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游词 > 正文

身边的龙文化有哪些_中国的龙文化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龙这个符号在产生之后,经过先民长期的阐释与多元文化的注入,大抵形成了两种意指:一方面,脱胎于祭祀的龙仍旧担当着信仰的神龛,作为神灵之一而接受众人的祭拜;另一方面,龙这个神奇的物种往往被拿来隐喻为人,中国的龙文化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中国人“做人”的文化。
  而作为神灵的龙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有不同的形象和性格。官方之龙是作为一种权威所在的,自从封建帝王杜撰出君权神授一说,龙的形象就成了其最好的替身,“真龙天子”也就是上天派来统治人间的儿子。于是,皇帝的衣服成了“龙袍”,皇帝的椅子被叫做“龙椅”,皇帝出行用的车马叫“龙辇”,皇帝的子女叫“龙种”,皇帝生气了叫“龙颜大怒”……最能表现这些龙的形象的就是故宫中的浮雕与彩绘,那种威严的气势让人望而生畏。相对来说,民间的龙就显得亲和得多。在百姓的信仰中,龙主要负责的是治水,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供奉了龙王,就会大大有利于旱涝保收。所以在很多成语和民间的对联中,龙都是作为一个欢快的意象出现的,“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等等都说明了这点。
  与官方和民间并行不悖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龙”向人的内化。这种内化是中国士大夫对龙的更具玩味的解读。《易经》中论述人的修为总喜欢以龙代替:
  “潜龙勿用”――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
  “见龙在田”――比喻仕途顺利,初露锋芒;
  “飞龙在天”――形容自由驰骋,左右逢源;
  “亢龙有悔”――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或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群龙无首”――形容事物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龙首),预示着广阔的未来不可限量。
  这里的龙一会儿是作为一种类比之物,一会儿仿佛又成了人本身。这龙是有生命的,有弱小的时候(潜龙),也有强大的时候(亢龙);有籍籍无名的“元首”,有韬光养晦的“勿用”,有初露锋芒的“在田”,有大展宏图的“在天”,也有盛极而衰的“有悔”。可以说,龙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点品质,都与人相照应。
  在所有这些龙与人的类比中,有一个前提始终不被人注意,那就是要把人比喻成龙而非别的什么。如果说龙有弱有强,有盛有衰,那么别的东西同样也有,为什么非要是龙而不是猪、狗、猫、鸡者流?答案是,龙具有天生异秉。首先,龙具有上天入地的神威、呼风唤雨的本领,简直无所不能;其次,龙本身的形象即代表了某种矫健雄奇之美,其体魄与风貌都为人所喜爱;再次,龙本身的忽隐忽现、灵动多变也非常契合知识分子入仕之心的左右逢源。所以,传统士大夫喜欢以龙自比,首先就摆明了自身禀赋异于常人的优越感,即使“龙游浅水遭虾戏”,也不齿为虾而自豪为龙。
  上世纪一首《龙的传人》红遍大江南北,在靡靡之中激动了几亿中国人的心。虽然未必知道龙这东西本来就不存在,还是一个劲地唱。所幸盲从亦有盲从的好处,起码这点做人的自信又找回来了。

标签:中国 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