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备考辅导 > 正文

[福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福州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福州城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其真相在历史的长河里变得暧昧不清,但是千年以来的城市形态却留存在了今天福州城的大街小巷内。   北畔是山南畔海福州城的初建   l998年,福州市曾举行声势浩大的“建城22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修复闽王祠、举办文物精品展、出版系列纪念图书、召开学术研讨会……所谓的“建城2200年”是以汉代闽越王无诸在今福州市区冶山一带建造都城为发端的,然而,闽越王所建的冶城是否在今天的福州,却是历史学家至今争论不休、尚无定论的问题。福州城的建城时间至今扑朔迷离。
  试图探寻真相的历史学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南宋时福州知州梁克家所著的《淳熙三山志》,该书记载:晋太康三年(282年),皇帝下诏设立晋安郡,让郡守严高以汉代的闽越王故城为治所。可是严高嫌故城过于狭小,想移往别处,就去请教当时有名的风水先生郭璞。郭璞指着一个小山丘说:“这个地方适合建城,五百年后必大盛。”于是严高就在这里建立了一座新城池,一直演化为今天的福州城。
  由此看来,今之福州城起于282年,然而这个说法还是有疑问。《淳熙三山志》写于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查诸史籍,此间整整900年,未见到有关该事的记载。梁克家是怎么知道900年前的事情?何况282年,郭璞才6岁,建城的大事怎么会由他决定呢?梁克家所述或不可信,姑且存疑。
  福州城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其真相在历史的长河里变得暧昧不清,但是千年以来的城市形态却留存在了今天福州城的大街小巷内。初建的福州城被后人称为“子城”,“子城”的范围大致是北起今鼓屏路小山阜(鼓屏路东侧的王墓山),南至今八一七北路虎节路口,东起今湖东路丽文坊,西至今鼓西路渡鸡口(土街口),城外有城濠。为了取土建城,还在城西开凿了一座湖,就是今天风景依旧迤逦的福州西湖。福州城的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唐末。那时,今天福州市区的很多地方都还是一片水乡泽国,于山、乌山还是海中的孤岛,城外成陆的地方也大都只是沙洲。
  城里二三山千簇寺闽国和吴越统治时期的福州城
  到了9世纪末,曾经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已是风烛残年。藩镇林立,中原大乱,中央政府已经无暇顾及这个边陲之地。为躲避战乱,北方士民纷纷南迁,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大的移民浪潮。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河南光州固始(在今河南信阳地区)人王审知带领大批移民来到了福建,并于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割据福建,这也是今天闽人族谱里多称“祖籍为河南固始”的原因。尽管王审知坚持“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始终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然而此时的福建在本质上已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福州正是其都城(王审知之子王延翰在926年建立了闽国,为五代十国之一),原来狭小的子城显然已经不能与它的政治地位相匹配,扩建城池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897年开始,踌躇满志的王审知大兴土木,用六年的时间扩建了福州城。比起局促狭小的子城,扩建后的福州城规模惊人。更为令人惊叹的是,气势恢宏的福州城是用一块块精美坚固的砖石砌成的。这在当时十分少见,作为唐朝都城的长安城也只是土夯的城垣,城垣墙体包砖的情形更是晚至明代才在全国大范围普及的。而尚被中原士子视为蛮夷之地的福建却出现了这样一座精美绝伦的城池,实在不得不令人赞叹!
  新建的福州城有三个部分:罗城、南月城、北月城。其中罗城为其主体部分。罗城的北面将冶山括入城中,成为全城的制高点,南面则以安泰河为城濠。南月城包围了九仙(今于山)、乌石(今乌山)二山,九仙山在南月城之东部,乌石山在其西部。北月城的范围为罗城以北至今华林路一带。新城建成之后,北面之冶山和南面之于山、乌山三山鼎立城中,“三山”遂逐渐成为福州的代称。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吴越钱氏占有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正式统一福建,刺史钱昱再次扩建福州城。至此,福州城的城垣达到历史上最为恢宏壮丽的时期:有子城、罗城、夹城、外城四重城垣,在由都督府通往南台的中轴线(今八一七路)上自南向北依次有7座门:外城之合沙门,南月城之宁越门,罗城之利涉门,子城南门外之还珠门、子城之虎节门、威武军门、都督府门。所以有诗句“七重楼向青宵动”、“七楼遥直钓龙台”来描述七座门楼的壮丽。
  闽国和吴越时期的福州城,与前代相比的一大特点是建立了数量庞大的宗教建筑。王氏先后修复和创建了“闽都七塔”――坚牢塔(今乌塔)、定光塔(今白塔)、定慧塔、报恩塔、崇庆塔、开元塔、阿育王塔,七塔恢宏壮丽。据统计,当时福州的寺庙多达781座!无怪乎宋代福州知州谢泌描述福州城:“湖田播种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城南十里台江路宋、元、明、清时的福州城
  北宋统一福建后,为了更好地控制八闽之地而下令毁弃了福州城墙。昔日雄壮精美的城垣很快便只剩下残垣断壁,后来逐渐为民田所占。此后历经宋、元两代,福州城垣再也没有恢复过原来的规模。但是城垣的毁弃并不代表着城市发展的衰退或停滞,没有城墙束缚的福州,反而开始萌生出新的生机。
