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承诺书 > 正文

【试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和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有递增之势,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的社会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不外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外部的客观条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观因素
  作者简介:陈以鸣,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攀钢党校)政教部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2-091-02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未来的发展,我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未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并制定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把这个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弄清它的社会历史根源;其次,从违法犯罪青少年生活的具体条件和周围环境影响来研究这个问题;再次,从主观因素和心理特点去进行分析。只有从各方面综合的观察分析才能真正看清问题的全貌及实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综合治理。
  (一)社会上不良环境的侵染
  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残留着旧社会的一些痕迹和丑恶现象,仍会滋生蔓延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的丑恶现象,一是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受其熏染,养成爱慕虚荣的心理,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导致他们不择手段的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加之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尔虞我诈、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极易受到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目前文化市场上,有些媒体宣传、图书报刊、音箱制品、文化娱乐场所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他有损群众精神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也对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三是现今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部分青少年学生的求学和学习兴趣,加之有些毕业生一时找不到工作,也使其感到无所事事,过剩的精力容易导向不法途径宣泄。四是社会上日益增多的诸如盗窃、抢劫、赌博、斗殴、色情等刑事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导致其犯罪的诱因之一。
  (二)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家庭的氛围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发育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对青少年有影响的诸多外部因素中,家庭影响的因素比例已占一半以上,并且在继续加大。不良家庭状况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放任型家庭。家长或忙于事业和工作,对青少年缺乏必要的家庭管束而容易受到不良诱惑;(2)粗暴型家庭。家长或是望子成龙心切,常采取“棍棒”教育方式,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是自暴自弃;(3)溺爱型家庭。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容易养成孩子唯我独尊,自高自大的畸型心理;(4)缺陷型家庭。父母或离异或早亡或一方犯罪,或沉溺于酗酒、赌博等,在孩子心灵中投下阴影或耳濡目染受到不良熏染。另外,有数据统计表明,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或其抚养人的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比例是正相关的。
  (三)学校教育的缺陷
  《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是培养和教育青少年的重要阵地。青少年知识的来源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学校发挥着重要作用。个别学校教育的缺陷、失误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个别学校过分突出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轻视德育教育,放松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政治思想工作薄弱;(2)部分学校实行的分类教育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一些学校仅以“工作好不好,毕业看高考”,对流失生、长旷生、劣迹生等放任自流,使之流入社会,沾染恶习,最终导致违法犯罪;(3)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把学生推向反面。有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所谓的差生和有错误的学生,采取歧视、厌恶、疏远、孤立他们,甚至讽刺、挖苦、侮辱其人格,使得他们自暴自弃,以致违法犯罪;(4)学校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只顾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忽视其人格的塑造,几乎没有或极少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其缺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以致做出与法相悖的事情。
  (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因素
  1.畸形的人生观是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每个违法犯罪青少年堕落的总根源都能从他们的人生观那里找到答案。也许青少年由于思想的稚嫩、社会经验的不足,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人生观,但是无论是自觉的犯罪,还是不自觉的犯罪,其人生观都在起着支配作用,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人生观具体表现有:(1)享乐至上的幸福观;(2)金钱万能的拜金观;(3)哥们义气的友谊;(4)亡命称霸的英雄观;(5)资产阶级的自由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也影响了一些缺乏历史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青少年,少数人自觉和不自觉地去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甚至搞非法组织和反动组织。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不能低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青少年侵蚀的严重性。
  2.青少年自身心智的缺陷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等生理发育特点是导致其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其精力过剩、但控制能力差,心理发育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有些青少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发育有缺陷,有心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加之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知识缺乏,道德观念混乱,对外界事物的分辨能力、控制能力较差,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世界,其表现也是因人而异的。而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青少年个体,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心理刺激下,就容易滑入违法犯罪的歧途。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打击惩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实现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要实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笔者认为应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法制教育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主要阵地,因此抓好学校教育是关键。学校不仅要对青少年进行文化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和智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学校应首先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学校要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国家发展的大事,摆到重要日程,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其中。
  (二)各级各类学校应强调素质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较强的法律意识、健康的体魄,热爱劳动的品德。创造性地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习”为主动的“我要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同时学校要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健康有益的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时间和空间,避免和减少社会不良风气的侵入。
  (三)社会联动,齐抓共管
  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是一项系统工程也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共同努力。首先,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协调。教育部门无疑承担着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教育部门要善于调动共青团、妇联、宣传、基层党政组织、政法部门等力量共同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使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将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社会形成一股合力,形成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其次,建立学校、家长联系制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应全方面地了解学生,加强与家长的相互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缩短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家长也应积极主动配合,多关心子女的在校情况,经常与老师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缩小与子女的代沟,增强彼此间的交流,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已于1999年颁布施行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前不久公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和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和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是要清理整顿文化市场,把那些渲染色情、暴力、扭曲人性等内容的书籍、音像制品清除文化市场;其次要经常检查网吧、游艺厅、KTV等娱乐场所,对带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内容的,要坚决取缔、销毁、查封;再次是整顿校园周边秩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第四是建立帮教制度,切实作好失足学生的教育挽救工作。对于学生涉足违法犯罪的,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宽严相济。
  总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紧迫和艰巨的工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在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社会各界各部门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文化、教育、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强化行为约束,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运行机制,优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屈齐.社会排斥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理论导刊.2010(9).
  [3]汪萌.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4).

标签:违法犯罪 根源 对策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