍生的新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增强人们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同时,也由于其自身体制的不完善性以及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情况,超过20%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出现,在客观上促使大学生求学心态产生了变化,思想观念受到了冲击。许多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始增强,但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日渐减弱,而且他们的社会评价标准也开始由政治标准转向经济标准。这些在国内改革过程中所衍生出的新情况,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峻考验。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新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脱节比较严重,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规律缺乏足够的关注。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设置上来看,比较明显的缺陷是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教育内容,然而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缺乏与学生实际思想认识的有效融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从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来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多为照本宣科地灌输和讲解,而没有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常常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从教育过程与教育环境的构建上来看,比较明显的缺点是形式化和分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重视课时数,却忽视了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学习积极性问题的考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主要局限于“两课”课堂,缺乏与高校党政系统、共青团组织以及辅导员等的沟通与配合,未能有效形成教育合力,严重影响和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建设的新思路
  (一)促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人们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针,也是当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需要首先重视和落实的工作。
  1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教育。高校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转化、观念培养以及良好品质塑造都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贯穿于这些工作的中心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是保证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为指导,把代表社会发展先进方向的科学意识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激发学生思想深处的历史责任感与自豪感,使学生懂得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与国家、民族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的关键所在。
  2 积极与社会合作,创办各类教育基地。为了增强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高校要转变观念,扩大与社会机构的互助合作。学校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等具体条件,创办比较稳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常规性的参观学习活动,让广大学生可以更直接而感性地了解中国革命与发展的历史,进而强化爱国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同时还可以鼓励和安排学生在教育基地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把原本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内容转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传授,让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另外,还可以加大学校与社区及其他公益性社会机构的沟通,为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构建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精神文明宣传教育、到贫困家庭走访以及维护社区安全和社区卫生等活动,既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又可以切实地拉近广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他们增强学习意识,真正地了解国计民生,进而深刻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 结合专业特长,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师范类院校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由 学校与相关教育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在校各专业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无偿提供家教的方式服务社会。在基础教育学校中选取若干家庭贫困、学习有困难或有特殊情况需要教育援助的学生,与高校选派的优秀大学生结成爱心家教对子。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社会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当代大学生,同时也帮助基础教育领域解决了实际困难,从而实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多赢。其他各类高等学校也可以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角度出发,设计和组织相关的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坚定信念,展现自我,获得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成长动力。
  (二)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成功的教育应当体现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上。
  1 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对大学生的成功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和了解的基础上的。从学生入学伊始,各高校就应该为每名学生建立思想状况档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清楚地掌握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脉络。这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校园突发事件的出现,又可以为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提供第一手的资料。特别是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也纳入调查内容,使得学校能够全面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迷茫,为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创造学生参加自我管理工作的机会。在高校学生处及团委的工作安排中,可以考虑吸收优秀大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例如让他们参与学生管理条例的制订并结合实际提出意见与建议。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的管理上,也可以更多地放权给学生去做,让他们自己规划、自己实施、自己检验,领导和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必须要立足于广大学生实际,竞聘上岗,从而真正体现管理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而广大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既可以增强他们对相关教育规章制度和教育活动的理解与支持,又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之间的自我教育与示范影响的作用,从而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良性模式。
  3 引导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各种类型的社团为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也是大学生可以自由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高校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社团工作的引导,加强社团中党、团组织的建立,使学生不仅在业余活动中加强了技能训练。而且在思想上也有更大的进步。学校要定期组织社团展示,开展社团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实现通过社团来加强对学生教育的目的。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4 开展假期采风、回乡实践。“不能成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中,要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而假期正是学生们接触社会、了解生活的大好时机。高校应当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一些专题调查、社会采风等活动,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经过学校的系统理论教育后,学生们需要有到实践中去检验和使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这也是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其思想觉悟与道德素质的必要环节。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去学习和思考,从而有所收获,这是发展他们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环节。当然,对于学生在实践中所发现的新问题与产生的新困惑,学校教育又承担着进一步释疑解惑的重任。“实践一理论一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才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教育途径。
  (三)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形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求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特别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教育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1 党政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高校教育氛围。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实施细则要有总体规划,切实重视校园软环境的建设。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高校“两课”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功能。通过对传统灌输理论的创新,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理论教育与学生实际的紧密结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热点和学生思想实际开展讨论与交流,真正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高校专职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践行者,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与教育观念,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学习和效仿的榜样。高校还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通过加大教育投人,学校要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优化教育手段,同时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常规化,并纳入学籍档案管理,从而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
  2 创新网络教育,抢占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由于互联网信息丰富、便捷和开放的特点,自然成了大学生所追捧的对象。但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疑问,特别是一些消极观念在网上的流传与蔓延,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要积极创新网络教育,“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学校要主动出击,建立主流网站和网页,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教育网页和开通教育博客,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与对话,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答疑解惑和正确引导。学校还要在校园网建设中合理采用技术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设置,引导学生登录学校推荐的主流网站和网页,并加快网络信息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以更好地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校园BBS、电子公告、电子新闻墙等形式用正确的舆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通过校长信箱、专家学者信箱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有的放矢地加以教育和引导;还要提倡一线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互动,可以通过申请公共邮箱、QQ群、校内群等载体。拉近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距离,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与思想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其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导向、育人、激励的功能,始终是每个教育者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现实,不断拓展和创新教育途径,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积极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共同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思考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