  宋元时期福州城市的格局,与此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城”与“市”的分离趋势的出现。福州城南的南台江在宋代淤积得很快,楞严洲和中洲相继露出水面。由于航运便利,这些地方逐渐发展成为福州的经济中心。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这样描述福州城:“(闽江)穿城而过,江面宽1.6公里,两岸簇立着庞大、漂亮的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的旁边停泊着大批的船只,满载着商品。”可见,元代闽江两岸的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福州的政治中心依然在原来老城区的位置,经济中心却开始向江口转移,二者之间则是大片尚未开发的空地和水域。
  明清之际,全国各地又掀起了筑城的浪潮,福州亦是如此。明洪武四年
  (1371年)起,新葺福州城。其城墙北跨屏山之巅,南绕于山、乌山二山之山麓,屏山之巅修有镇海楼,为各城门楼的样本,登楼可远眺闽江口五虎山。府城长宽约5公里左右,共有七座城门:东门(原外城行春门,今东大路晋安桥西段)、西门(原北月城迎仙门,今鼓西路西门兜)、南门(原南夹城之宁越门,今南门兜)、北门(今北大路北门兜,原北夹城严胜门,位于今华林路与屏东路交叉口)、水部门(宋通仙门,今五一路鳌峰坊巷口对面)、汤门(即宋外城之汤井门,在今温泉路和永安街的交叉口附近)、井楼门(今井大路北端,井楼门兜)。
  明清福州城的格局一直维持到民国初期,在民国的福州地图上,城垣的位置仍清晰可见。然而,明清福州城最大的变化在城墙之外。
  台江区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上下杭街会馆云集,南台江上帆樯林立,此地日益成为独立于老城区之外 的商业中心,完成了自南宋以来的“城”、
  “市”分离。仓山区的发展亦是在明清时期,自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准许外国人在江岸开辟港口,南台江南岸遂聚集了大批的外国人。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福州成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各国纷纷在仓山一带设立领事馆,这里便形成了另一个功能明显的新区――仓山区。
  马尾位于福州城区以东20公里处,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闽浙总督左宗棠的奏请下,清政府在马尾建立船政局、船政学堂、福州飞潜学校、马尾飞机工程处等工业机构。近代工业积聚地马尾区的形成,标志着福州的城市形态向闽江入海口跳跃式地发展。福州至此形成了几个分工明晰的区域,演变成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布局。
  三山宫阅草芊芊民国以后的福州城
  进入民国后,由于城市近代化的发展,传统城市的意象也开始在福州逐渐淡化乃至消失。城墙日益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阻碍,福州的古城墙也从民国初渐次拆除。尽管如此,今天我们在福州城还是能发现一些古城墙的遗迹:如于山脚下的古城墙遗址、南门兜古城墙遗址、井大路七穿井西侧古城墙等。
  鼓楼,通常是中国传统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福州鼓楼为子城之南门,建于唐代,置滴漏以计时,置鼓角以报更,明《闽都记》称之为“全闽第一楼”。1952年,为了交通便利,残破不堪的鼓楼被拆除了,城墙的砖石被铺做鼓楼至屏山的道路,渐渐被掩埋在如今的鼓屏路下面。2009年,在鼓楼遗址处建立了“福州鼓楼前公园”。
  相对而言,文庙和城隍庙虽然也命运坎坷,却保留了下来。唐大历八年(773年),观察使李?将州儒学移建于今圣庙路,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始作文庙,此后又多次整修。1950年后,文庙被改作学校、红卫商场、少年宫等场所,直到21世纪初,少年宫才搬出文庙。
  福州城隍庙历史亦较为悠久,明清时期,新任地方官员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城隍庙上香,祈求任职期间地方安宁。清代福州城隍庙的影响遍及全省“十府二州六十四县”,闽台各地皆尊福州城隍庙为祖殿,为“福建都城隍庙”。鼎盛时期,整个冶山几乎全为城隍庙之范围,冶山也因此被称做“城隍山”。百年沧桑,历经劫难,福建都城隍庙日渐式微,大量文物流失。20世纪90年代,福州城隍庙向西移位重建,规模也大为缩减。
  城市记忆 郝敏敏
  2011年7月,福州,一行人在烈日下暴走。五一广场、于山、白马路、湖滨路、西湖公园、华林寺、闽王祠、开元寺、鼓楼、东街口、文庙、三坊七巷、南门兜、乌山……如果这些地点是谜面,您能否猜出这一队伍行游其间的目的?
  韩轲轲,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是这一小分队的领队,此行是为了考察福州历史城市空间。厦门大学历史系的鲁西奇教授是随行压阵的导师,正是在他的提示和解说下,福州城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华林寺,福州古城北端的标志性建筑,即使仅余木构大殿,仍隐有唐宋之风;开元寺,福州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其位置有助于确定子城范围,尽管寺庙翻建多次,寺里几处石槽仍透露着它所经历的沧桑岁月;清真寺,紧挨南街,毗邻文庙,侧面显示福州对外交往活跃;上杭路,会馆云集,明清闽江沿岸舟来楫往的忙碌景象似乎近在眼前……
  作为小分队中土生土长的福州人,这次环城之行则呼唤起一连串的私家记忆:白马路,在20世纪90年代其实还叫“环城路”,环城路下的白马河公园又被叫做“雷锋公园”,是小学拍台照最爱使用的背景;老城中轴线八一七路,即使得名于福州解放之日(福州于1949年8月17日解放),在本地话中依然被叫做“南街”,南街上的东街口百货大楼是城市中心地标,年少最爱的一条小花裙就是在那里抢购的i外公做药材生意,20世纪中叶,得在台江中亭街回春药店和南街回春药店之间来回奔忙。南门兜以内叫“城里”,南门兜之外叫“乡下”,然而现今,亲戚们陆续都离开“城里”,迁往闽江南岸的金山新城
  原来,老城的余音一直在隐隐发声,城市变迁从未停步,只是局中人浑然未觉。
  福州?三山一水中轴线 张铮林

标签:福州 古城 前世 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