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读书笔记总结5000

时间:2017-05-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家读书笔记5000

长篇小说《家》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也是一部描写封建大家族溃败的杰作,标志着巴金思想艺术的最高代表成就。 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青年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余个,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纯洁、刚烈的丫头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

这些人物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渗透着作家的爱憎感情,寄托着作家的美好理想。觉新、觉慧、鸣凤、高老太爷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有口皆碑的艺术典型。其中“觉新性格”已成为失去自我具有双重性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代名词。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在《家》中是一个显著的特点。不同性格的反比:觉新的懦弱和觉慧的勇敢、克明的庄重和克定的轻薄、琴的乐观和和梅的哀怨;相近性格的类比:觉慧的激烈与觉民的稳重、琴的游移和和许倩如的坚定;同一人物在不同境况的自比:觉新在晚香楼上的哀痛和下楼后又同淑英嬉戏、觉慧在周报社的充实和回家后的寂寞。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复杂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对立和差别。这种对比常常通过在同一事件或场面中各人的不同表现得到展现。这就使不同的性格或同一人物性格在不同侧面的映衬中更加鲜明。比如第36章定三兄弟都不相信“血光之灾”的鬼话,但觉新“担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泪依从;觉民要觉新去讲道理,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又如第23章写士娼出身的连长太太到高家借住克明维护家庭的和自己的尊严,大胆卫道护法;克安明哲保身溜之大吉;克定却想入非非意欲引狼入室。

《家》的结构宏伟严谨,情节跌宕有致。在构思艺术上充分借鉴《红楼梦》的技法,围绕着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全过程,作品始终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为情节发展主线,将各种惊心动魄的事件,纷繁的生活场景,以及封建家族的风尚习俗、繁文缛节、人情世故等等,巧妙地穿插、编织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展开了充分、细腻的描绘,构成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显示了作者驾驭鸿篇巨构的卓越艺术才华。

《家》描写的情节曲折奇异,既描写了鸣凤投湖、兵乱之惊、梅之死、觉民抗婚、克定挨骂、捉鬼闹房、祖父病故、瑞珏身亡、觉慧出走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定了划船观景、炮烧龙灯、年节团聚、敬神守灵、谈心聚会 等等。高家内部以觉新三兄弟的遭遇、命运特别是婚姻爱情为主要线索,又交织着其他人物、事件、习俗构成一幅谨严而又丰赡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示出封建家庭的丑恶和腐朽、倾轧和迫害、反抗和斗争。前六章中或直接出场、或着重提到主要情节线索、或初见端倪、或埋下伏笔。此后各章波涌浪叠不断掀起浪峰直到瑞珏之死形成高潮,最后以觉新初步觉醒觉慧出逃终篇,显示出大家庭的没落和新一代力量的生长。

小说开头是这么写的: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左右两边墙角各有一条白色的路,好像给中间满是水泥的石板路镶了两道宽边。不难看出,这是一段环境描写,大自然的风雪阻碍着行人的步伐,从深层来看,便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着社会的进步,迫害着逆来顺受的人们。后面还有这么一句话:风学会长久地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这句话更易使人们联想到是封建礼教统治着各阶级的人们,人民自由的时代不会到来。但是下文中又提到: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很吃

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只要心中有希望,生活就有希望。此时,觉民与觉慧出场了,从二人关于演戏的对话里不难看出,他们兄弟两个相似的新思想,想要反抗。在二人路过一个公馆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每一个公馆都有它自己的秘密。大门上的黑漆脱落了,又涂上新的,虽然经过了这些改变,可是他们的秘密依旧不让外面的人知道。无论外表如何变化,封建礼教的本质也是岿然不动,掩藏在千变万化的外表下,令人捉摸不定。

第二章里,鸣凤出场,她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脑后垂着一根发辫,一件蓝布棉袄裹着她的苗条的身子。瓜子形的脸庞也还丰润,在 她带笑说话的时候,脸颊上现出两个酒窝。她闪动着两只明亮的眼睛天真地看他们。详细地描写了鸣凤的外貌特点,闪现出鸣凤纯真、活泼、善良的性格。同时,这一章里提到觉慧从来都不坐轿子,为以后觉慧的敢于反抗埋下了伏笔。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觉慧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受到压迫,大家都应该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制度。

