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材料作文 > 正文

基坑支护工程【素砼止水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某民用建筑基坑采用素砼止水桩,通过泥浆护壁成孔以及灌注水下混凝土形成止水带,达到止水的目的,为基础的顺利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素砼基坑止水桩;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水下混凝土
  
   1 基坑止水桩工程概况
   止水桩直径φ1000?,间距750?,相邻两素砼桩之间搭接250?。总桩数共计65根。桩身灌注采用C10细石砼。
   2 泥浆护壁成孔施工要点
   2.1 护筒的埋设
   止水桩位于粉细砂的地层上,先在桩位处挖出比护筒外径大80cm-100cm的圆坑.然后在坑底填筑50cm左右厚的粘土,分层夯实,以备安设护筒.然后通过定位控制桩放样把钻孔的中心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吊放进坑内,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定在护筒的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地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的位置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护筒竖直,此后即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地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要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夯填时防止护筒偏斜.
   2.2 冲孔
   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冲钻头中心与钢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cm。
   开始冲钻时,在护筒内打浆,并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方开始冲进。钻头提升高度要适当控制,对护筒底部,应放慢速度,使底脚处有较坚固的泥皮护壁。如护筒底土质松软出现漏浆时,可提起冲钻头,向孔内倒入粘土,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稳住泥浆后继续钻进。钻至护筒底部以下1.0m后,则可按土质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土层变化,每进尺2 m或在土层变化处应捞取渣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柱状图核对。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随时填写钻进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详细交待本班钻进情况及下一班需注意的事项。
   钻孔过程中要保持孔内有1.5m-2m的水头高度,并防止扳手、管钳等金属工具或其它异物掉落孔内,损坏钻机钻头。钻进作业必须保持连续性,升降锥头时要平衡,不得碰撞护筒或孔壁。
   钻进泥浆采用的优质粘土在泥浆池内制备,泥浆池容积为8m3。并设容积为6m3的沉淀池二个,串联并用。造浆用的粘土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桩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孔的孔径、孔深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约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验记录。
   2.3 清孔
   终孔检查后,应迅速清孔,不得停歇过久,使泥浆、钻渣沉淀增多,造成清孔工作的困难甚至坍孔。清孔后应在最短时间内灌注混凝土。清孔方法:对本工程中的正循环回转钻机,清孔采用换浆法。当终孔后,停止进尺,稍提钻锥离孔底10-20厘米空转,并保持泥浆正循环,以中速压入比重为1.1~1.25的较纯泥浆,把钻孔内悬浮钻渣较多的泥浆换出。根据钻孔直径和深度,换浆时间约为4~8小时。
   3 灌注水下混凝土机具的准备
   3.1 导管
   采用Ф200的快速接头导管。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检查外,还需做拼接、过球和水压(风压)试验。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3倍。
   3.2 漏斗、溜槽、储料斗
   漏斗:储料斗和漏斗高度除应满足导管拆卸等操作需要外,并应在灌注到最后阶段时,能满足对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的需要,混凝土柱的高度,在钻孔桩桩顶低于钻孔中水面时,漏斗底口应比水面至少高出4~6米。
   储料斗:漏斗和储料斗的容量,应使首批灌注下去的混凝土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的需要。
   3.3 隔水栓、阀门
   球栓可用混凝土或木料制成,球直径可大于导管直径1~1.5厘米,灌注混凝土前将球置于漏斗颈口外,球下设一层塑料布或若干层水泥袋纸垫层,用细钢丝绳引出。当达到混凝土初存量后,迅速将球向上拨出称为拔球法,混凝土压着塑料布垫层与水隔绝的状态,排走导管内的水而至孔底。
   4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前述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5分钟,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混凝土。
   剪球、拔栓或开阀,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测探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按后述事故处理方法处理。
   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透稠凝结,而使测深不准确。灌注过程中,应注意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移到钻孔中心。
   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孔口以上有一定高度,可拆除1节和2节导管。此时,暂停灌注,先取走漏斗,重新系牢井口的导管,并挂上升降设备,然后松动导管的接头螺栓或快速接头,同时将起吊导管用的吊钩挂上待拆的导管,徐徐放在地上,然后将漏斗重新插入井口的导管内,校正好位置,继续灌注。
   拆除导管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洗干净,堆放整齐。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增加的高度,可按孔深、成孔方法、清孔方法查定,一般不宜小于0.5米,深桩不宜小于1.0米。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工地值班人员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的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合机按需要数量拌制。
   为减少以后凿除桩除的工作量,可在灌注结束后,混凝土凝结前,挖除多余的一段桩头,但应保留10~20厘米,以待随后修凿,接灌承台。
   灌注将近结束时,因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比重增大。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制作不少于1组(3块)的混凝土试决。试块应妥善保护,强度测试后,应填入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予以补救处理。
   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
   5 灌注混凝土测深和导管埋深控制
   5.1 测深: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控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注的混凝土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埋导管深度和桩顶高度。如果控测不准确,将造成沉淀过厚,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断桩事故。本工程将采用测深锤法进行测深:
   测深锤法:采用绳系重锤吊入孔内,使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上(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灌注深度。
  测深桩的测锤的重量以重一些为好,为防止测深锤接触混凝土表面后陷入太深,以平底为宜,且底面积不宜太小。一般制成圆锥形,锤底直径5厘米左右,高8~12厘米左右,锤用铁铸成,其重量视所系绳类别、测控深度和泥浆比重等而定。一般为6~9公斤。测绳用质轻、拉力强、遇水不伸缩、标有尺度之测绳如尼龙皮尺为宜。
   5.2 导管埋深控制:
   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4米较好。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1米或大于6米。少于1米时,易发生拔导管时(拔出混凝土外)事故,大于6米以上时,易发生埋管拔不出来的事故。拔管前须仔细测控混凝土面深度。用测深锤测控时,须由2人用2个测锤测控,防止误测。
   6 水下灌注混凝土质量检验
   6.1 根据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表,检查灌注情况;
   6.2 检查灌注过程中预留试块的抗压强度,每根桩留取的试块不得少于1组(3块);所作试块抗压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
   6.3 所有各桩径的混凝土浇注记录检查,认为其中某些桩的混凝土质量可疑,应以地质钻机钻通全桩取芯,检查该桩有无夹泥、断桩、混凝土质量松软。
   6.4 在质量检验中,如发现断桩或其它重大质量事故,应由施工负责人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提出处理方案。在处理过程中,应作详细记录。处理工作完毕后,再作一次检查认为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6.5 钻孔灌注桩完成后,应按各项原始记录填写施工记录汇总表.
   7 结论
   基坑素砼止水桩施工方便、效果好,经过精细组织施工达到了止水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修订、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
   [2]杨文渊、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出版社:人民教同出版社
   [3]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ZT0155-1995

标签:基坑 支护 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