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旅夜书怀导学案

时间:2017-05-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旅夜书怀》导学案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景抒情诗。“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书写自己的情怀。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逝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诗歌大意参照课本37页的注释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注意朗读的节奏:缓慢、低沉,重读的字眼有哪些?节奏如何把握?(在诗歌里标出来)

二、感悟杜诗,互动解疑

1、缘景明情,感悟意境(提前写在白板上)

放飞想象的翅膀,用你自己的语言呈现前两联的画面,写完之后能用简笔画把涉及的景呈现出来更好。并思考前两联分别用了什么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入探究,知人论世

结合杜甫生平,谈谈你对颈联、尾联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后世文人的评价:白居易: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元稹: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苏轼: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

闻一多: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璀璨、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济时肯杀身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个人际遇:安史之乱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在陕北,他曾经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脱贼后,他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却又很接近皇帝的谏官。就在作谏官的头一个月,他因“见时危急”,

上疏营救房官的罢相,不料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他屡遭贬斥,但也因而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由凤翔回鹿州的途中,在羌村,在新安道上,他看到了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哭在一起。

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因同僚的排挤不久杜甫又辞了职。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而憎厌官僚,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因为避臧介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国家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具有时代特征的诗句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缅怀杜甫,拓展延伸

你有什么话要对杜甫说的?(可参照《课堂创新设计》蜀相和登岳阳的《评赏作者》) 要求:

(1)讲究文采。

(2)评价准确得体。

(3)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旅夜书怀》导学案

《旅夜书怀》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分析诗中的意象,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掌握“赏析诗歌的意境”答题策略。

【学习方法】

1、从意象角度鉴赏诗歌。

2、学习“赏析诗歌的意境”这一题型的答题思路。

【知识链接】

一、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

二、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三、意境: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歌中的意境有欢快与苍凉之分,欢快的主要有清新美好,华丽壮美,雄伟壮阔,欢快自由,高远辽阔,雄壮开阔等;苍凉的主要有冷清孤寂,萧条凄凉,幽静闲适等。

【学习过程】

一、朗读诗歌,准确理解加点的词语。

旅夜书怀 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危:樯: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涌: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名:岂: 著: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飘飘: 似:

二、朗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诗中有哪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点拨:第一问要依据意象的概念;第二问要充分理解每个意象的修饰语,关注表现意象特点的词语。)

2、这些意象传达出诗人一种什么心情?

(点拨:时刻牢记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探究质疑】

1、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句的含义?

(点拨:理解诗句含义的前提——理解词语含义,分析句式特点。)

2、此句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情感?(点拨:结合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四、赏析诗句,探究问题。

本诗的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诗句所营造的的意境。

(点拨:要准确把握意境的概念,确定答题的要点。)

归纳“赏析诗歌的意境”这一题型的答题思路:

【拓展运

用】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词中选取了哪三个意象?

2、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怀。

篇三:盐城中学旅夜书怀学案学(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旅夜书怀导学案)生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课堂设计活页第7周 第 1 课时

标签:学案 旅夜书怀导 旅夜书怀学法指导 旅夜书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