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文书 > 正文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 [我国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及其采取的实现模式,必须以其所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正确判断为逻辑起点。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构建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并以此对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同时,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非均衡性、整体偏低性、梯度演变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实现模式不能“一刀切”,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情”和“农情”,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2)02-0069-06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模式,必须以其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正确判断为逻辑起点。构建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我国内地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确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发现各地区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因素,对于各地区制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选择正确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建立了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整个体系分为综合指标、主体指标、群体指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综合指标,代表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以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表示。第二层次是主体指标,代表农业现代化各主要方面的水平,主要指标共4项,分别是农业生产投入条件指标、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指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和农业资源环境条件指标。第三层次是群体指标,反映各主体指标的基本内容,共有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21项具体指标。(见图1)
  (二)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综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点,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首先,相对于综合指标,构造出主体指标的比较判别矩阵;相对于主体指标,构造出群体指标的比较判别矩阵。其次,对判别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各主体指标和群体指标的权重。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最优状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避免使用标准值法或六级分段赋值法由于需要事先确定标准值,可能带来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以各个指标中的最优状态数值为标准,体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性、相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使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首先,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地区群体指标的数值。其次,找出最优状态数值。正指标的最大值即最优状态数值,逆指标的最小值为最优状态数值。最后,假定各指标最优状态数值系数为1,算出各地区群体指标相对于最优指标的百分比系数。正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为aki=Aki/maxAki。其中,aki为群体指标的标准化值,Aki为群体指标数值,maxAki为该群体指标的最大值。逆指标先用(100%-Aki),再按以上算式处理。数据标准化后,aki全部满足0≤aki≤1,消除了量纲差异,从而得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标准数据排列矩阵。
  
  (四)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置及指标层次分析,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其计算公式为Z=∑WjYj。其中,z为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阶段的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综合指数的大小与现代化水平正相关。Wj表示各主体指标的权重,Yj表示各主体指标的数值。根据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以确定各群体指标的权重,各群体指标的原始数值经过标准处理后,可以分层加权计算主体指标的数值,最后计算得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综合评价指数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的数值介于0~100之间。
  (五)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可将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及发达阶段。其综合指标分值范围分别0~30分、30~50分、50~70分、70~90分、90分以上。
  二、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测评的状况
  本文主要以《中国统计年鉴》(1979~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79~2010年)、《中国农业年鉴》(1979~2010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年鉴的数据作为评价的基础数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测度,迫切需要十分广泛的经过检验的与现代化相关的数据,但现有的数据和经济分析在数量上存在漏缺。这不仅与现代化进程包括统计制度现代化等密切相关,而且有的数据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公布,因而无法收集,即便已有的数据,各种不同版本的年鉴之间,亦存在一定的出入。鉴于此,本文根据目前公开出版的年鉴等资料收集了能够量化的指标数据,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测评。鉴于农业现代化长时段测评的需要,对于部分指标缺失的原始数据,我们参照前后年份或相关地区的情况对这部分数据进行补充和修复。
  (一)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
  根据评价模型的设计,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层加权计算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主体指标指数。
  1.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持续上升趋势。整体看,我国自1978年以来,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2),虽然在部分年份略有波动,但没有影响上升的基本面。
  
  由图2可以看出,1986年以前,我国整体上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现代化因素进入农业系统较少;1987年以后,我国整体上进入农业现代化的起点阶段,现代化因素对农业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稳步上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增速明显;2009年,我国整体上步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现代物质投入和产出水平己经较高,农业现代化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但农业系统内部以及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尚不协调。
  2.各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由于我国东北三省都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按照本文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区划,测评得出1978~2009年全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变化状况如图3所示。
  东部地区1978~1982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83~2004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2005年以来步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中部地区1978~1986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87~2009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即将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西部地区1978~1993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94~2009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距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尚有差距。东北 地区1978年即已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但直至2008年才迈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
  限于篇幅,我们选取1978、1985、1993、2001和2009年各地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以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看,各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显著,北京、上海等地一直位居前列,而西藏、贵州等地则位于末位,且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的绝对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如,1978年,北京和西藏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绝对差距为19.65;1985年绝对差距上升为25.19;1993年绝对差距攀升为34.82;2001年,绝对差距略有下降,为32.41;2009年,绝对差距又进一步扩大为46.83。(见表1)
  
  
  根据表1年份截面数据,排名比较稳定的地区有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排名呈现上升趋势的地区有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地;排名呈现下降趋势的地区有山西、黑龙江、湖北、陕西、新疆等地;排名略有波动的地区有辽宁、吉林、湖南、四川等地。这个排名的变化显示,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出发,选择合理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后发地区可以获得发展优势,反之亦然。
  (二)农业现代化主体指标
  1.农业生产投入指数。在农业生产投入条件方面,各地区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1991年和2001年左右均出现一定的波动。东部地区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投入指数为46.88,比中部地区的29.10高17.78,比西部地区的28.37高18.51,比东北地区的32.34高14.54。
  2.农业综合产出水平指数。在农业综合产出水平方面,除东北地区在1991年左右出现一次较大波动外,各地区均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东北地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相比,也有较明显的优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综合产出指数为60.53,比中部地区的37.62高22.91,比西部地区的33.66高26.87,比东北地区的52.72高7.81。
  3.农村社会发展指数。在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各地区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东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1978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起点大体相当,但在1986年后,差距逐渐明显。东北地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起点较高,在2000年前仍然优于东部地区,进入新世纪后,东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北地区,并取得明显优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村社会发展指数为71.90,比中部地区的60.42高11.47,比西部地区的54.05高17.85,比东北地区的65.02高6.87。
  4.农业资源环境指数。在农业资源环境方面,各地区均在波动中缓慢上升,但总体上升趋势不太明显。东北地区相对其他区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2009年,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环境指数为54.66,比东部地区的46.70高7.96,比中部地区的52.06高2.59,比西部地区的43.18高11.48。
  (三)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
  从表2看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52.07,总体上已迈入较低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根据2009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以将我国内地划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第二类地区依次为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山东、广东、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第三类地区依次为湖南、新疆、河南、四川、山西、宁夏、海南、湖北、陕西、广西、安徽、青海、重庆、云南、甘肃、贵州、西藏,仍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起点阶段。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构建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并对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得到具有较高信度的结论。分析表明,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同时,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非均衡性、整体偏低性、梯度演变性和动态性。首先,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北京、上海等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各地区差异较大,具体反映在各个群体指标的差异上。其次,处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和初步实现阶段的地区,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指数仍然偏低,并存在明显的短板,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再次,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为明显地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梯度提高趋势。
  (二)政策建议
  总体看,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要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需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区情”和“农情”,采取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与实现模式。处于基本实现阶段的地区,应发挥优势和示范作用,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改善,率先进入发达阶段;处于初步实现阶段的地区,已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应自寻差距和短板,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产出能力,分步骤梯次推进;处于起点阶段的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速度。
  (责任编辑:李琪)

标签:测评 我国农业 构建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