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承诺书 > 正文

[富士奇迹]富士相机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无意间,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以一种独特方式关照了现实世界:囊括包括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的《艺术家》及最佳原创剧本《午夜巴黎》,仿佛在沉默氛围中缅怀昔日欧洲;最佳外语片奖影片《一次别离》来自伊朗,电影中日常的情感反衬着中东硝烟弥漫的黄昏。
  在种种修辞性的关联中,却夹杂着一个真实的冲撞。就在奥斯卡颁奖礼前一天,柯达剧院侧墙上的显著标志被一块黑布遮盖了,电影界最受关注的盛典的场地十年来首次使用“hollywood & highland center”的名称。这意味着,伊士曼?柯达公司和好莱坞柯达剧 院所有方CIM Group之间长达20年的冠名权合同正式终结。此事引发的悲叹是全球性的,但柯达公司无暇感伤。由于年初已提出破产保护,眼下是笔划算的买卖:每年节省360万美元费用,尽管之于其67亿美元的负债规模而言杯水车薪。
  柯达,拥有131年历史,曾引领技术革新,胶片摄影时代的代名词。但在1975年,它犯下致命错误――将自行研发的全球第一个数码相机技术束之高阁。值得深思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柯达并未意识到这是个错误。数码技术诞生后一年,柯达胶卷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高达90%,相机产品也占据美国市场的85%,品牌影响力开始席卷全世界――就在1999年,公司创纪录地实现了25亿美元的高额利润,成为柯达史上最骄傲的一年。
  此后十年,数码相机迅速崛起。原为领先者的柯达这次落在了对手后面。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公司亏损达到2.22亿美元,股价在一年间缩水了90%。有趣的是,在柯达苦苦挣扎的同时,日本公司富士胶片的业绩却一路飙升。今年初,柯达向富士胶片提起诉讼,称后者侵犯了其五项专利权――这更像是陷入困境的柯达向已经战胜自己的对手发出的宣战。
  从很多层面来看,富士胶片和柯达有着同样的生长轨迹,但最终选择了不同方向。富士胶片公司原名叫富士写真胶片公司,成立于1934年。那个年代,日本经济已经起飞,其对西方产品充满幻想,在“让胶片国产化”的呼声下,富士写真胶片成为行业的标杆。公司坐落在富士山脚下,抬起头就能仰望高山,因此得名。
  当富士写真胶片不断扩大之后,与柯达的竞争就在所难免,即使这样,也没多少人能想到,有一天,强大的柯达会败在他的脚下。
  柯达更热衷于占领广袤的世界市场,而富士胶片则把自己的事业重心沉浸在日本本土,海外市场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在这个大技术、小战略的推动之下,富士胶片2011年预计收入达126亿美元,在日本经济遭受重创之际,这个成绩单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同呼吸,不共命运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柯达和富士胶片画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版图。
  1979年,柯达公司原高管拉里马克松曾写过一份报告,论述胶卷相机会向数码相机转变,他从市场认可度进行了异常清晰的分析,说服力十足。他甚至精准地推断出,到2010年,相机市场将被数码产品全盘取代。柯达若不转型,将走向湮灭。
  柯达“理论上”接受了这个说法,然后把这份预言束之高阁,和当年的数码技术一样。
  富士胶片却不同。在1980年代,他们深刻感受到数码时代的召唤,制定了三步走计划:维持胶卷行业收益、向数码相机转变,同时努力开发事业版图。
  实际上,这两家公司几乎是在同时认识到,数码产品还不能在短期内获益。这是柯达将其束之高阁的原因,也是富士胶片付诸行动的原因。
  多年后,拉里马克松回忆说:“当年,胶卷事业能从1美元销售额中获得70美分的收益,而在数码领域中,1美元收入只能获得5美分的收益。但贤明的企业家还是能果断意识到数码的强大能量,并为此付诸努力。”
  毫无疑问,柯达并未错过新技术,而是错过了时机。对一项新技术的timing把握是一个层面,从更深意义上分析,柯达虽然长期保持对技术的高额投入,但也在全球扩张中陷入对生产规模的顶礼膜拜中。毕竟,高度占据市场份 额使柯达在垄断者位置上裹足不前。不知不觉中,柯达被一种满足现状的心态所钳制。
  相比之下,富士在1984年耗费10亿美金,击败了美国本土公司柯达成为洛杉矶奥运会赞助商,耐人寻味的是,富士胶片凭借着奥运会的平台,迅速反攻日本本土市场。如同很多中国公司今天的做法一样,这场迂回战术帮助富士在日本国内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柯达行动迟缓另有缘故,日本东京大学产业学部教授藤本隆宏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在技术世界里,把产品做出来,然后销售,在此技术上进行变革,这种做法是不当的。拥抱新技术应该是另外一套逻辑,那就是利用新技术打造出完美的产品,去赢得世界的喜爱,乔布斯就是如此。”遵循传统做法,柯达公司一直期待胶卷相机的技术更新能快过数码技术的商业化。2000年,柯达公司利润率为60%,但胶卷业务利润几乎为零,柯达开始放弃大规模技术投入,转而收购其他公司。这种策略让柯达迅速走上了多元化经营模式。但也束缚了柯达革新的脚步。比如,柯达公司的员工们利用胶卷技术开发了数以千计的医学用品,但在1990年代,随着公司医药品事业走向低谷,这些技术也都成了纸上谈兵。
  富士胶片其实也追求多元化经营,却获巨大成功。区别在于,富士没有把胶片技术当成昨日黄花,而是利用技术中有长期价值的部分来开发新产品。2011年,公司从胶片技术中开发出4000多种抗酸物质,并以此为技术依托,推出自主品牌的化妆品,在欧洲获得巨大收益。另外,富士胶片能让看似陈旧的技术找到新的兴奋点。在2000年之后,公司先投入40亿美元用于光学胶片的研发,这是超薄液晶屏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让关注视角变得更加宽广。到目前为止,该产品已占据全球液晶显示器领域市场首位,对手寥寥。
  此时,朝令夕改、无所适从的文化已经伴随着柯达走过了漫长光阴。2005年,彭安东(Antonio M.Perez)成为柯达首席执行官,他力排众议,狂热地推动柯达完成从胶片时代向数码时代的转身。但因这个过程过于漫长,且盈利受到影响,改革者最终被董事会抛弃。
  锐意改革
  同一时期的富士胶片并不比柯达平静。数码和胶片的拥趸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最终的胜利者是数码技术信徒古森重隆。他上任第一天就向那些墨守陈规的人开炮:“所有对数码来袭没有做好准备的人都是缺乏责任感的人!”从2000年开始,古森重隆开始重塑富士的版图。几年时间里,这位雷厉风行的CEO果断裁减冗员、削减成本,把与数码技术相距甚远的门店、研发中心和管理层“统统歼灭”。据公司财报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公司削减的成本,这笔费用都被投入到数码技术的研发当中去了。具体来说,这次伟大的改革分为两步:第一步发生在2005年间。其时,古森重隆意识到传统胶片业日趋没落,迅速将写真事业部削减5000人,以让公司能更加灵活地适应新技术。而当时的数字也显示,公司的写真事业营业额在2000年达到顶峰后,利润逐渐递减,市场不断被挤压。
  毫无疑问,此举为富士胶片确定了新方向。次年,改革被推向高潮:公司名称从“富士写真胶片”正式更名为“富士胶片”,暗指摒弃旧的事业体制,把精力和资金转向视觉和信息文化方面。接下来,古森重隆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除了保持已有的事业领域之外,富士胶片增加了液晶显示器和化妆品研发方面的研发投入。到2010年年底,医疗事业和化妆品行业的营业收入高达26亿美元;在液晶显示器领域,富士的市场份额超过7成,遥遥领先于竞争者。
  古森重隆从不一味收缩战线,在大幅裁员的同时,他不断收购自己能触及的优质资产。
  
