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周记 > 正文

“哥本哈根”依然值得期待:哥本哈根机场值得买啥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以及化石能源枯竭,特别是“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的日益临近,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推进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目标的国际间清洁能源互动合作,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然而,尽管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开幕的时间已屈指可数,但诸多国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依然没有“做好准备”,令“哥本哈根”前途依然渺茫。但“哥本哈根”依然充满期待。
  
  “巴塞罗那”“劳而无功”
  
  早在2007年12月“巴厘岛路线图”形成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在今年12月份全球要达成一个“后《京都议定书》”的协议。如今距离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开幕的时间已屈指可数,气候变化的“威胁者”和气候变化“怀疑者”之间的“争吵”却更趋白热化,各国在这场与地球索取与被索取的“战斗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1月2日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巴塞罗那会议遭到非洲国家集团的联合抵制。来自55个非洲国家的谈判代表取消会议计划、集体离开非洲国家集团会议会场,并宣布联合抗议发达国家在大幅度减排目标承诺上停滞不前。而包括英国气候变化和能源部长埃德?米利班德、欧盟首席谈判代表麦兹格在内的欧洲高级官员4日先后表示,他们放弃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的任何希望。巴塞罗那会议终在一片“看空”氛围中结束。在气候变化谈判历史上,此次抵制行动将会给哥本哈根协议带来连锁反应。
  就在非洲国家发起抵制的同时,大西洋的另一端也在组织一场抵制运动。美国参议院中的保守派宣称不参加对《清洁能源工作与美国电力法案》的审议。此法案是参议院气候变化立法,需要通过参议院六个委员会的通过,才能提交全院表决。美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乔纳森?博辛在11月2日的记者会上重申了美国立场:如果美国国内气候立法没有得到通过,美国是不会在国际社会上做出减排承诺的。
  
  中美斡旋寄托厚望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立场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今年哥本哈根会议的进展。中美无疑是本次会议中的两大主角。尽管在气候变化立场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一年来,在各自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对抗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考验的同时,中美两国在能源及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沟通与磋商并不少。
  去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10年合作框架》;今年6月,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抵京;7月,美国能源部长和商务部长联袂访华;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大会与21国首脑峰会;11月中旬奥巴马总统将正式访华,可以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两国沟通的渠道是畅通的。特别是奥巴马总统的即将正式访华,已被国际舆论界普遍认为是哥本哈根大会前两个重要国家的最后沟通。因为他们各自要向自己的国民报告他们所要讨论的内容、双方将要进行的合作以及对方在这一方面所将要进行的承诺。
  事实上,达成哥本哈根协议的最大困难,就是美国至今拿不出令人满意的减排承诺。这从美国国内的政治气候中很容易看到。如果美国想摆脱对于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并加入国际社会制止气候灾难的行动中,奥巴马必须提出符合气候科学的承诺,而非屈从于政治上的权宜之计。
  
  “环保先锋”仍需努力
  
  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10月30日在布鲁塞尔落下帷幕。在本次欧盟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就气候变化资金援助问题达成妥协,同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努力,在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50亿至70亿欧元的资金援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就此向国际社会发出明确信息,即发达国家应当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为其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
  然而,欧盟领导人虽就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一致意见,但却未能就欧盟的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具体数额和出资方式确定具体方案,这主要是因为以波兰为首的9个东欧国家反对在确定每个成员国资金援助数额之前就确定欧盟总的援助资金数额。另外,德国也坚决反对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确定气候变化资金援助的具体数额。
  欧盟立场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0%,如果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承诺减排指标,欧盟可以将减排力度扩大到30%。但是欧盟在实质性减排、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是说得多,做得少。对于欧盟来说,《京都议定书》时它是领导者,在哥本哈根中它也想继续成为领导者,但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不太容易。因此,在今年12月召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前,欧盟仍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主要国家“准备不足”
  
