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600字生作文 > 正文

[让学生“动”起来]动卧学生打折吗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动”起来,使学生感觉语文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煎熬,而是生动有趣的愉悦体验,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成学习目标,从而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让学生“动心”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第一关就犹如一把锤,敲得恰当,敲到了点子上就等于敲开了学生的心门。”
  于老师的话,实质是要我们在教学的导入中,做到让学生“动心”,这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动心”指的是要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动心”可以贯穿每一节课始终,也可以贯穿每一篇课文学习的始终,而最主要的是学习的导入环节应该使学生“动心”。我在《故乡》的教学中这样导入:“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有一片银白色的沙滩,当静静的月光洒在这一片沙地时,有一位颈带银项圈,手拿钢叉的少年悄悄地向正在偷吃沙地上的西瓜的猹刺去,而那猹却一转身从他胯下逃走了……几十年后,有这样一位中年人站在了‘我’的面前,他贫穷木讷愚昧麻木而不觉醒,甘于苦难的命运,忍气吞声……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人,你们猜猜,他是谁?”学生对这一变化产生了探求原因的强烈欲望,学生自然就会“动心”起来。
  使学生“动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灵活把握。可以制造悬念,借用古诗词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可以由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主持一节课的开始,可以放相关的录音录像片段,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可以运用学生过去的学习成果来导入新课……方法只有灵活多变,学生才会被吸引,也才会产生探求的欲望而不得不“动心”。
  二、让学生“动脑”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生“动心”了,自然就会使自己的大脑动起来,也就是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恰恰是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让学生有效地“动脑”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我在教学中比较讲究提问,我认为提问这种方式是激发学生思考,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我在教学《天上的街市》一诗时这样提问:“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同学们说说,有哪些物品?”“既然是珍奇,那么牛郎织女的生活环境怎样?他们在天上的生活幸福吗?”“作者写现实中没有的珍奇,写与民间传说截然不同的牛郎织女的生活,目的何在?”这四个环环紧扣、由浅入深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
  三、让学生“动口”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保障
  课堂上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抓住了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但要检验学生动脑的效果,还需要通过学生积极地“动口”来保障。因为只有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才能构建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
  1.营造良好的“动口”氛围
  只有营造了良好的“动口”氛围,学生才敢于“动口”,乐于“动口”。切忌只让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动口”,或用“动口”为难成绩不好的同学。要因才设问,把“动口”作为对积极“动脑”的学生的一种奖赏。
  2.精心创设科学的问题情境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认知水平,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深刻理解其内涵,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智能。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文中有对春雨的描写,我就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春雨的感受。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发言,说得是津津有味,滔滔不绝,进入了“动口”的积极状态。
  3.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意识
  一味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做出反应,不能很好地调动自己的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只是随着教师思维方式而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和发散性。因此,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是让学生“动口”的归宿。
  四、让学生“动手”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延伸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些写作小练习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动手”,即给学生写的时间和机会。写,要写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要将写得好的念出来让大家分享,让学生得到肯定,产生成就感。如我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快结束时,就安排了这样的练笔:“诗中小小的邮票是浓浓的亲情,窄窄的船票是甜甜的爱情,矮矮的坟墓是萋萋的诀别情,浅浅的海峡是深深的爱国情。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温馨挚爱的家园,离开了年迈慈祥的双亲,成为漂泊的游子。这时你会说乡愁是什么?仿照‘乡愁是……’的句式写一写你心中的乡愁(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连贯的多句)。”并让学生在课堂本上写出来,然后让其展示。结果有的学生写:“乡愁是放飞的风筝,载着我童年的梦。”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张泛黄的照片,里面留下了我对母亲的依恋。”还有的学生写:“乡愁,是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连绵不断。”……我觉得这节课非常成功。
  总之,只要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精彩、创造奇迹、体验成功,我们就必将收获高效的语文课堂。

标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