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担保书 > 正文

基于利润结构的企业盈余质量分析:盈余和利润的区别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基于利润结构角度,在利润表的基础上,用利润结构分析法衡量盈余质量,并选取营业利润比率、与非经常性业务有关的指标以及核心盈余比例三类财务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形成了系统的利润结构分析法衡量盈余质量。
  关键词:利润表;利润结构;衡量;盈余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1-0050-03
  
  
  一、引言
  在国外,盈余质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多样而且成熟。但在我国,因为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从而导致盈余质量的研究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单一、研究领域狭隘。[1]财政部的会计信息检查公告中企业财务报告盈余质量差异明显,同时,当前投资者很难有效识别盈余信息质量差异。这种现象既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决策,也不利于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从研究盈余质量的方法中独辟蹊径,在参考国内外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利润结构角度衡量分析盈余质量,当然,由于我国财务报告的独特性和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也就有了以下关于本文的两点说明:(1)在本文中,根据新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结构,将营业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定义为经营性业务产生的利润,营业外收支定义为非经营性业务产生的利润。同时,将营业利润定义为经常业务产生的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定义为非经常的业务产生的利润。(2)由于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利润表中利润构成发生很大变化,而在此之前的一些研究仍旧用过去的利润表项目构成。在本文中,由于上述原因影响,在后面一些引用内容中会出现过去的利润表项目名称。
  二、盈余质量与利润结构
  Schipper等(2003)对于如何定义盈余质量,有以下观点:第一,盈余质量与盈余的可变性、预
  测能力和持续性等盈余的时间序列特性相关,准确地说,在一定时期内,盈余是相对稳定的,高质量
  
  
  
