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策划书 > 正文

卡通农场 [“开心农场”点燃创意农业]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1月14日,薄雾还未散去。   一连串的汽车喇叭声,打破了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的宁静。   “‘开心农场’来人了,我得招呼去。”北斗村村民李泽兰笑呵呵地出了门。
  正是借助“开心农场”,迎龙这个穷镇一下翻了身。
  
  农业突围,打造现实版“开心农场”
  
  2009年4月,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
  深夜,冷风刮过田坎,早已撂荒的土地杂草丛生,四处一片凄凉。
  “种粮不挣钱,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留下老人和妇女,好多地荒了也没人管,村民成天打麻将,吵架拌嘴更是常事。”迎龙镇党委书记舒朝斌眉头紧蹙。
  发展的压力,山一般压向迎龙镇党委、政府。“再叫农民种粮食,肯定行不通了;位置较偏,也不好引进工业项目……”舒朝斌说。正当镇党委、政府领导发愁的时候,他们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了解到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发展创意农业的经验。镇党委、政府研究后,决定由舒朝斌带队,到三圣乡考察。
  观摩现场,学习经验,研究模式……考察回来后,迎龙镇决定下大力气发展创意农业。
  创意的点子从何而来?当时,一款虚拟游戏“开心农场”正风靡网络,迎龙镇一些熟悉这一游戏的大学生“村官”突发妙想:“能否将虚拟的‘开心农场’搬到现实,打造真正的‘开心农场’?”
  这一构想让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们喜出望外。舒朝斌决定在北斗村试点,因为北斗村党委书记杨孝刚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能人,敢于创新,而且多次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舒朝斌的想法与杨孝刚不谋而合。杨孝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后,召开村民大会,动员村民将菜地以一分地1000元的价格租给城里人,土地管理则由村民负责,打造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征得村民的同意后,2010年初,北斗村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下地测量,菜地被划成很多小块。
  村民们站在田坎上,眼里涌动着期待。
  
  市民下乡,“种的不是蔬果是健康”
  
  陈高秀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嗅着。
  2010年5月2日,北斗村的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清香。
  陈高秀三岁的女儿,在田坎上蹦来蹦去,眼中满是好奇。
  “妈妈,这是什么?”
  “还没长大的莴笋。”
  “妈妈,那是什么?”
  “还没长大的黄秧白。”
  陈高秀指着一块空地说:“那块地是我们租的,我们可以种上自己喜欢的菜。”
  女儿眨巴着眼睛:“真好,我可以知道菜是怎样长出来的了。”
  为了让女儿体验农耕生活,陈高秀租下了这块地。
  “当个开心的‘城市农夫’。”2010年4月,陈高秀在小区门口撞见了“开心农场”宣传员。
  “去迎龙镇吧,让孩子找到祖祖辈辈的根。将来小孩长大了,就能体会农耕之苦,学会节俭。”宣传员一脸恳切。
  “在北斗村,花1000元租一分地,就可种下自己喜欢的蔬果,享受‘北斗锄禾’的乐趣。”
  “在苟家嘴村,交200元订金就可预定一头‘生态年猪’,享受‘苟家结庐’的乐趣。”
  “在龙顶村,步道逶迤,水果满枝,可以享受‘龙顶摘香’的乐趣。”
  …………
  陈高秀的心弦被来自迎龙镇的宣传员拨动了:“我要去‘北斗锄禾’。”
  南岸区白领刘英对饭菜很讲究,每次买菜回来,都会把菜泡上半小时:“没办法,现在的菜都是农药保出来的。”
  刘英有次去农村玩,吃了农家菜:“同样是菠菜,这个怎么这么香?”
  “自己吃的菜,没用化肥。”
  “我要是也能吃上没施农药、没用化肥的菜就好了。”刘英心里想。
  2010年4月,她在小区门口被一张宣传单击中心窝:“种的不是蔬果是健康。”
  周末,刘英开车直奔迎龙镇。
  因为渴求食品安全和体验农耕生活,“北斗锄禾”开业后,很快吸引近270户家庭、19个单位前来认种。
  改变的不仅仅是前来认种的城里人,村民们对这一崭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样感到新奇。
  村民周维元从没这样种过菜。
  “施肥、播种、杀虫和浇水,都有严格的时间和程序。”一开始,周维元很不习惯。
  几天前,他接受了镇里的专业培训。
  “上面记着蔬菜品种、种植标准、技术要领及禁用化肥、农药等要求。”周维元从兜里掏出笔记本,“不能出错,否则要受处罚。”
  舒朝斌对菜农们说:“客人租我们的地,就是希望吃上没有污染的菜,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种菜就浇肥、生虫就打药,新模式就要有新方法。”
  保证菜品质量后,舒朝斌动起了修路的念头。
  “菜地里修啥路嘛?”周维元很不解。
  “城里人想来体验农耕生活对不对?”
  “是啊?”
  “可现在菜地和菜地间都是泥路,一下雨,就成了沼泽。”
  “我知道了,会弄脏客户的鞋子和衣服。”
  于是,一条条水泥人行便道在菜地里绵延开去。
  原先不愿意拿出土地的张成厚见状也按捺不住,加入了“北斗锄禾”。
  路修好了,北斗村的“金点子”还没完:“我们可以在体验式农业的基础上顺势而为,打造观光式农业。”
  于是,“百美临门”观光长廊应运而生。
  以24节气为主题的石雕,在长廊中与蔬菜瓜果相映成趣。“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等农谚随处可见。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被“百美临门”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
  “既可以吃到安全菜,又可以体验农耕生活,还可以了解农耕文化,一举三得。”陈高秀说。
  于是,“开心农场”的客户越来越多。
  
