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担保书 > 正文

2018小学品德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一、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就必须要重视生活的价值,其中特别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因此,教育惟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真实的教育。我们力求做到的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促进学生在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考察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及其组织运作体制过程中,理解支撑我们生活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意义以及个人、群体、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形成集体和社会一员的意识。
  通过对各种生活环境的考察,理解个人和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理解生态环境与个人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用地理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表述社会现象。通过了解与自己生活相联系的往事和先人的业绩,理解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的联系,尊重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并初步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表述社会现象。通过亲身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材应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中诸如环境、资源、人口、和平、发展、国际理解等方面的课题,引发学生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教材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质意义的观点。但是尊重儿童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和接受引导的需要。因此,教材既要反映儿童的生活,更要积极地去引导儿童的生活。教材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教材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因此,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少儿时期由于认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教育者在引导儿童生活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儿童只有在教育的引导下才能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三、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面对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割裂他们的联系或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不会实现完整生命的表现,学生的心理结构也很难得以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仅仅是知识接受、技能训练的过程,丧失了生命的意义,从而给学习造成缺憾。只有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才能真正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习的过程只有变为经受认知的挑战、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和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的过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也就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倡导探究性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每门课程都具有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功能,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品德与社会》课汇集了有关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知识,具体指导学生的社会技能训练、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及社会意识、社会情感等。 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就是个体品德的社会化,把社会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就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化。
  德育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有目的的或有选择的道德社会传递与个体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品德形成是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影响形成的,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就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的品质的过程。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内容也比较多,主要包括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和态度的教育;思想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即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的德育任务更侧重于道德品质教育,当然也包括相应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但是,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的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德育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经验,知识不能用、不想用、不会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不想学、不会学,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德育方法简单生硬。要使德育内容组织科学化,必须按照儿童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人的品德发展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在整个发展中又具有阶段性,道德的发展一般经历了由“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别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一般说来,小学阶段道德品质是构成思想品德内容的主要因素,儿童时期又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期,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的进一步发展,交往活动范围扩大和知识阅历的积累,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等政治观点和信念逐步成为思想品德的核心部分。
  如果把品德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容易削弱品德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把品德当做知识去学习而没有当做人格去培养。陶行之先生的“做中学”大有学问,人格只有在活动中、情境中才能培育,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缺少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他们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他们的生活。

标签:品德 理念 课程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