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二作文 > 正文

巧用地被植物提升园林景观艺术效果_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图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试从地被植物的种类和景观中与其它植物的搭配方面进行探讨,已发挥地被植物本身的艺术效果,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品味。
   【关键字】地被植物;种类;搭配;艺术效果
  
   1 引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我国园林逐渐由注重建筑造景发展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新型园林。而西方草坪文化文化的渗入,像一阵清新的风为我国园林绿化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但天津这一严重缺水的地区,用大量的水养活小草,得不偿失但在,于是适用于北方生长的地被植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地被植物与草坪一样,都因其独特的空间性和开阔性而在现代园林绿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园林绿化布局中。它不仅可独立成景,而且还可以将园林中不同色彩的植物、山石、水面、建筑等多个要素统一于以其为底色的园林景观之中,组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空间景观,使园林更具艺术效果。
   近年来,地被植物的应用逐年扩大,许多大中城市都把铺设开阔、平坦、美观的地被植物纳入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之内,在辟建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中心广场绿地,建立纪念碑、喷泉、雕塑时、都把布置地被植物作为主要手段来衬托主景。在现代化建筑的周围,一般以地被植物为主景,将乔、灌、花搭配其间,来加深地被植物主景的气氛。文化休息公园搭配大面积的地被植物。在人口集中的现代化城市和大工业区里,一般都规划建立面积较大的文化休息公园,作为居住在高层建筑里的居民早、晚或节日休息、活动的场所。
   街心广场和喷泉种草。以地被植物为主景,花坛为衬托,既美化了市容,又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作用。城市立交桥种草,不仅减轻了人们在高大建筑物前的空间压迫感,而且由于绿树、花坛夹种在地被植物主景之中,相互辉映,丰富了空间色彩与层次。
   2 被植物的种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替代草坪的地被植物。
   天竺葵,多年生草本花卉,伞形花序,花色鲜艳,萌芽力强。株丛半球形,圆形叶片密生绒毛,有特殊气味。其中马蹄纹天竺葵,叶上有马蹄形暗紫色的环纹,是美丽的观叶植物。生长适应性强,喜光,喜肥,不耐涝,较耐旱,病虫害少。天竺葵扦插极易生根,全年均可扦插繁殖。
   麦冬草,又名沿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线状或披针形,近纸质,叶色翠绿幽雅。疏总状花序,花色淡紫。浆果球形,成熟时深绿色或蓝黑色。喜温暖、湿润环境,抗旱,抗寒,较耐阴,生长期长,休眠期短。麦冬属中的许多种都适宜作林下地被植物。
   紫叶草,别名紫鸭跖草,株高约20厘米~30厘米,叶紫红色,披针形,质脆,被有细绒毛。茎紫褐色,有匍匐性。春夏能开花,花色桃红。紫叶草耐旱又耐湿,对光适应性强,在强光下或荫蔽处均能生长,光强时叶色紫红,光弱时叶色转褐绿。紫叶草适合丛植、列植和装点花坛,也可作地被覆盖或吊盆栽培。
   常春藤,又名中华常春藤,藤本植物,具有较长的匍匐茎,有气生根,嫩茎铁锈色、着生鳞片。叶片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喜温暖气候条件,最喜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常春藤比较耐阴,可片植于林下,藤条枝叶交错纠缠,能形成浓密厚实的遮地植被,亦可点缀覆盖假山、护坡,观赏效果良好。
   爬墙虎,又名地锦,为落叶木质藤本。茎较长有卷须,卷须顶端生有吸盘。爬山虎喜光,耐阴,耐寒,耐热,耐贫瘠,耐干旱,抗逆性极强,栽培管理较为粗放。其生长迅速,覆盖面积大,秋季叶红果黑,十分耐看,既可广植于楼旁、林下,亦可覆盖墙面、坡石,是广泛种植的立体绿化植物品种。
   沙地柏,亦称地王柏,为柏科圆柏属匍匐状灌木,幼时常为刺叶,交叉多生,壮龄时为鳞叶,无直立干。沙地柏喜冷凉、干旱的气候,耐瘠薄土壤,且喜光、耐阴、耐寒、抗污染。其植株匍匐生长,抗风能力强,易生不定根,沙埋后能较快长出新根继续生长,是园林绿化中理想的固沙护坡地被植物。3.地被植物的植物搭配
   3 地被植物的主景植物搭配
   园林中的主要地被植物,尤其是人工地被植物一般都有主景。具有特色的孤赏树或树丛常作为地被植物的主景搭配其中。
