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三周记 > 正文

文化失衡对翻译的影响 陈丹青文化的失衡

时间:2019-03-0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文化的世界一体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入手,分析探索了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文化失衡文化多样性翻译归化异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不可避免,也促进了文化的世界一体化。文化的世界一体化使得文化的异质色彩逐渐淡化,这与翻译的目的是相背的。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本国读者通过本国文字了解他国文化,充分反映出他国文化的色彩。鲁迅先生曾指出:“宁信而不顺”,这就是说翻译必须带有异国情调。因而译文要在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在多数情况下符合语法规范,这样才能为译文读者理解,从而达到译者的翻译目的。
  
  一、跨文化交际中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当今世界每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语言的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讲,宣告了这个民族文明的终结。任何一个维护民族文化的国家都不会任凭自己的语言被其他语言所取代。面对外来语言的入侵,使用该语言的人们必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本民族语言的地位。对于世界来说,经济可以全球化,货币也可以一体化,而文化则要鼓励多元化。一种文化的消失,将会带来一系列极其消极的后果。
  一门语言反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我们听凭语言的单一化,那将导致一种新型的特权群体,即“话语”的特权群体的出现,因而维护语言的多元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个基本条件。
  
  二、文化失衡对翻译作品选材的影响
  
  在任何形式的文化交流中,各文化之间由于经济地位方面的不平等,必然使得处于经济稍强地位的文化(我们在此称之为强势文化)在这一交流过程中逐渐取得优势,而处于经济稍弱地位的文化(我们在此称之为弱势文化)则往往有失去自身特色、被强势文化所同化的危险。例如,“culture”一词,根据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的意思,是“a cultivated piece of land”,而在汉语中,“文”、“化”两个字和英语中的这个意思是不一样的,它强调的是通过学习文学来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而现实生活中,汉语中的“文化”的大部分意思,已经被英语中的“culture”所占据。英语中本来指的是一片土地,后来,延伸成在这片土地上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加以延伸,就慢慢演变成今天的、名目繁多的所谓“文化”。而我们汉语中本来的“文、文字、文学和教化”的意思反而被抹去了,处于弱势文化地位的汉语“文化”一词的词意被处于强势文化地位的英语“culture”一词的词意同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在我们周围四处泛滥的文化一词内涵和外延,已经被英语所占据,这是我们汉语的悲哀。
  在翻译这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中,各文化之间的流动量从来就不是平衡的,有时还相当悬殊。这一点在翻译作品选材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处于强势文化中的人们往往存在文化上的“沙文主义”思想,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往往比较自信,因而看不起处于弱势的文化;处于强势文化地位的人们一般都不大注意翻译处于弱势文化的作品,尽管其中也不无值得借鉴或学习之处。以英美文化为例,由于其经济地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美社会在翻译外来文本时,往往刻意抹杀存在于外来文本里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设法同化外来文本,将其作品翻译得符合英美文化的价值观,使得译文本土化,明白易懂。但是这样的“归化法”往往来自维护文化稳定性的需要,而并不能促进本民族自身文化的发展;英美文化作品在别的文化中被广为翻译、传播,而在英美国内翻译别国的文本相对来说则显得很少。在中国,我们也是多翻译西方及日本的文本,对于其他相对弱势文化的文本则很少翻译,尽管有的弱势文化的作品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韩子满,2000)
  所以我们说:翻译在为读者提供消遣的同时,还负有丰富发展本国语言及文学的重任,因此就需要从所翻译的作品中吸取一定的养分;若是社会文化心理鄙视某一文化,自然就不会将这个文化里的文本视作养分的来源,这个文化的文本也就极少有可能进入强势文化译者的视野。由此可见,翻译往往选取强势文化的作品,而且可能是影响力最强的文化的作品;在具体的两种语言文本的对译中,强势和弱势文化在文本选材上的不平衡表现得更加明显。
  
  三、在文化失衡下应该坚持的翻译策略
  
  “翻译的目的应是向译语的读者译介异域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观念,同时使译语社会的文化和知识系统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推进社会的进步。”(胡卫平,2001)采用异化策略可以使本国读者通过本国文字了解他国文化,因此在翻译中对比译文与译语,按照译语的行文表达习惯来衡量译文,检查译文是否有异于译语的习惯表达法,有利于达到翻译的目的。在翻译中,异化法应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孙致礼先生曾在2002年第一期的《中国翻译》中指出:“异化大致相当于直译,归化大致相当于意译”。(孙致礼,2002)按照韦努蒂的说法,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因而把历史上的直译和意译笼统地视为异化和归化――确切地说,只能算是“狭义”的异化和归化。(孙致礼,2003)
  “归化”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中原文与译文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原文的语言及文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消失,而译文和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化非常接近。“异化”翻译策略主张尽力保持原文的特点,与目的语及其文化保持距离。使用这种策略的译文把源语文化成分以近乎原貌的形式转换成目的语形式,这样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也可以达到翻译的目的。
  异化翻译法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增加译语读者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异化翻译法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各种语言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强势文化由于处于优势地位,往往会轻视弱势文化,因而在文本翻译时经常选择归化策略,抵制异化策略。例如,西方的“sofa”、“coffee”等词是中国原来没有的,它们都被使用异化策略译为“沙发”、“咖啡”;中国的“饺子”、“功夫”也是西方所没有的,“jiaozi”、“kongfu”也进入了西方世界。这样的翻译策略使得新鲜事物在异域文化当中得以传播,丰富了这些民族的自身文化。在全球化的时代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翻译在文化中的作用。
  
  四、文化失衡下的翻译问题
  
  在各种语言中,文化的异质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具有不同的内涵。比方说起“封建制度(feudal)”一词,在中国人们立马可以想到“封建集权制”、“封建专制”,而在西方“封建制度”则代表着“庄园制”、“分权制”。这两种不同的内涵源自东西方王权在各自国内所处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帝王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因而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说。而在英国的封建制度下,各庄园主各自分而治之,各庄园主都有对自己庄园的绝对统治权,他们不必听从国王的命令,英国国王的权力要受到议会的制约。因而将西方的“封建制度(feudal)”绝对地译为汉语的“封建专制”是不符合其在英语中的本意的,而将汉语的“封建专制”等词译为英文的“封建制度(feudal)”也是与汉语的本意不相符的。在翻译这一类词语时,译者应该遵循异化翻译策略,并在必要时加以注释。
  
  五、结束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充分重视各种文化,不能坚持文化一体化或将各种文化分成强势文化、弱势文化,而应该对各种文化一视同仁。为了使出本国读者通过本国文字了解他国文化,充分反映出他国文化的色彩,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促进文化的交流,译者在进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异化翻译策略。

标签:失衡 翻译 影响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