第三章里提到琴想要去男女同学的学堂里上学,但是有无数阻力,而琴却勇敢得去争取,敢于同封建礼教、旧式思想抗争,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道路。觉慧觉得他同她本来是可以接近的。可是不幸在他们中间立了一堵无形的高墙,就是这个绅士的家庭,它使他不能够得到他所要的东西,所以他更恨它。这句话正面传达出了觉慧对封建礼教的憎恶以及他内心一直汹涌不息的反抗精神。

鸣凤沉溺在幻想里,想象着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享受父母的宠爱,受到少爷们的崇拜。后来一个俊美的少爷来,把她接了去,她在他的家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里,这些对于被压迫的人群来讲,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所以,它只存在于想象中,一天的压迫过后,在晚上属于自己的一小点时间里,想象着自己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第六章里,觉新的婚姻、工作被父亲全权安排,但觉新却没有半分抵抗。他喜欢“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

觉慧与同学们在督军署的请命终于没有瞒住高家的统治者——高老太爷,觉慧不出意外的被爷爷叫过去骂了一顿,觉慧当然不会服从,他勇于跟爷爷反抗,冲击封建等级观念。觉慧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是高公馆内部汹涌激流的原动力,这一章里也突出了觉慧的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而觉新却是恰恰相反,他顺受着爷爷对他们几兄弟的批评,甚至把一切的错误都放在自己身上,觉慧说他是个“无抵抗主义者”,他也确实是这样的。后来,,觉慧被爷爷困在自己家里禁止出门,他越来越觉得这个家是个牢笼,越来越想要逃出这个牢笼。同时在这一章里,觉慧跟鸣凤的感情进一步升华。在婚姻问题上,觉慧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觉慧敢于反抗高老太爷的旨意,摒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制度,向鸣凤表示了纯洁的爱情,体现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观念和五四时期的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面貌。觉慧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是从资产阶级思潮中来汲取力量的,个人反抗、人权平等、人道主义是他的基本思想。因为在督军署的请命,觉慧每天被关在家里,墨守成规地做事,他觉得很愤懑,又很寂寞,祖父给他的《刘芷唐先生教孝戒淫浅训》,他看了题目就头痛,看也不看就抛到了桌上,但是,看到《新青年》、《新潮》一类的杂志就觉得心里非常痛快。在与鸣凤的爱情中,他知道鸣凤也是爱着他的他觉得很开心,很感动。这一章通过觉慧的描述,我开始认识了觉新的妻子——瑞珏,她是一个善良、聪明、美好、有才华的女子,知书达礼,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却是爱着觉新的,然而她不知道觉新爱的是梅,所以注定是悲剧的。

旧历新年快来了这一天高家的三兄弟很难得的聚到了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和觉民在读新出的小说《前夜》,在《前夜》中,觉慧找到了关于爱情的一些东西,书中的爱情是热切的、伟大的感觉,这与他心中渴望的十分吻合,当他读到“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

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感觉一股热气在他的身体内直往上冲,他非常激动,于是他反复地念着这几句,终于他的大哥觉新受不了了,他向他们诉说着自己的悲剧人生,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无法改变的了,所以,他希望弟弟们不要再重蹈自己的覆辙。在这里,觉新的懦弱不抵抗与觉慧的激烈反抗产生了强烈的对比。高家的年夜饭终于来了,高家的老老少少齐聚一堂,俨然一副“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的模样,高老太爷看着自己子孙满堂,十分满足,自觉自己的家庭还会依旧繁荣下去,完全沉醉在自己的幻想里,他是这个家庭的统治者,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封建道德的化身。高家表面上其乐融融,但实际上早就腐朽到骨子里了。年轻一辈的桌上更显欢乐,大家行着酒令,高兴的吃着酒,晚饭过后,觉慧遇到了一个讨饭的小孩,穿着又脏又破的布衣,觉慧觉得好像有人泼了一瓢冷水在他的脸上,他施舍给那小孩两个半元的银币,却被大哥一语道破“伪善的人道主义者”,这么做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改变这小孩的一生,从中也看出叛逆者们的弱点。

觉新向他的弟弟们袒露出了心中的悲哀,他见到了梅表姐,深藏在心底的感情被一点一点的剥开,他觉得自己活的很痛苦、很累。然而没过多久他却能高兴地加入弟弟妹妹们的玩耍,和大家一起高兴地笑着,觉慧发现认识如此的健忘,他对于自己的大哥又有了新的了解,正因为健忘,所以才能在痛苦中活下去。觉新是懦弱的,他的爱情、婚姻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高家的人际关系中,觉新只是被动的生存,很多事情必须由他出面,很多时候,无论他做得好还是错都会得罪别人,于是他奉行作揖哲学,任由家长摆布。

