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材料作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合理内核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准确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22-02
  
   至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不断受到挑战,有人认为,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才使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才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怀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不值,但是,当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之际,我们又面临着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又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怀疑,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甚至有的人认为,应该用西方文化来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用西方的发展方式来取代中国的发展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结合点,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继续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形成了驰名中外的华夏文明,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科学性,具有世界其他文化不及之处。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闻名中外,是因为其具有兼容并蓄,吸收世界其它优秀文化,整合自身文化的特点。东汉时期,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使人们开始了解东汉以外的世界文化,到了唐代特别是武则天时期,佛教文化开始在中国盛行。但印度的佛教文化不是简单的到达中国,至其传入以来,经历了中国原有的道术,玄学,而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与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有所区别,这种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文化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明朝末年,西方的基督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传入中国,经著名学者王夫之的总结和概括,使我国朴素的辩证文物主义达到顶峰。满清末年,西方进化论的出现,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使我国在历史上的一段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别国向往的“天堂”特别是在盛唐时期,和高丽,日本的来往甚是密切,这对我国加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以明清为代表的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开始出现了封闭、保守、自大的局面,而且成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但正是因为这一局面的出现,才会使今天的改革开放之路走的更加坚定和彻底。
  (二)中国传统文化求实、向上的拼搏精神
  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孟子的“无恒产则无恒心,老子的”知人者智,不知者明”。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具体表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具有向上,拼搏精神的有力佐证。求实向上的拼搏精神使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精神更成为中国人民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支柱。
  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有多少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而中华文化却能够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历史韧度使其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有了许多契合之处,这为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为二者的融合打开了大门,而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民”、“民本”等思想有着天然的趋同性,因此,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融会贯通,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一)二者关于未来社会的共通性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根据他们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在《礼记•礼运》便详细描绘出了一副理想的蓝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必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后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追求。马克思从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提出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有本质的区别,但二者的共通性即都希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未来社会。
  (二)二者关于认识来源的相同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实践的观点。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主张“于做中明行失 ”,其做就是行;明代王阳明认为:“学必须见于行,尽天下之学,无有可行而可以言学者 ”[1]主张知行合一;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也是一位重行的思想家, 他明确认为,“知必以行为功”,提出了“行可兼知,知不兼行的观点,把知统一于行,从而坚持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知行统一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归宿,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共有的实践的观点使二者再一次找到了结合点,深化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发扬和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
  (三)二者关于民本思想的相近性
  关于民本思想的学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精辟的论述。春秋战国时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的观点,民贵君轻的思想至此时出;《尚书•五子之歌》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5]强调民乃是国家的根本。汉唐以来的儒学思想借鉴历史教训,对民本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提出了民无不为本也”,“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亦载舟,水亦覆舟“[6]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民对于国家社稷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民本思想为我们今天民生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根据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促进人的解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兼容的结果。值得强调的是,马克思的民本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但二者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确是值得肯定的,即都强调从“民”或者“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积极的一面,但是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而轻科学技术,重视农业而请轻视商业以及封建社会晚期的保守与固步自封,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使得二者开始发生严厉的碰撞,曾一度出现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面。但后来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践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重要力量,使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得以胜利并不断取得新成果。“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必须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必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
  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机制
  (一)在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自然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体系,它代表了广大的无产阶级的利益,成为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是在吸收人类社会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所具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要求以之相结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地方,抛弃其不合理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
  (二)在创新传统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机制的基础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开始淡漠,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学习方式的单一性使得人们对二者了解不够深入和透切。特别是我国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事马克思主义,相反,他们虽然没有经历高等教育,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有着很好的继承。因此,扩大二者的交流和学习机制,可以让老百姓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推动二者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当下,可以使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进入新农村,进入社区,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可以让广大的媒体对二者进行有力宣传,在社会形成一种学习的愉快氛围。
  (三)在重点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的基础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中国共产党更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担当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任。当下,党应该进一步发挥其组织和领导作用,在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落实文化建设工作,督促党的各级组织,各党员把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项工程去实践,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先进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陈寒鸣.儒学论衡[EB/OL].http://www.省略/xsp/200510/461440.html.2008-04-20.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57.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11.
  [5]周秉钧注译.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51.
  [6]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德九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标签: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