  上/富士胶片的数码技术信徒古森重隆,上任第一天就向那些墨守陈规的人开炮:“所有对数码来袭没有做好准备的人都是缺乏责任感的人!”
  2006年,在化学方面有领先优势的三协化学株式会社被富士胶片收入囊中;接着第一半导体研究所也被古森重隆收购,而这家公司最大的价值在于,他们为美国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影像设备,利润丰厚。
  但总体而言,“这是一次艰辛的经验。”古森感慨地说:“抛弃一些东西,而且还是曾经带给我们荣耀的东西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最终,我们获得了成功。我们不能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我们必须时刻思考如何重新构筑我们的事业!”
  在日本商界,古森重隆是个异类。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这样评价他:“像他那样,迅速采取行动,果断裁人、缩小战线,这样有魄力的企业家在日本凤毛麟角。”不过,像富士胶片这样的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他们不需要看股东脸色行事,能自主保存足够的现金过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保持了不同于美国公众化的典型日本式经营,但同时借鉴了美国公司灵活的管理模式。
  被称为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曾对笔者说,在经营层面,日本公司应该多向美国学习,但是在企业的“道”的层面,应该向东方文明里寻找答案。虽然美国人更强调开拓精神,但东方智慧里的进取思想似乎更加稳妥,因势利导的哲学能左右企业的发展方向。
  而且,在西方现代公司体制下,西方人更注重短期利益,在资本层面受制约颇多,股东们短期回报和企业长远发展难以制衡。“柯达虽然也想过进军数码行业,但相比他们涉足的其他领域,数码还很小,不会获得股东的支持。”一位前任柯达高管说。
  相形之下,日本公司的每一笔投入都无需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收益。
  从很多方面来看,柯达的战略思维一直停留在上个世纪。除却业务转型不利,它也拒绝外包,所有零部件自行开厂制造,这违背了全球化时代的制造业规则。但也正因此,商业世界应该记住柯达,它的辉煌与教训对所有以创新为己任的公司来说,是为箴言。

标签:富士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