  在多年之前,人们对哥本哈根大会最初的期待,就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全球能达成一个统一的目标。现在看来,还有很多国家都没有对此“做好准备”。包括中美两国在内,可能都没有“做好准备”满足多方的期望。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难堪的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大家都觉得这台戏有主角和次角之分,主角就是G20国家。非洲国家应该属于配角,主角就是要帮它们的忙,这是一种主流化思考。第二,大家都要当主角,也就是说非洲也认为自己应该是主角。非洲国家认为自己受害最深,最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以及各国来此建高污染的工厂,这时候应该是世界补偿他们的时候。
  从另一个角度看,哥本哈根会议已经取得了成功,因为各个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对于一年之前,已经走得很远了。比如说美国在气候变化上的立场已经有了180度的大转变,这是个大的突破。它实际上是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最大进展。
  同时,日本新政府做出了在碳减排方面的更大承诺,这也非常关键。此外,还有一些快速发展的国家,如韩国、南非、墨西哥,也做出了承诺。问题在于最终的标准是设立在什么水平之上?我们在“哥本哈根”之后要采取什么举动?我们的努力不应在“哥本哈根”之后停止,因为气候变化问题不会在12月份以后消失。
  
  气候变化的应对原则
  
  尽管在过去近两年的谈判中,国际社会在全球气候变化一些具体问题中达成了一些协议。但哥本哈根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需要各国首脑、政策决策者们制定出严格的时间表。单从气候组织来看,大家没有太多争议。大家意识到全球经济必须经过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个变革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低碳。
  其实,企业界领导、CEO从本身企业发展层面看,都非常关注碳排放、能效问题。从全球资本流动来讲,虽然爆发了金融危机,但仍然可以发现还有大量资金是围绕新能源流动的。金融界、投资界都已经发现并意识到气候问题的严重性,并认定了低碳发展方向。
  目前,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彼此不信任。哥本哈根谈判无外乎“巴厘岛路线图”中谈到的几个问题,但大家既然坐在一起谈问题就表明有基础。如果把本来的基础放在一边另做协商是没有依据的,所以,“巴厘岛路线图”是不可以放弃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技术转让。大家可能认为技术转让不应该是哥本哈根谈判的障碍。但技术转让不是单纯给一个技术,即使是完美的技术,从发达国家拿到发展中国家,也要经过更多研发投入和调整。它同时又不是简单的知识产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奠定了法律基础,是目前最具权威性、普遍性的国际框架。国际社会应当坚持以公约和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和有效框架,其他的多边、双边对话机制应该作为对公约和议定书的一种补充,而不能走另外的一条路。进一步加强公约和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重点解决减缓、适应、技术、资金问题。其中,特别要强调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国应共同但有区别地履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也只有走低碳发展之路,积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技术和资金同举并重的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限,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更为严重,要根据国情,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采取适当的减缓行动,为保护全球气候而共同努力。
  
  减排并非终结目标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的前景仍不够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国际气候协议将不是只有减排目标的单一的国际协议,最有可能是一个包含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市场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等诸多要素综合的一揽子协议。
  一是减排目标。欧盟提出了20%,日本提出了25%的目标,从理想状态来说,到2020年时应该是减排25%~40%。联合国基金会希望在2050年的时候减排量是在1990年基础上的50%。目前国际社会在谈判中的一个进展,就是已经取得了一些共识:比如,工业化国家,即那些历史排放的主要国家,应该比其他国家制定更大的减排目标,还包括每个国家都有责任,这就是区别但有责任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工业化国家应该采取具体的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而大的新兴国家必须制订各自的减排计划。这些国家应该详细阐明这些计划是有效的,以及能达到什么效果。
  第二,除了减排目标,在大会上各国代表们也应尽量在森林保护、植树造林及土地的使用等方面达成一致的目标,这对于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非常重要。
  第三,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穷国进行减缓及适应方面的工作,减缓他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所面临的风险和脆弱性。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为这些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转让和资金,帮助它们实现低碳经济,以确保这些国家能够增长,并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除此而外,在哥本哈根无论达成什么协议,必须是公平的,能够体现气候变化方面的正义。如果是公平的,这次大会成功的机会将更大一些。正义和公平的意思是:这些贫困国家的责任最小,但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最大的。我们需要传达出一个明确而坚定的信心:污染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污染者必须要给予赔偿。现在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只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不到2%,可是却为此付出了最大的代价,他们面临着因气候变化而带来的干旱、洪水、海平面上升等各种影响,我们必须要在这方面采取措施。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近日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应力促今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协议。为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有必要今年年底在哥本哈根达成一项各国都能接受的气候变化协议。“我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行动起来,应对人类大家庭最重大的挑战――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威胁。”
  国际社会对“哥本哈根”依然充满着期待! FIC

标签:哥本哈根 值得期待 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