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英语 > 正文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成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注意多样性]

时间:2019-02-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注意多样性 ? 当今社会,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就是养老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居家养老仍然是主要方式,但这一传统养老方式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在城市,80年代后出生的人口独生子女居多,一对青壮年夫妻可能要同时赡养4个甚至更多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作、生活、事业竞争等各方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扶养能力受限,城市空巢老人将急剧增多;
在农村,随着外出务工青壮年不断增多,空巢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量老年人盼望进入福利院或敬老院过集体生活与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发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对于缓解这一社会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一)对老龄化形势认识不足,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普遍缺乏认识,对老龄化将给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估计不足,中长期发展规划滞后、政府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人员队伍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养老服务覆盖面狭窄,社会化程度低。现有养老机构以政府创办的福利性质养老院为主,其服务对象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为主,如农村“五保”老人、城镇“三无”老人和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业的情况极少,养老服务覆盖面狭窄。

(三)养老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需重度护理床位偏少。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入住人员较杂,健康老人与不能自理老人、智力正常老人与痴呆老人混合居住,不利于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管理。

(四)养老服务队伍薄弱,专业化水平欠缺。养老服务机构普遍缺乏专业护理人员,服务人员主要是年龄偏大的当地农民,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只能提供生活照料等一些基本服务,很难提供有针对性、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三、意见建议 (一)推进社区“走读式”养老。充分利用社区有固定办公和活动场所、具备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掌握一定的社会管理服务资源等优势,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内有自己居住场所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紧急援助等服务,发展社区“走读式”养老。

(二)发展城市“公寓式”养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制定出台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建设用地、融资贷款、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老年公寓建设,为经济条件允许的老人提供全天候服务,发展城市“公寓式”养老。

(三)探索城郊“田园式”养老。近几年,随着乡村游的快速升温,大量“农家乐”庭院建成营业,但部分农家乐由于各种原因,客源不断减少或只在周末才有游客光顾,造成资源闲置。可选择、支持一部分具备食宿条件、交通便利的“农家乐”开办养老机构,为经济条件较好、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发展“农家乐式”养老。

(四)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文化活动室、创安室等集体用房,按照“自愿加入,自我管理,互帮互助,自我服务,集中生活,分散居住 ”的原则,组织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共同打理一日三餐、开展文体活动、相互援助解决生活困难,发展“互助式”养老。同时,民政部门在政策范围内给予适当补助并加强日常管理,基层卫生部门定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五)强化农村“保障式”养老。加强基层敬老院硬件基础建设和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资金监管,切实提高敬老院供养能力,确保农村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的老人应入尽入、老有所养,打牢基层“保障式”养老基础。

本文来自https://www.zaidian.com/

标签:社会化 多样性 应注意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注意多样性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新型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