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材料作文 > 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主导式教学模式刍论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弱化的困难和挑战,影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实现。文章通过以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基础”课教学调查为切入点分析,认为构建问题主导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破解现存课程的实效性弱化问题,从而有效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工科院校;基础课;问题主导式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04-03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宗旨,在于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高校教育过程中,把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密切联系,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高校大学生共同的理想信念、精神支撑和行动指南,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大学生,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才能更有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进行实际调查,以此为切入点来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通过对目前面临种种问题的分析,试图构建问题主导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路径。
  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始终是我们党统揽全局、协调社会和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途径,深刻体现着党的群众观和执政能力。在我国高校,我们党始终坚定不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教育大学生,因此,我们党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2006年,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校从2006年学生开始普遍开设课的通知》,要求全国各高校必须贯彻这一指示,积极筹备,提升课堂实效性。因此,“基础”课在培养大学生有理想信仰、有道德、有法律等意识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否取得实效关系到党和政府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
  通过对我国部分理工科院校展开的“基础”课问卷调查,试图寻绎问题的本质,从而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基础。对于本次调查,总共在全国选择了6所理工科院校,既有发到地区的院校,也有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院校,分别是: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工学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问卷,回收问卷335份,其中有效问卷是330份,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基础课”的现状调研。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深刻影响了“基础”课教学有效的性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同时亦可通过“基础”课教学的调查窥知我国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在对回收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就目前理工科院校“基础”课教学问题现状而言,主要存在四个方面:1)参与性不足。在理工科院校“基础”课教学中,不少学生体现课程参与性不足,就是说,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持排斥或消极姿态,不愿意花时间或精力投入课程学习中,对于课程考试,多数学生选择只要及格就行,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教条性理解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缺乏深刻理解和领会。例如,在问卷中关于“你是否经常花时间对本课程进行阅读和理解?”的提问,学生仅仅有102人选择设定答案“只要有时间,愿意去阅读和理解”,而回答“不会”或“考试前看看”的回答高达231人。在对“本课程涉及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内容和理论对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意义”提问的回答上,我们发现207人选择回答“应该有,但是很难去运用”。我们由此研判: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参与性不足,对于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把握不足,因而不能吃透理论体系和内涵,导致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2)主体间性不足。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乃是指教师与学生的统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1],从问卷来看,师生间的“主体间性”弱化,相互缺乏互动和沟通,甚至师生间由此还产生种种矛盾,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关于“本课程教学中,你和老师的交流多吗?”提问,有243人选择“很少”或“基本没有”选项。由此研判:“基础”课程师生间缺乏主体间性,从而导致课程很难取得较好效果。3)实践性不足。课堂教学中,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脱离实践,同样也是片面的,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路径。但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基础”课堂采用理论讲授较多,而实践时间不足,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在课后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例如,问卷中,有189人针对“你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学习本课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问选择“理论太枯燥,没意思”选项。由此研判: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培强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途径,我们亟待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4)时效性不足。主要表现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着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没能及时有效把握身边时事加以论述,从而导致学生误以为本课程只要背背过了就行的思想观念,远离学生兴趣点,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如问卷中学生在回答“对基础课授课教师的印象”时167人和127人分别选择“知识面窄,上课乏味枯燥,应付差事”和“上课很热闹,但没什么实际内容”等等这样的回答,较准确地反映了这一情况,值得深思。
  基于对问卷体现问题的分析和研判,我们认为本课程实效性缺失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本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出现了问题,只有在坚守原则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方式进行变革,改变传统你讲我学、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树立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构建人本导向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才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如此,基于问题主导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其中值得思考和建构的新思路。因为这一新模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学习,还能促使教师自觉提升引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积极探索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学生乐于接受,并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
  二
