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作文 > 正文

发挥区域文化优势,促进高职师德建设|全国28所重点高职院校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师德建设具有区域性特点。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要结合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特点,发挥优秀区域文化优势,促进高职院校师德建设。   关键词:区域文化;促进;高职;师德建设
  作者简介:杨建文(1968-)女,河北邯郸市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88-02
  
   一、香山文化及其教育思想内涵
  (一)区域文化发展与现状
  区域文化又称地域文化,是指占有特定地域空间的文化,它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反映某一区域的特定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区域文化丰富多彩,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有岭南文化、晋商文化、香山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等。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不仅是一个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现在各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度发展之后,区域文化往往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新的支撑点。近几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有些地方还依托地方高校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研究区域文化。
  (二)香山文化的教育思想内涵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古称香山。香山文化是指在地域上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和澳门在内的区域文化,是在香山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香山所包括的主要地域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涌现出了如孙中山等一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相当地位和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香山文化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先生一生倡导“博爱”精神,博爱精神不仅是香山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而且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典范素材。孙中山先生要求人民要具有“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1]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标准不仅在当时代表了道德潮流,对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
  孙中山先生对教育特别重视,他认为中国的复兴“首在陶冶人才”,“教育为立国的要素”;他认为要普及教育就必须解决师资问题。同时他肯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他指出教师要做“国民之模范。”他所要求的教师要做“国民之模范”是对教师提出的道德标准,与陶行知先生的“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相得益彰。孙中山先生对教育的重视、对师资培养和师德教育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师德文化建设仍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区域文化与高职师德建设的互动关系
  师德是社会上千百种职业道德中的一种,是社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具有一般社会道德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师德文化建设问题的提出和落实,离不开广阔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2]。
  (一)师德建设的地域性特点
  师德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区域范围,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蕴含着不同的内涵,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育工作者在特定区域内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成为师德的主要内容。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也看到,每个教师生活在一个具体特定的地域,与当地的民众特别是学生有着相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有着相似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感触,有着相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体验。这些实践中的差异性就形成师德教育中的许多个性问题,这正是师德建设中的区域性问题。
  当代大学都有其办学特色,而其师德在共性的基础上也有其个性特点。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有其教育特点,而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有其师德特性。首先,高职院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近十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大多是市办(省管)院校,其办学方向与办学特点往往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其次,高职院校招生范围有明显的区域性,招生一般以本地生源为主,而其就业也以本地企事业单位为主;第三,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基本围绕着本地企业展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而,作为高职院校主体的教师也就具有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的师德特性。
  (二)区域文化与师德建设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区域文化对一个区域内人们的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深刻而厚重的。在经济和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时代,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迫切需求。
  代表区域文化高深内涵的是大学,高职院校教师不仅承担传技、授业、解惑的教育任务,同时他们在挖掘优秀区域文化精华,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创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它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往往是积极地、主动地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而文化对人的影响结果是深远持久的。大学教师一般具有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在高职院校让教师感受区域文化的魅力,通过优秀区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效。高职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将区域文化的精华在高职大学中弘扬和传播又会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
  三、用区域文化优势加强高职师德建设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新建高职院校占相当大的比例。新建高职院校师资来源主要有五个渠道:录用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的博、硕士毕业生或优秀本科生;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调入有生产实践或管理经验人员;从普通本科院校调入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从同类高职院校调入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聘请社会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如何将这些自五湖四海、职业不同、专业各异的教师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是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区域文化优势,加强师德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岗前培训?初识区域文化魅力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引进的教师90%以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企事业单位。为了使每位教师尽快融入到学院这个大家庭中来,学院每年制定详细的岗前培训计划。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香山文化的体验过程。新教师岗前培训主要包括瞻仰孙中山故居、游览江南水乡、参观中山市优秀企业等,岗前培训的最后一天学院还聘请市文化局、市发改局、市教育局的相关领导为新教师进行香山文化、市情介绍。学院领导也将了解中山、热爱中山、建设中山作为对新教师寄予的期望。通过香山文化的介绍使新教师对中山这座名人城市有了初步的了解。
  为了使香山文化在学院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鼓励教师学习研究香山文化,将香山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香山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现在学院教师人手一册《香山文化》,通过香山文化的学习使老师们了解了中山的地理、文化、经济状况,同时香山文化的学习也增加了老师们对中山的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增强了学院凝聚力。
  (二)校企合作―融入区域文化氛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如何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充当怎样的角色才是关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从学院发展和中山企业的需求出发,为企业和专业教研室牵线搭桥,为专业教师寻找中意的“对象”。现在学院每个教研室都有多个校企合作单位和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学院每年暑假将专业教师选派到对口的企业进行专业再深造,使每位专业教师成为中山企业的员工。
  可以说企业是高职教师成长的沃土,专业教师的才能只有在他们中意的沃土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中山当地企业工作,了解了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他们对中山的企业文化和风土人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山这座人文城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通过与中山本地企业校企合作,使教师更加了解和热爱本地企业,并逐渐融入到区域文化中。现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对中山企业如数家珍,讲起中山专业镇建设更是头头是道。
  (三)师生共建―弘扬优秀区域文化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是享誉全国的大型慈善公益活动,曾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全国十大公益品牌奖”等殊荣,成为全国闻名的公益品牌和中山响亮的“城市名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每年组织教师参与慈善万人行活动。慈善万人行活动不仅使教师体验了中山人的博爱和慈善精神,也使他们体会到区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责任。
  香山文化所赋予的民主、包容、博爱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管理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学院管理施行民主治校方略,学院积极推进民主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和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倡导师生共建和谐校园文化。和揩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学院教育环境的优化和香山文化的传承、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语
  教育发展,师德为先,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师德教育中选择最佳切入点,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才能使师德教育落到实处。
  中山是一座开放的沿海城市,开放、进取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来自企业、高校的优秀教师。起初,由于文化的差异,使这些来五湖四海的老师们有些“水土不服”,有些老师开始抱怨中山的学生怕吃苦,不专心等。学院领导没有简单的说教,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而是通过香山文化的学习让老师们认识、了解中山这个开放、博爱、包容的城市,让他们热爱中山这方热土,爱护自己的学生,热爱学院这个家庭。
  当老师们了解了香山文化,并逐渐融入到香山文化这个氛围中时,他们发现中山的学生不仅具有中山人所特有的博爱精神,更有敢创敢拼的创业精神。他们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了。老师们乐于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也乐于与学生共享香山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孙中山.世界道德的新潮流[M].广州:总理全集(第2集):48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34.
  责任编辑 谢荣国

标签:高职 发挥 区域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