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面对“90后”的高中历史课堂:高中历史课本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在课程目标上,《历史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在课程结构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可以这样说,21世纪之前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比较老实听话,能较自觉地适应受教师控制的学校环境;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90后”,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与独生的家庭条件造就了他们张扬的个性,他们过分追求个性,频频挑战教师的“尊严”,使师生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发。在“90后”学生身上,社会转型期的种种不良反应都有集中体现,他们拥有与备受人们争议的“80后”更不同的个性特征:1.很多孩子学习焦虑;2.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3.嫉妒心比较强;4.有强烈的反叛意识;5.极力表现与众不同;6.对网络十分依赖。
  历史是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不像数理化等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长期以来社会评价取向和当今“90后”学生的特征的影响,历史学科常常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高一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观点是历史是副科,老师上课给他们讲讲故事,考试前划划背背就行。在学习目标上仍然认为历史学习就是记忆一些过去年代的人和事,历史考试不过是考查年、月、日和人、地、事的记忆数量和程度,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进入高二阶段,依然沿用这种不良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高二阶段开始文理分科,理科学生面临历史会考,而文科学生进入高三阶段还要面临高考。理科的学生总体素质高,但历史学科只是副科,因此对历史学习大都不感兴趣。他们只要应对学业水平考试层面的历史会考,也就达到了学习的目标;而文科学生的目标是参加高考文综,他们需要应对选拔考试层面的历史高考。因此,其学习历史的深度与广度要大大超越前者。问题在于,文科学生大都基础较差,历史学习的基础与习惯并不好,这是一个问题。
  常听同事抱怨学生“难教”。现历数当前“90后”高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一些“惊人”表现:1.说话。说话现象可以说是在课堂上很普遍的现象,教师进入课堂后,几分钟内说话声音才会慢慢静下来。很多学生也许是从小就有爱说话的毛病,而且屡教不改,令教师头痛不已。2.梳妆打扮。上课期间,女学生大多爱拿出镜子把自己的脸部细细地检查一番,哪怕有一点瑕疵,也要细细地研究一番才行,个别男生亦如此,旁若无人,没有丝毫扭捏,没有丝毫难为情。3.睡觉。很多高中生大多是夜猫子,中午吃完饭更抓紧时间玩,课堂上却在休息。4.看小说杂志。小说和杂志吸引力远远比教科书强。5.发短信。这几年随着手机的流行,学生大多手里都有手机,上课时,可以与聊友们不出声地交流,无瑕听课。6.听音乐。一开始是听随身听,后来改成了MP3、MP4,最近又改成了MP5,课下可以在电脑上下载很多流行音乐,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悠然自得地进入音乐王国。
  二
  面对90后如此的高中历史课堂,该如何应对?我介绍自己在历史课堂实践中的一些应对之策。
  1.面对过错,宽容学生,不过分严厉。有人迟到的(甚而故意迟到),点头示意进入,不训斥。对个别睡觉的,不惊动课堂,边讲课边走过去,轻抚其背,低声问:“生病了吗?”作关心状。他就再不好意思“生病”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换一种方式,用宽容、帮助、关怀、鼓励代替抱怨、训斥、讽刺、惩罚,或许能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张扬的个性,宽容学生的一切。
  其实,“90后”学生需要、欢迎的老师,是那种知识渊博、谈吐机智、不失幽默的高水平老师,他们往往能以平等、民主的心态面对学生,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能主动关心,让他们感受到亲情般温暖。也就是说“水平”之外,更希望的是对他们“好”。对他们,教师就不能太严肃地对待,平时多表示一点善意的微笑,尊重学生的个性,宽容大度,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其逐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过失,真正反省并改正过来。
  2.面对“无知”,不生气,即使令人“心痛”。如上《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介绍《诗经》时,都会说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但问起其编者是谁时,无人能回答。此前,专题一刚学习过孔子编“六经”,现在却又不懂了,原来孔子编的叫《诗》,现在问他的却是《诗经》,怎么会懂?殊不知,《诗》被奉为儒家经典后,自然就叫做《诗经》。再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节介绍到李大钊时,课件上显示出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联右上有“子惠仁兄正之”,左下有“守常李大钊”字样,我问学生这副对联是谁写给谁的。这只不过是古代书画赠送的一个常识而已,却没人敢肯定回答。可见有些“90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修养十分缺失,教师也无可奈何。但我们只能告诉自己不能生气,还得耐心,还得慢慢传授、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3.面对“讲错”,不惊慌,沉着应对。教师授课,有时总会出差错,怎么弥补,值得思考。我的应对有三种:一是直面错误,说“Sorry”取得学生谅解。二是转移话题,掩饰尴尬。如“哇,你听课这么认真耶!老师的错误居然被你发现,真该好好表扬。”一句话,转移了话题,掩饰了尴尬,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三是“死不悔改”,“强词夺理”。如“我这是故意卖个破绽给你,就是看看你有没认真听课?”反将一军。或有学生虽知个中曲直,但一般是一笑而过,并不会与你为难。
  4.面对捣乱、挑衅,坚决回击。某次说到中国有13亿人口时,有个学生叫了起来:“何止13亿?十五六亿都不止,黑户口那么多!”“没那么夸张吧,黑户口是不少,即使一个县超生一两万,全国两多千个县,也就充其量多出三五千万。”“你可不能只以你家的情况来揣度全国人民呀。”这后一句虽是“诬陷”之词,却让同学哄堂大笑而使他闹了个大红脸。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节刚开始,课件显示出马克思头像时,有个学生就惊叫:“他怎么吃饭呀?”原来是针对马克思的一把大胡子而发难的。“至于怎么吃饭,我课下教你。不过,我与你很有同感,以前在农村看戏时,有很多大胡子,我也一直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吃饭的?那一年我六岁。”“郁闷,极度郁闷,我这不成了六岁小孩?”他在那边嘟囔着。面对这些突发或含有挑衅意味又偏离主题的问题,教师须快速机智地予以回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令其哑口无言,绝不能让课堂因此而失控。
  5.面对难题,先拿话“挤兑”他们。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节,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我是这样开场的:“本节内容比较深奥,需要同学们静下心来深入理解。如果听得明白,那就是高水平了。否则――”“否则什么?”“否则就是肤浅。”当然,谁也不想被认为“肤浅”。这样,我先拿话“挤兑”住他们,一节课下来,效果不错。
  6.尽量幽默,可适当使用网络语言。如提问时,不叫“那位男同学/女同学”而叫“这位帅哥/美女/MM/GG”,等等。再如要骂人时,直接说“傻瓜”,是不行的。当今“90后”学生对网络十分依赖,网络语言娴熟,甚至还有火星文,教师在历史课上使用这些“共同语言”,他们觉得新奇,就不排斥你了,课堂气氛自然活跃了。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实际上,“教师威严”与“90后”学生个性张扬并非水火不相容,教师完全可以做到言行“威严”且得到学生的拥护与热爱。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现代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当学生不再仰视而是平视老师时,当学生与老师有交流的欲望和机会时,当学生与老师有共同语言时,历史课堂教学将会取得 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课堂 面对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