  的盈余具有可持续性,对未来盈余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第二,在实务中,盈余质量受到收入、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等因素的影响;第三,盈余质量属于会计信息质量,也就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的定性概念,该概念框架用可靠性、相关性等指标衡量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可以这么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代表财务报告中的数字具有可靠性与相关性;第四,管理层在各种动机的趋势下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降低了盈余质量,因此,盈余质量还与管理层、报表编制人员及审计师有关。
  总之,盈余质量是指在公允、全面、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表现企业盈余的可持续成长性、可实现性和真实性。其中,可持续成长性、可实现性主要表现盈余质量的相关性,而真实性主要表现盈余质量的可靠性。
  在本文中,利润结构不但包括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而且包括各项目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利润各构成项目占利润总额中的比重是量的表现;企业利润总额由哪些项目构成,不同的利润项目具体对盈余质量有着怎样不同的影响则是质的表现。利润结构各项目之间存在信息含量差异,利润结构分析法衡量盈余质量是有效的盈余质量分析方法。
  企业利润,从来源方面来看,有生产经营产生的,有通过投资产生的,还有一些是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事项所引起的。根据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利润一般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部分。其有关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三、利润结构分析法衡量盈余质量
  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给利润结构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即不再细分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单独列示,“投资收益”纳入营业利润范围,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利润结构分析法,是指以利润表展示的利润项目分析其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程度。这种方法科学可行在于,利润表按每类业务中变化情况设置,这和每类业务的财务变化结构保持一致,从而揭示了利润的不同业务来源,企业利润表的形成来自于性质不同的业务,它直接展示了企业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在分析利润表结构的基础上就可以判断不同业务对利润结构和利润总额的影响,并以此来判断盈余质量。因此,利润表结构展示了企业的经营业务结构,分析利润表结构就可以总括地代表分析企业经营结构及收支状况,也就是对盈余质量进行分析。
  按新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结构排序为: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也就是将利润总额划分为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利润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营业利润包括各种营业收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等,是企业利润总额形成的基础,对企业的盈余质量具有决定作用。同时,就产生的方式而言,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相比具有持续、稳定的特点,因此,营业利润业务产生的利润具有持续、稳定的特点,营业利润业务产生的利润决定企业盈余质量是否持续、稳定。在营业利润内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产生的利润主要看股市变化情况,投资收益所产生的利润随机性很大,这两者持续性较弱、稳定性较差,不能作为高质量的盈余的代表。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形成更具有非经常性与偶然性,因为它们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偶然发生,并不重复出现,即不存在再生性;二是企业无力加以控制,属于意外发生。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利润总额为正,且营业利润越多才好,而营业外利润则越少才好,这才能作为高质量的盈余的代表。
  利润结构不同的构成项目对盈余质量作用不同,影响亦不同。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利润结构代表高质量的盈余质量,会给企业带来充足的现金流量,表明企业充分的的发展潜力;反之,则不会带来充足的现金流量,企业的发展潜力也会受限。下面,本文还将以利润结构为基础,从以下三类指标来对企业的盈余质量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营业利润比率
  营业利润比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100%
  动态营业利润率=本期营业利润/本期利润总额-上期营业利润/上期利润总额
  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这个指标:
  (1)一般来说,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的净值得出的。在利润总额中,如果营业利润占较大的比重,说明企业有高的盈余质量;反之,则说明其他利润在利润总额中占有大的比重,盈余质量就不高。(2)由于营业外收支不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以如果说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大,则说明企业有好的盈余质量;相反,如果营业外收支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小,而营业外收支项目不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不具有持续性,则说明企业的盈余质量比较差。但应该注意的是在会计实务中,为了完成某种短期动机,例如避免ST、保证配股资格等,某些上市公司采用出售股权等手段增加投资收益,进而增加利润总额,尽管此时公司的盈余很高,但是却代表质量不高的盈余质量。[2]
  (二)与非经常性业务有关的指标
  在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中还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这两个指标,由于它们的变化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会对真实、公允地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能力产生影响。下面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润总额×1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非经营性业务损益不同,它是经营性业务的项目,却不是经常性业务的项目。非经营性业务产生的损益也不一定就是非经常性业务产生的损益,如企业进行长期债权投资,这属于非经营性业务,但所获的利息收入却属于经常性的损益。因此非经常性损益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以该项损益的发生是否会对投资者判断企业盈利能力产生影响为标准。企业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总额中比重大,则说明公司营业利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经常业务无关的,这会对投资者准确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产生影响。[3]总体来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是越低越好,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越大,越不能代表高质量的盈余。[4]
  在很多上市公司ST后,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很大,在避免摘牌或者摘帽的动机刺激下,ST上市公司会通过调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而调节利润总额,因此,一般ST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年度的盈余质量都值得关注。[5]
  (三)核心盈余比例
  利润结构分析法衡量盈余质量还可以采用核心盈余比例来进行分析。核心盈余作为企业核心业务产生的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中持续性最强、稳定性最好的部分,核心业务收入减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就是核心盈余。在新会计准则要求下,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中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组成,营业利润中又由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数量及附加、期间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构成。其中营业收入除去营业成本就成为核心盈余,营业外收支偶然性很大,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是瞬息万变的,而且都不稳定,因此均不能作为核心盈余。
  核心盈余=核心业务收入-与核心业务相关的成本、费用=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持续、稳定的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核心盈余比例=核心盈余/利润总额
  如果核心盈余>0,利润总额>0,当核心盈余比例接近1时,表明利润主要来源于核心业务,利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大,代表较高的盈余质量;当核心盈余比例远远小于1时,代表企业的利润总额中的相当多的利润是通过短期对外投资或营业外收入获得,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代表较低的盈余质量;当核心盈余比例远远大于1时,这种情况也不能代表企业具有好的盈余质量,因为在企业处于微利的情况下,企业也能通过较小的核心盈余产生较高的盈余比例,所以要具体分析核心盈余比例。在核心盈余>0,而核心盈余比例却为负数或远远大于1的情况下,代表企业可能出现巨额的营业外支出或投资出现严重损失。
  当利润总额>0,核心盈余<0时,此时,核心盈余比例为负,代表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营业外收入和对外投资。但是,企业难以控制这种偶然性很大的利润,并且这种利润在未来无法重复发生,对未来盈余具有较小的预测价值。当利润总额<0,核心盈余<0时,经营不利肯定是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但营业外支出与投资损失也可能带来了进一步的影响。核心盈余比例并没有一个规定好的合理变动范围,在这方面,它和其他财务比率一样,会随着行业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为了如实评价企业盈余质量的高低,需要将企业的核心盈余比例横向与同行业企业比较,纵向与企业以前的水平比较。
  利润结构分析法衡量盈余质量是分析盈余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在以利润结构衡量盈余质量分析中,不但需要注意利润结构是否合理,而且要掌握利润结构的变化规律和变动趋势。总的来说,企业的利润总额及其利润结构在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可以代表较高的盈余质量。同时,在利用利润结构分析法衡量盈余质量时,必须结合实际,例如:利润总额中资产减值损失所占比重较大时,不一定代表较高的盈余质量,还应考虑测试资产是否真正发生减值;在新会计准则下,当盈余质量与营业外收支存在联系时,债务重组收益的个别公司值得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1]孟焰,张莉.对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12):15.
  [2]孙晓,李蔚.基于会计盈余构成的盈余质量分析[J].实务研究,2006(2):40.
  [3]李理.基于自组织数据挖掘的利润结构盈余质量分析[J].中国商贸,2009(6):233.
  [4]李明伟,莫生红.绩优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实证分析[J].经济工作,2006(9):126.
  [5]史茜.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视角研究[J].核算与管理,2007(1):37.
  
  (责任编辑 丁增稳)
  
  Analysis on Enterprises’ Earning Quality based on Profit Structure
  ZHANG Chuan
  (Accounting School,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Hohhot 01007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profit structure and based on income statement, this paper uses profit structure analysis to measure earning quality and also makes specific analysis on three financial indexes, which are operating margin, indexes related to non-recurring item and core earning proportion, thus a systematic profit structure analysis is formed to measure earning quality.
  Key Words: income statement; profit structure; measure; earning quality

标签:盈余 利润 结构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