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道歉信 > 正文

新课程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关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是目前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教的怎么样,而是指学生掌握的怎么样。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无所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全面启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之后,新课程理念不断地被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从教学质量年、教学管理年到教学效益年等措施的制订,从学洋思模式、学杜郎口模式到教学高效模式的实施,都是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但是,目前的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少低效的教学行为,例:教师费了很长时间的精心备课,由于忽略了备学情,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当堂完成等。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大家谈谈如何走出物理课堂低效教学的现象及对策。
  一、常用简单的问题替代教学过程
  在新课改中。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探究课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很强,如何提问是关键,但不恰当的提问根本就无法做到学生思维的启迪、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比如:很多根本就没有思维力度的“对吗?是吗?好吗?”等小问题;“你的看法如何?这种题型的思考”等大而空洞的问题。老师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的次数过多――这反映了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无效、低效,要么搞得课堂活跃,但缺少深度,要么课堂很生硬,空空而谈。形如嚼蜡。对新课的提问,一般用承上启下的问题设置。也可以创设必要的物理情境,然后提问、思考。比如:我们在进行“变速直线运动”这节新课的时候。教师复习直线运动,提问: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所有的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呢?引起这样的思考,然后做实验,很自然地就引入新课。
  二、例题的随意选择,拓展练习脱离学情
  教学模式中的精讲一般都以知识点和例题的形式出现。内容的巩固需要一定的例题加以辅助,再通过一系列的拓展,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例题的选择以及拓展,教师完全是为了凑题,为了更多的讲解,出现了好多不必要出现的例题,比如讲解第一章“加速度”这节时,都用到了第二章匀变速运动的相关知识,一提而过,起不到作用,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例题的选择,应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还要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点拨,精讲点拨到位但不能越位,要把握好度。讲题时老师读题快,学生还没深入地了解题意,老师就开始进行讲解――这是教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认知水平不了解而导致的无效、低效教学。
  三、物理知识的直接给出,忽略了学生的探究过程
  对于探究的课堂,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或者用探究实验得到的知识点。教师要为学生的互动探究提供方法指导,营造质疑、探究的过程。教师要把知识点得出的过程适当地展现给学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不能以一两句话就交给了学生。比如在高中物理必修I课本中有“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节,课程的安排是在牛顿第二定律之前教授的,教参上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体会探究的实质,有的教师提前上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而后的探究,是在已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失去了探究的实质性内容。再者是历史物理学家认识某一规律时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这些得把当时的情景重现,让学生体会其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的认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强化相关的知识点,物理必修I中的“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选修3-1中“库伦定律”“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等章节,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想象能力,还要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四、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升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班级学情等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实现课堂的统一模式到多种变化,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不能被原有的习惯性行为所操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以教师总结提升日常教学中的有效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转化为教学习惯。
  这只是简单总结的几点,教无定法,教学模式也多样化,只要我们能够多探索、多研究、多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会越来越“高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

标签:课堂教学 新课程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