  “四季垄耕”,创意农业风生水起
  
  2011年6月10日,市民周丽萍穿行在“开心农场”齐人高的蔬果丛中,四处探望。她在一块印有“周丽萍认种”的牌子前停了下来。
  小小地块里,有番茄、黄瓜、茄子、丝瓜、四季豆……“好家伙,共有12种。”周丽萍咧嘴笑开了。
  半年前,周丽萍在这里租了一分地。
  “我自己选的菜种,种植和管理,全权委托给村粮委专业合作社。”周丽萍说,“这里空气新鲜,我们一家人经常过来,享受采摘新鲜蔬菜的乐趣。”
  客人开心的同时,农民也很开心。
  “以一亩地计算,2009年种包谷或红苕,一年收入只有500元左右。”村民赵光合掰着指头算账,“现在租出去,每年可收租金1000元,到‘开心农场’当护理员,每月还可收入1400元。”
  “现在的生活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大家更有盼头了!”搬进新楼房,村民周维元心里美滋滋的,“大家也不打麻将了,都到‘开心农场’开心去了。”
  因为这个项目,在外打工的村民刘曾祥赶紧回到了迎龙镇,将所有土地投入到“开心农场”。
  “土地租金每年有5000元,自己和父母负责护理,每年有四万元工资,比打工的收入多了一倍。”刘曾祥呵呵直乐。
  尝到“开心农场”的甜头后,迎龙镇党委、政府不仅在全镇范围内稳步推开,而且对“开心农场”不断进行“升级”,全面发展创意农业。“开心农场”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四季垄耕”。舒朝斌介绍说,“四季垄耕”是对迎龙镇“北斗锄禾”、“清谷问耕”、“苟家结庐”、“龙顶摘香”四个片区的统称,其字面寓意为“一年四季都在土地上耕作”,体现一种都市田园农事的意境。
  自2010年7月“四季垄耕”项目启动后,“北斗锄禾”已吸引200余户城市家庭和16个单位认种生态蔬菜;“清谷问耕”吸引了区内外16家单位建立对口帮扶型蔬菜基地,发展规模达420亩;“苟家结庐”打造的市民农事体验基地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已达到50亩;“龙顶摘香”建起了3360亩的生态林和经济林,再过两年,这里将花香四溢,果香诱人。“通过发展创意农业,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4元,今年将突破万元大关。”舒朝斌开心地说。

标签:创意 农场 点燃 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