在第十五章里,觉新的初恋梅表姐终于出场了,她有美好的性格,也有才华,但是她正逢青春却没有青春,她被母亲嫁给别人,不久青年孀居,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虐杀。梅表姐是悲剧的,觉新是悲剧的,瑞珏也是悲剧的,梅和瑞珏的人物形象上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她们都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觉新是文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个性极其鲜明,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又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然而觉新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整个家族和社会造成的。

第一,自身原因。他在面对事情时过多地选择了逃避、忍耐、顺从。即使是牺牲自己和所爱的人,也要去遵从旧传统。为此,他出国留学的梦想破灭了,他心爱的梅嫁与他人,最终他深爱的妻子也因此惨死郊外,连在她临死前二人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可是,他那毫无原则的苟且顺从,牺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幸福,更有别人的幸福甚至性命。这完全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觉新的悲剧,他自己的懦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家族原因。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从一出生便注定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的一切都要以家族为重。因此,他很难把视野投向整个社会,也就不会针对社会弊端作出抗争。在他的思想里他已不是简单的为自己而活,他活着就是为了整个家族。他完全是封建礼教的奴隶,恪守着长房长孙的规矩。他完全成了一个傀儡,被人玩弄,任人摆布,没有思想也没有灵魂。

第三,社会原因。家族的逐渐腐化令觉新认识到他所严格遵守的旧传统再也无力支撑起这个家,现实的巨大压力使觉新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他始终认为封建秩序是不可动摇的,因而在纷乱的境况中他只有选择墨守成规。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抑郁,瑞珏贤惠,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总之,《家》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它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做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因为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喷发出应有的火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篇二:《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

《君主论》读书笔记

马基雅维利和《君主论》在世界历史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也是很有争议的两个角色。我们不妨暂且抛却这些争议不谈,先来了解一下马基雅维利和《君主论》的一些基本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出生在意大利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未能受系统教育,属自学成才。1498年,梅迪奇家族被驱逐,马基雅维利被任命为佛罗伦萨第二国务秘书,并在此位置上任职14年。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他国统一的王权为国家带来的兴旺发达,从而思考意大利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之后,由于1512年民军的失败及梅迪奇家族在西班牙的扶植下在此回到佛罗伦萨掌权,马基雅维利失掉了自己的政治职位,过上一种隐居的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期间,他的政治思想代表作《君主论》、《论李维》和军事思想代表作《战争的艺术》得以完成。

在《君主论》这本书中,主要谈论了三个大方面的内容,笔者将其概括为:一、君主如何获得权力并维护在统治地区内的权力;二、君主对军事力量的掌控方式;

三、君主的个人品格或者品行对国家的影响。

第一部分中,按照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君主获得统治权力的方式又可分为两个方面:通过继承获得权力和通过占领新土地而获得的权力。在这两个方面中,马基雅维利主要侧重于论证如何维护在新占领区域的权力。他认为,维护在此类地区权力的最好方式有三种:一、摧毁原来的政治体制;二、御驾亲临驻守在那里;三、允许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法律之下,对他们收取贡赋并且在这些地区中扶植一个使之与君主保持友好关系的寡头政府。而当这些地区反抗的时候,应该及时予以镇压,因为,背叛的地方后来第二次被占领之后,它们就很难再丢失了。1而对于第一部分中的另外一种获得权力的方式——世袭权力,马基雅维利给出的维护此钟权力的方式是尽量沿用之前争议不大的政策和措施,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策是具有连续性的,此时不便进行较大的改革,因为在作者看来,“一次改革通常总是为下一次改革的建筑留下一面可供持续建造的齿状墙”2。

第二部分中,作者重点阐述了有关国家、君主与 的关系。作者将军队分为自己1

2《君主论》第三章“论混合的君主国” 《君主论》第二章“论世袭的君主国”

的军队、雇佣军、援军和混合军,君主依靠这几种军队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获取和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力。在这几种军队中,只有自己的军队才是最可靠的,其他的军队对君主和国家来说都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对此书中已有说明,在这就不再一一赘述。简言之,作者对于这几种军队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君主国都是不稳固的。1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作者赞成君主依靠自己集结的军队来获取和维护自己的权力。而提到君主通过其他的军队或者方式获取权力之后面临亟需强化自己权力的困难的时候,作者也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三部分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对于君主所应具备的个人品格或者品行这一问题的看法,个人认为这也是至今为止争议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比较了有关君主的几组关系:慷慨与吝啬,仁慈与残酷,守信与失信,受人爱戴与受人敬畏。结合这些比较内容的分析,作者对君主如何避免受人憎恨、怎样赢得尊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把政治学的基础从道德移向了权力。比如,作者认为君主大可不必刻意避免残酷的做法,因为适当的残酷比过度放任的无序要更有效。对于一些在世人看来是邪恶的东西,君主要学会使用,而不应该为了避免这些邪恶的东西一味追求善。

