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调档函 > 正文

[个性化解读,搭建小说阅读教学的桥梁] 搭建桥梁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小说的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说的课堂教学却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何走出这一困境?笔者以为在新课程标准下重视学生对小说的个性化解读,能使学生的独特思想进行充分地交流,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升华,从而能达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小说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个性化解读 小说阅读教学
  
  小说因其故事的生动有趣、情节的跌宕起伏、思想的广博深邃,使读者对其情有独钟。然而,课堂中的小说教学却陷入了尴尬的处境:昏昏欲睡者有之,无聊闲谈者有之,神游太虚者有之……究其原因,其中固然有着学生阅读水平及审美趣味的差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与某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传统教学的弊端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小说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还是牢牢控制着“话语权”,往往用教科书上的结论或是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追求“标准化”“一元化”,而这与小说的特点恰恰是背道而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得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笔者以为在新课程标准下重视学生对小说的个性化解读,能使学生的独特思想进行充分地交流,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升华,从而能达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小说兴趣的目的。下面,笔者就新课程下如何通过个性化解读,搭建小说阅读教学的桥梁,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小说个性化解读是走出小说阅读教学困境的最佳途径
  康德说:“小说的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材料的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来。因此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因其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和阅读积累的差异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同一篇小说的主题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这样阐释自己不同年龄阶段阅读这篇文章的不同感受:8岁时读出了人鱼公主的惨痛,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读出这篇童话中的母爱,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正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所以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做到尊重小说的文体特点,把课堂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从各自的角度去理解小说,教师加以适当引导。有人说,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但思想加上思想却等于智慧的升华。这样必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小说的兴趣目的。这时,小说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学生就不会无精打采,而是思维活跃,生气勃勃,学习效率也将大大地提高。
  二、如何进行小说的个性化解读
  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客观条件,才能正常有效地进行对小说的个性化解读。
  (一)创设平等对话的交流平台是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因个性的差异有的表现欲比较强,上课敢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有的学生不大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交流平台。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在一次“谈语文教学十条原则”的讲座中提到:课间十分钟别离开学生,新授课老师纯讲授的时间别超过二十分钟。笔者以为这两条原则对创设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间十分钟别离开学生,老师可以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这样不仅可以让彼此更了解对方,而且能在聊天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自己的定位要准确,在新授课上要多引导学生发言。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质疑,共同解答,而教师只是作为平等的一员的参与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必要时给予点拨和鼓励。笔者在上《半张纸》这篇小说时,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后,为学生提供了两个话题:(1)主题;(2)结构。师生双方围绕这两个话题进行交流。思考讨论后,有学生得出:“这篇小说通过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仅仅用了两分钟的时间回顾了自己在这所房子中所经历的人生,但这两分钟囊括的却是两年时间里的悲欢离合。这里作者表达了人生无常,幸福易逝的感慨。”个别学生质疑:“如果说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结尾的地方却是‘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呢?”“对啊,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有没有同学知道原因?”我适时予以鼓励。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有的说:“应该珍惜现在,不应沉湎于过去。”有的说:“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品味了人生的欢乐和忧伤,‘而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取一二’,忘掉不开心的事,珍藏快乐的事,并以此激励自己将来漫长的人生。”……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以商榷的口气与同学们得出哪些想法是比较合理的,而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等等。在这样的亲切、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情境下,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励,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二)教师的素养是保证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它的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世间万象。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通晓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历史、哲学、社会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此外,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始终处于教育科学的前沿。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广征博引,做到随机应变,也只有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才能真正叫做“导”,而不是“灌”。因此,教师个人的素养是小说个性化解读的保证。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是助推器
  所谓教学评价语,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方面进行即兴点评之语。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导向以及推进学生后继学习的作用。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多种多样,有时他们的理解甚至是很幼稚的,这时教师的评价语对学生非常重要。对于学生幼稚的见解,教师若草率简单地加以否定,这必然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思维惰性,满足于老师现成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的教学评价语应以鼓励为主,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见解很幼稚,或不完整,或与文本相去甚远,我们教师也应委婉地指出,巧妙地加以引导,只有这样,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并得到最大的发挥,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得到培养。在理解《山羊兹拉特》的主题时,有的学生谈到要爱护动物,有的学生谈到要与动物和谐相处……只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篇小说是讲人面对困境。”这位老师没有轻易地对这不完整的见解进行腰斩,而是捕捉住这瞬间迸出的智慧火花,趁机引导,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要表达的思想。“这位同学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点滴感悟,这一点老师非常欣赏,希望其他同学多多学习他这种勇敢的精神!”在这样的鼓舞下,又有学生提出自己感悟到人类陷入困境时不是互相背叛、出卖,而是互相救助,共渡难关。学生这些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见解,与教参上简单把主题概括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相比较,显然要深刻得多。由此可见,教师的称赞与鼓励对独立个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何其重要,所以说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是对小说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助推器。
  综上所述,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小说的个性化解读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这些个性化的思想不断交锋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也不知不觉中得以升华。但这并不是说对小说的解读可以信马由缰,它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小说的个性化解读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从而搭建起小说阅读教学的桥梁,使小说的阅读教学真正走出尴尬的困境。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雷玲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褚树荣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4、《语文教育学导论》 王尚文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5、《走进高中语文教学现场》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搭建 桥梁 个性化 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