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跟曾国藩学做人 跟曾国藩学育人

时间:2019-02-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
  ――摘自《曾国藩家书》
  
  桃李满天下的曾国藩
  
  曾国藩本人虽不善带兵打仗(曾亲率大军上阵,却全军覆没,几乎跳江自尽),但他那帮连皇帝圣旨都敢不遵的湘军悍将,却只要收到他的书信,立马变得服服帖帖。
  我们还是来看看曾氏的育人成果吧,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清朝有18个行省,其中14个行省的行政长官都是曾国藩的学生或部属,他们是:李鸿章、李瀚章、杨载福、彭玉麟、曾国荃、塔齐布、沈保桢、刘铭传等。
  曾国藩的老对头左宗棠一直对曾不服气,旁人对左宗棠说:曾国藩的诗词、书法不如你,打仗更不如你,但曾氏帐下人才辈出,当总督、巡抚的有10余人,你老人家帐下除了你自己还有谁可以担当重任呢?
  心高气傲的左宗棠听后沉默不语。曾氏的育人之能,连他的冤家对头都不得不心服口服。
  笔者在学习、思考曾氏育人之道时,很想摘到曾的一些经世名言,但其大多文字都是讲述日常琐事,强调修身养德,看上去甚是平淡无奇,如本文之初所摘自《曾国藩家书》的两段文字。也许,这正是曾氏育人的独特之处吧。
  
  曾氏育人之道
  
  1 择人而教。兴办团练之初,曾国藩曾亲自招聘兵士及初级军官。招聘时,他先看手掌有无老茧,那些细皮嫩肉、油腔滑调者坚决不用。曾国藩在京城十余年,亲眼目睹了八旗子弟由于骄奢淫逸导致战斗力一塌糊涂。
  他心里非常清楚,只有带出一支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部队,才能获得胜利,这些双手长满老茧的农民,经过他两年多的调教,变成了能征惯战的湘军,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择人而教”的理念,很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现在的企业都非常强调员工培训,但事实上,培训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效。当受众的资质不满足要求、理念不一致时,再好的培训也是对牛弹琴。有一句谚语叫“不要教猪唱歌”,就是这个道理。
  2 谆谆善导。曾国藩是一位杰出的培训大师,办团练之初,对如何调教好一帮长满老茧的农民,他很是动了一番脑筋。
  当时的清朝正规部队――绿营娇生惯养、军纪极差,对百姓强抢强要,自然得不到百姓支持,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如何培训好这班农民兄弟而不至于重蹈绿营覆辙呢?他亲自填写了《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第一扎营莫偷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军士与民如一家,千万不可欺负他……”
  整篇《爱民歌》通俗易懂,没有什么深奥的大道理,都是平时行军、扎营、打仗的一些注意事项,农民兄弟一看就明白,也乐意接受。我第一次读到《爱民歌》时很震惊:原以为这么有名的湘军军歌一定会词句华丽,寓意非凡,哪知竟这样平白?毫无疑问,后来工农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正是脱胎于曾氏的《爱民歌》,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必须具备针对性、具体性及可操作性三个基本要求,否则就是无效的,曾氏的《爱民歌》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营销实战中,如果无法形成一些可执行的标准作业规范,是难以复制和推广的。可口可乐的终端拜访法则之所以盛行业内,就在于它的简单易懂,形象具体,可执行。
  3 不厌其烦,曾国藩在兴办团练时,每天的早操都要亲自训话,一些简单的军纪军规也是反复讲解,不厌其烦,直到军士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部《曾国藩家书》,没讲什么大道理,实际上是曾国藩在教儿子、兄弟、部属、学生、家人如何做人做事,无所不包:走路、写字、读书、不早婚、不坐轿、新屋落成不准写侯府或相府字样、儿媳妇及女儿每月要做多少针线活、女儿婚后不准长住娘家、老家的丫环长大了要嫁出去等等,指导得细致入微、很繁琐。
  润物细无声,通过不厌其烦的育人方法,曾国藩除了带出一大帮部属、学生成为总督、巡抚、将军外,在家教方面也无人能及,曾氏一门自曾国藩至今已有七八代人,秉承其家教,均有大才。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也认为:企业文化、团队作风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长期培育的结果。企图通过一次培训、一次训话就能改变团队作风,无疑是痴人说梦。
  许多企业的营销队伍都有早会制度,但往往因营销工作的特殊性,不是被破坏得七零八落,就是走成了形式。一支没有规范的制度的营销团队,必然没有向心力,也没有纪律,期望这样一支团队能获得胜利,那是不现实的。
  4 因材施教,曾国藩教育农民:好好打仗,打赢了就有钱,回家了可以当地主。他又教育读书人:好好打仗,打赢了就可以做官,可以光宗耀祖。
  曾国藩的“因材施教”符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我实现目标。曾国藩识别了农民和读书人的自我实现目标,并将他们的自我实现目标与湘军的团队目标结合在一起,对他们分别进行了最有效的激励教育。这样,农民和读书人这样两个素质和能力结构都完全不同的群体,却都一样愿意拼命地为曾国藩打仗。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身为营销团队的领导者,是否了解下属的需求结构?你是否根据他们的需求制定了恰当的激励措施?如果这些你都没有做到,你怎么能奢望你的部下能为你奋战呢?
  5 以身作则,榜样教育。曾国藩认为“天下唯有恒字是第一美德”,他本人就是恒的榜样,写日记坚持了几十年,直到断气那天还写有日记。
  曾国藩教人要勤奋,认为“即令世运艰屯,而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败”。他本人就是勤奋的榜样,每天除了处理繁杂的公务,要写日记,还要至少读十页史书,平均两天一封书信,利用战争余暇还写出多本学术著作。
  曾国藩教人要俭朴,认为“士农工商,勤苦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他本人也是俭朴的榜样,他当总督后还穿粗布衣,吃饭每餐不重荤,最多四个菜,读书用的竹书箱也一直用到总督府。
  曾国藩身边的部属、学生,幕僚耳濡目染后,自然有样学样。曾国藩所处的晚清是一个政治黑暗,军队腐败、社会风气很差的一个时代。通过他的言传身教,三、四十年间官场及民间一改颓靡的风气,居然形成了中兴之像,所以,有史家说曾国藩使晚清延长了六十年寿命。
  今时之企业家中,也有不少仿效曾氏的“以身作则”,如蒙牛之牛根生,娃哈哈之宗庆后。只可惜宗庆后先生有曾氏之勤奋,却私德有亏,难望曾氏之项背。我们一些营销管理者,习惯了特权思想,习惯了严于待人,宽以律己,这样的管理者所带领的队伍,是没有战斗力的。
  要做到以身作则,道理非常简单,但要做到而且坚持一生,却是极大的难事。因为一个人最大的困难,永远是来源于对自己的否定和突破。

标签:育人 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