   3.1 孤赏树作为主景
   地被植物的主景树多搭配在地被植物的显著位置。在地形起伏的地被植物上,主景树常搭配在地势的最高处。孤赏树附近应避免有与之体量相似、颜色相近的树而造成主景不够突出。
   3.2 树丛作为主景
   有些树种,如水杉、圆柏等,单株观赏时树体较为单薄、俏丽、孤植作主景体量欠丰满,而丛植更能充分体现其观赏特性,可用自然搭配的树丛作为主景。为了防止主景杂乱无章,主景树丛一般只选择一个树种,几株丛植、各株间距要有所不同,体量也必须有一定的差异。这样,树丛就会疏密有致,统一而不呆板。
   4 地被植物的其他植物搭配
   为了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丰富植物景观,同时也给游人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游览环境,较大面积的地被植物上,除了主景树以外,还有许多空间是以树丛(树林)的形式搭配的。树丛的大小、位置、树种及其搭配方式,要根据地被植物的面积、地形、立意和功能而定。
   4.1 成林式树丛的搭配
   由于城市绿地面积的限制,园林中的地被植物面积多数不能满足游人娱乐、休息的需要。那么,要在面积相对较小的地被植物上创造广阔的大自然的意境,让游人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进而充分享受游园的乐趣,必须在特殊地形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树种,各树种之间的搭配要体现艺术性。
   在地形起伏的人工地被植物上自由种植一片单一的、高大的树种,可以增强树丛的气氛,创造大自然的意境。树种宜选择高耸干直的大乔木,一般只用一二个树种,7-8株,自由散植。要尽量借助周围的自然地形,如山坡、溪流等,营造山林草地的意境。
   4.2 地被植物空间隔离树丛的搭配
   结构紧密的树丛,一般能起到隔离的作用,人们常用它们划分地被植物空间。隔离树丛的树种,常选用分枝点低的常绿乔木或枝叶发达、浓密,枝条开展度小的灌木类。在地被植物与灌木间,由观花地被植物作为过渡,灌木的后面为不同高度的树丛,树种以大乔木为主,如合欢、无患子等,也可搭配一些小乔木,如罗汉松、鸡爪槭等。为了保持两个或多个空间的联系,使功能不同的空间统一于以地被植物为底色的环境中,此时的隔离树丛必须给游人留出透景线,可以搭配疏散栽植的高干乔木,!低矮的灌木或草花。为了绝对隔离或隐蔽的需要,此时需要搭配结构紧密的隔离树丛,将地被植物与小路完全分隔并遮挡住视线,产生一种“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4.3 地被植物背景树丛的搭配
   地被植物上设置的花坛、花丛、孤立树、主景树丛以及建筑物等,都需要有背景树丛陪衬。在地被植物背景树的选择上,应注意:树种尽量单纯,如选不同的树种,则要求不同树种的树冠形状、高度及风格大体趋于一致;结构紧密,要求背景树形成完整的绿面,以衬托前景,背景树呈带状搭配时,其株距间隔宜略小,或采用双行交叉种植高干前景树宜选择常绿树种,分枝点宜略低,绿色度深或对比强烈,树冠要求浓密,枝叶繁茂,开花不明显的乔灌木,如珊瑚树、雪松、广玉兰、垂柳等。红枫的红叶、银杏秋天的黄叶等,都能给地被植物锦上添花。
   4.4 地被植物庇荫树的搭配
  为了让地被植物在夏季炎热天气能容纳较多的游人纳凉休息,应在草地上适当种植庇荫树。庇荫树一般要求树冠大,枝叶浓密,病虫害少。由于树形与庇荫效果关系较大,因此对庇荫树的树形也有一定的要求:伞形、圆球形的树冠庇荫效果较好;圆柱形、圆锥形树冠只可利用侧方庇荫,一般少用作庇荫树。在华中、华南地区常选用悬铃木、香樟、七叶树、榕树等,在华北地区常选用槐树、杨树、垂柳等。
   从庇荫树的搭配看,孤立的大庇荫树适宜设置于周围比较空旷的地方。在其庇荫的范围之内,最好少搭配灌木与草花,!以避免减少庇荫的面积。为了增加庇荫面积或地被植物面积较大时,可使用庇荫树丛的组合来搭配。庇荫树丛除了注意自然散植以避免形式呆板之外,还要注意树丛的朝向,尤其要注意防止西晒,因此,在搭配上一般取南北长、东西短,这样才能达到最大庇荫面积,起到最佳的庇荫效果。
   4.5 地被植物边缘植物的搭配
   地被植物边缘的处理,不仅是地被植物的界线标志,同时也是一种装饰。人工地被植物由于其边缘是自然曲折的,其边缘的乔木、灌木或草花也应该是人工搭配的,既要曲折有致,又要疏密相间,高低错落。地被植物最好与路面自然相接,避免使用水泥镶边或用金属栅栏等把地被植物与路面截然分开。地被植物的边缘较通直时,可在离边缘不等距离处点缀山石或利用植物组成曲折的林冠线,使边缘富于变化,避免平直与呆板。
   5 结束语
   地被植物植物的搭配艺术不仅体现了地被植物的各种功能的配合,也能发挥地被植物本身的艺术效果,若搭配得当,会更加丰富地被植物植物的造景美,提升人们的文化品味。
   参考文献:
   [1]李福寿几种地被植物替代草坪以改变地被模式初探 [J] 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S1期
   [2]赵世伟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J] 中国城市出版社

标签:巧用 园林景观 植物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