  中国本土始终未能产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对此我国教育界多次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一个重要的解释是,我国教育体制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没有提升学生“立题”的能力,换言之,就是我国学生创新能力不足,或者说中国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意识不强。对此,波普尔曾经深刻指出,科学如果是一个进步的过程,那么推动这一过程的核心动力就是问题,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才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当深刻借鉴和领会问题理论之意旨,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提问、敢于创新、敢于批判、羞于跟风、耻于抄袭的精神和价值取向。
  人们对于问题的概念理解,有不同观点和认识。从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看,问题意识作为意识形式,绝非生成于虚无之中,而是一种对象性意识,一种满足自我利益的意识,“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2],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能真切理解马克思为何说思想离开利益会出丑,需要是人的本性等等话语了。换言之,正是利益需要,驱使人们去探索和创新,因而问题乃是提问者利益之所在。问题属于认知范畴,被规定为已知信息在人们头脑中构成的指向未知信息的疑问,渴望得到解答,问题意识也因此而产生。就是说,问题是给定的,它处在某种既定的语境中,是由各种条件指向而成的,因而对于问题之解答需要对问题前提和条件进行分析和破解,从而重构知识,但知识越多或丰富,问题也将越多,因此问题与知识是并驾而驱的,相互补充和依存,在对问题设置种种障碍的破解过程中,既有知识得到进一步重构和发展,这是问题破解的基本途径,因而知识有序化和丰富化越高,问题也将越多,且越有质量,从而对知识建构和重构越强。在对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提问者对知识占有的渴望是强烈的,因为这体现了他的需要和利益。因此,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问题意识,使得学生自觉去探索问题和解答方案,无疑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关于问题逻辑,它的理论基础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教育和系统科学,其核心观点是人具有不断发展的潜力,应当发挥人的自我改变的能力和欲望,通过对问题体系建构,环节相扣,进一步推动人的探索兴趣和动力。因此,问题逻辑的中心任务是揭示问与答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称问答逻辑。通过问与答共同拓展知识结构。从中西历史来看,运用问答逻辑进行教学始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答问”式教学法和《论语》中孔子的“问答”教学法。问题逻辑结构不仅使学习更有效,而且可以将教学变成发现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过程。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更是知识的广度拓展、有序提升和整体把握的基础。问题逻辑教学,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关注其有兴趣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人是价值存在物,人倾向于对任何实践活动之后果进行感知评判,从而指引自身下一步行动,那么这一感知评判实质是价值判断,就是指实际功效与行动目标是否能达到一致或超越目标,效果越偏离目标,自可言谓实效性不足,因而课堂教学实效性乃是指课堂“预期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3],因此也是课堂活动结果对于目的是否实现及二者之间的具体实现程度,从本性而言,实效性是一个价值属性问题,实践活动符合价值主体目的,则有效果,反之亦然。实效性是否实现,与价值主体内在动力、兴趣等直接相关,而问题之提出,是实效性实现之根本前提。就是说,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性,不能绝对强调教师的灌输,还要强调学生的接受,没有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课堂教学是无法取得效果的,没有任何生命力,只能生产越来越多的排斥和厌恶。因此,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学生提问,以问题主导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确保课堂展现自身魅力,为学生喜欢和欢迎。
  三
  理论要掌握和说服人,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有彻底才能掌握人,而所谓彻底就在于抓住人的根本,而需要是人的本性或根本,因而也是人一切有意义行动的出发点。需要具有多层次和发展性,基于需要把握是一切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切入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把握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关心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丰富的理论论述,其中“不愿意明白的人是不可能明白的”[4]理论论述最为鲜明,深刻揭示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有形成问题的需要,从而进行引导,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把课程建设成为学生“真听、真信、真用”的课程,根本途径只能是调动学生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满足学生成才的希望。
  在我们看来,构建问题主导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单向灌输教学模式的新发展,其取向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上,对于推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深刻意义。通过这一模式,极大解放了学生的创造力,它通过设疑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觉分析和学习,深刻理解课程本真意蕴的欲望,使得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这一教学模式扩展了教师的理论视野,通过这一主体间性模式和途径,为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提高机会,师生间关系更为融洽和谐,课堂具有生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构建问题主导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发展,更是人本时代的呼唤,实现马克思的核心价值即把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构建问题主导式教学模式,包括四个环节。第一,建立问题体系。首先根据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将教材的体系逻辑转换为教学的问题体系,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意义的、具有逻辑蕴涵的问题,围绕着本课程基本理论问题,相互规定和联结,层层推进,形成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问题逻辑体系,其中要与学生关切的热点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如“基础”课,围绕其课程宗旨和目标,使之转化为问题体系,即核心问题是“人是什么,人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由此决定如下问题即“人活得有意义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层层递进,决定“道德是什么,人为何需要道德?”以及“法律是什么,人为何需要法律?”的提问,从而构成内在有机问题体系逻辑。第二,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在问题体系建构之后,根据学生特点,根据问题层层深入,从而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当然,还需要把握学生关注的时事和实际事物,做到摆事实讲道理,才能引发学生兴趣,深入学习。第三,采集问题和解惑。教学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过程,需要把学生问题的采集、整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问题形成师生真正互动,促进教学相长。采集和整理问题的原则是必须与课程内在紧密联系和互通,且属于学生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惑过程,教师要设定问题之问域和答域,对学生问题进行与课程问题内在有机联系,有所限制和放宽,启发性强,教师还必须坚持高扬主旋律和尊重多样性、坚持价值性和注重知识性、把握宏观视野和切入微观视角等原则,使得学生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在问题中得到升华。第四,学生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动态对接。教育者应立足问题层次体系,将学生问题纳入问题体系中来理解,实现两者间对接,这样形成一个既符合教学内容又满足学生的追求和需要的,良性循环的新体系,如讲到道德问题,就要用最新广东佛山女婴受伤,路人多漠视的道德现象进行理论深度讲述,学生才能真正有兴趣去理解道德本质等理论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实质,使之能运用于社会现实生活中,成为其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3]戴焰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4.
  [4]列宁文稿: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419.

标签:政治理论 主导 构建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