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表扬信 > 正文

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 [王阳明良知说浅论]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王阳明先生的良知说的解读,探讨其带来的两项重大意义,并就有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圣人;先验性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王阳明的良知说早已被众人研究,下面就个人所读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良知论
  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他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而到了王阳明这里,他把良知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使之成为“天理”。
  王阳明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是心的本然状态。同时又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此处的“心”,王阳明对它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欲和外物干扰的“本心”从“一块血肉”升华为“良知”,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体,它处在虚灵明觉和恒照的状态。因此,作为超越具体“身心”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体的“器”的“道”。“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无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可见良知即是道,是天道。王阳明在答欧阳崇一时讲“天理之诏明灵觉处,故即是天理,思是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然而,王阳明所谓的天理或理无非是社会封建道德的抽象,包括仁、义、礼、智、信及忠、孝、悌、友等。他说:“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名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它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又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知良知”。可见,在这里良知即是论理道德的载体。
  二、致良知
  王阳明将他的良知理论与《大学》的“致知”结合起来提出了“致良知”说。他的致良知学说包括“体认”与“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和德行的提高。“实现良知”是指人的思想与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所以人自然会有孝、悌、恻隐等“善端”。但是有了善端并不一定就能成圣人,因为虽然人人天生皆有良知,“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常人的良知通常会被私欲遮蔽,所以要将沾染在良知本体上的“尘埃”扫除涤荡,只有去除私欲的阴霾,良知之光才能照亮我们。这就是“体认良知”。同时,王阳明还提出“所谓致知格物者,至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谓天理也。至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实现良知”即把良知致于事事物物,是事事物物皆得良知之天理。这也是致良知的一部分,因为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应当是知行合一的,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应包含“致知”与“格物”两个概念。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瞥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
  以上简要介绍了王阳明良知说的理论,单从“良知”与“致良知”两方面来说,它在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三、 个个心中有仲尼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有圣人君子一说,而那时候的圣人,多以尧舜禹为典型,圣人让人崇拜向往,同时可望而不可及。至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为尧舜”的观点。他说:“圣人,人伦之至也。”要达到圣人的标准,则必须扩充“四端”。
  《孟子?公孙丑上》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可见人与非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个心即是仁、义、礼、智四端。“端”为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只有“扩而充之”才能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圣人就是把这“四端”发展到最完全的程度。而人人都有“四端”,所以,只要能扩充它们,都可为“圣人”。孟子的这一理论极大的拉近了圣人与常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在追求的路途中有了坚定的信心。但孟子并不承认人人皆可为圣人,他相信等级的差别,相信贵贱的存在。所以在他的言论里,只能说是承认部分人可为圣。
  至宋代理学,程颐、朱熹之辈亦沿袭了孟子的观点,认为圣人可成,但概率很小。王阳明的良知说则在以前的观点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认为,人人可为圣。因为良知作为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内在的圣性,是永远不会丧失的。它不会因为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而增减。良知对于人来说是先在的,只要一个人开始了生命的历程,他内在的良知就被注定。《传习录》中说到:“性吾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从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于毫末也”。由此可知,良知不仅不会因为无物欲的昏蔽而受到损失,即使一个人做好事时,也并不意味着良知会因此而增加什么。
  四、良知先验性的优越
  先前的孔孟,包括宋儒认为要达到圣人的境地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孔子提倡仁,孟子说养浩然之气,总之,要不断的学习良性的社会伦理准则,使自己的道德层次提高、出类拔萃,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圣人。在圣人的境界上,王阳明与前哲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圣人的最高境界即达到“浑然与物同体”的状态。但两者在实践的道路上有所不同,前者(王阳明观点)是私欲的去除,后者(前哲)是道德的累积。从效果上说,前者更让人接受。因为王阳明的良知论本身就具有主动性、自觉性。道德主题在信仰服膺道德良知的前提下,高度自觉的按照道德良知的要求去行动,高度自觉地接受道德良知的约束。同时良知论还有自身的优点,良知的结构本身就含有自我实现的冲动,它有一种自动的检查功能,如果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良知,便会受到良知的谴责。但后者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这是一种外在的理论,除非有人主动臣服,一般在推广普及时都是以强制性的方式灌输,让人们被动的吸取道德营养,惟有深入骨髓方可约束人的行为,否则,因行为冲突则有可能受到质疑而被推翻。
  以上简要介绍了王阳明的良知说理论,从中我们可知道王阳明所谓的良知,就是道德伦理的载体,是非判断的标准,同时还是社会的本体,是天理。而要致良知就必须去除私欲,将良知致于事事物物。王阳明的良知说对道德伦理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认为“个个心中有仲尼”,每个人都有良知,每个人都可为圣,这样就拉近了人们与圣人的距离,学习圣人,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赋予良知先验性与前哲的倡导良知方式相比有其进步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远方出版社,2004
  [2]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 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标签:良知 王阳明 说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