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干饭_从奶酪回归到干饭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随时都应不忘掂量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作为食品的奶酪本土也有,作为文化的奶酪却是舶来品。一本来自大洋彼岸的小册子:《谁动了我的奶酪》,曾在中国广有市场,甚至至今可能还有市场。
  据说,生活在地宫里的一对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通过对奶酪的搬弄,能让人们获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工作、爱情、金钱、人际关系……
  看着迪斯尼动画片长大的年轻人,或许以为生活就是米老鼠上窜下跳的欢乐,就是这般奶气熏熏的滋味,而笔者的感悟是:如果说美国人善于从小小奶酪中咂摸出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的文化里,也颇不少见以口腹之物解说人生哲理的好例。自然,笔者不是说奶酪就不必进口,只是想借此映证一下常言说的人同此心和心同此理。
  比如,《奶酪》郑重告诉读者:全球第一畅销书,被许多著名大企业奉为员工的指导理念。这个举措,在中国的对应案例正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我们想,王婆为了证明瓜好,一定也公布了瓜的巨大销量以及踊跃买瓜者的数量。但王婆卖的究竟只是实物,出版商卖的却是理念;王婆还在实体经济的土地上打转,出版商已遨游到知识经济的天空。对此也可用一个中国式结论区别高下:王婆是授人以鱼,出版商是授人以渔。
  既说到鱼,难得不让人同时想到熊掌,想到孟子说的“鱼和熊掌不可以兼得”。如今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人,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好卖的不易得好评,好评的却又往往不好卖。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品位还是要赚钱的取舍问题。是鱼,还是熊掌,虽不及汉姆莱特的“是生存,还是死亡”更具震撼力,对于此类两难选择,倒也是一个恰当的旁证。
  不过,孟子老先生虽然自恃高明,其取鱼而舍熊掌的答案却不甚高明。缘故是未能两全其美。而销量号称超过两千万的《奶酪》,在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也赚到丰厚利润,可谓义利双收,比孟子高明多了。高明的出版商在中国也有高明的知音。有故事说,有人为女择婿,两个选项是:东家郎帅而贫穷,西家郎丑而殷富。征求小姐意见,回答是:嫁东家郎,吃西家饭。如此富于机变又具针对性,绝对不输给小老鼠和小矮人把玩奶酪的感悟,写入MBA教程相信也是绝无愧色的。
  或许有人说,小姐未免太痴贪,恐怕不够现实罢。我们说,即便不现实,那也精神可嘉,毕竟我们还有梦。较之只有两百多年的美国梦,中国更有历时千年的邯郸梦,即便梦里的荣华富贵全都烟消云散,还有梦外香甜的黄粱米饭等着。
  倘说但凡做梦,无论中外都未可当真,三国时曹孟德的望梅止渴,却真实完成了由心理上精神向往到生理上体力焕发的转变,与曹操同时代人的画饼充饥,则更可以说开了虚拟经济创造财富的先河。因为,如果谁要说画成的大饼不能充饥,我们如何能够承认资产的猪肉投入股市的大锅里,经注水稀释成巨大泡沫后,还能说是财富的增值?
  说到黄粱米饭,只在几年前,有人说如今粮食多了,国人见面相问“吃饭没”日渐稀少,相问“上网没”或“炒股没”成为时尚了。如今金融风暴袭来,可知吃饭任何时候都是天大的问题,中国人如此,西方人何尝不也如此。而中国人的相问吃饭,固然是民生关怀,却又何止民生关怀。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有心启用赋闲已久的老将军廉颇,派了人事干部前去考察。廉颇为了证明还能带兵打仗,拼着老命吃饭。尽管终因腹泻太频而未被重新启用,但廉颇尚能吃饭,还是被汇报到国君那里,并作美谈载入历史的。
  如果时下同样来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是真实地而不只是虚拟地教训了我们,最后笔者愿说,奶酪固然是美味,老干饭却也养人。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随时都应不忘掂量自己能吃几碗干饭。笔者自当如此,一切以卓越理念教人成功的导师,一切以绝妙创意教人发财的专家,尤其应当如此。

标签:干饭 奶酪 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