写到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为什么《君主论》如此容易引起争议。在书中,有很多大胆的观点,一反之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为大家塑造的基于道德的理想社会,将政治问题从道德转向权力的驾驭和使用。因此,也引发了我个人对于道德和权力在政治学中的地位或者角色的思考。

从根本上来看,国家和君主(拿到现在来说便是一国的最高权力掌握者或者群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非全体人民。这点从人类个体的独立性来看似乎是可以说得通的,人类只身来往世界的特殊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性格深处的独处性。因此在一个人的生命期间,他会寻找一些方式来保证自己能够拥有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而一些有着同样的政治诉求的人组合到一起,通过本质上令人敬畏的方式承担起管理一个群体的职责,从而也就形成了统治者的雏形。于是,统治阶级适当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这样的一种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也就逐渐演化为一种独特的权力。在历史上,有关权力比较有名的解释有两种。一是马克斯.韦伯认为的“权力意味着在一定社会关系里1《君主论》第十三章“论援军、混合军和自己的军队”

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二是帕森斯所持有的“权力是一种保证集体组织系统中各单位履行有约束力的义务的普遍化能力”。通过这两种解释,我们不难发现,权力逐渐成为君主和统治阶层(更准确地说是掌权个人或群体)所掌握的难以逾越的意志。拿到当今来看,这种现象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能找到很多影子,很多掌权者利用自己的权力过度为自己谋私利,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似乎有一种现象,在政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权力和道德之间始终有一种东西在阻碍着二者的结合,正如柏拉图的理想主义政府和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的君主所体现出来的那样:理想的政府靠人们内心的道德来建立和运行,而现实的政府则是靠君主运用权力,哪怕会触及到道德问题。

那么是不是这样意味着权力和道德真的就无法结合了呢?其实未必。至少从个人觉得,这种可能通过一定的努力还是可以实现的。正如我在上文提到的那样,掌权者适当追求自己的利益无可厚非,但是要有一个度。对于马基雅维利所提到的君主的权术,我们也不应当全盘否定,“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掌权者需要一定的能力来驾驭自己的权力,来管理某一地区或国家。从我个人角度而言,对于掌权者来说,真正高超的权术是在追求自己个人利益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利益需求,也就是寻找到一个掌权阶层利益和普通民众利益的契合点。关于这点,我觉得罗素所持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伟人的道德具有双重渊源,“一方面他们尊重自己生命中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同情心使他们为别人希望他们自己所希望的东西”1。这里的同情心不应仅仅是一种本能,更应当是一种后天主动性的品行。一方面,需要有必要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但这毕竟只是短期效果,如果着眼长远的话,还要有一种能够催生人们对权力本质认识深化的动力。至于什么可以充当这种重任,由于笔者水平实在有限,仍未找到合适的载体,但笔者会继续探索下去。

最后,回到《君主论》本身,至于马基雅维利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有很多猜测和评价,有人说他为后世掌权者提供了更好的掌权模板;也有人说,他只是还原当时的政治现实,保存历史的完整性;还有人说,他想通过这样一本书来让更多的平民了解到政治内部的一些东西以便能够更好的监督政府和掌权者。但从我个人而言,这些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君主论》的读者选择以怎样的角度来审视1 罗素《权力论》第十五章

这本书的内容。

“正如那些描绘风景画的人们置身于平原是为了了解山峦和高地的本性,置身于巅峰是为了了解低地的本性一样;明了人民本性的人应该是君主,而明了君主们本性的人则应该是人民中的一员。”1用马基雅维利的则句话来结束我的这篇文章,希望掌权者和人民在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权力和道德的时候,达到一种殊途同归的情形,最终能够交汇于历史的某一点。 1 选自 马基雅维利呈洛伦佐·德·梅迪奇殿下书

篇三:《孟子》读书笔记 5000字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孟子》一共七篇,梁惠王章句、公孙丑章句、滕文公章句、离娄章句、万章问句、告子章句、尽心章句。主要内容两方面,一为孟子与国君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之道。对于道本体、个人自修自立的探讨,在七篇当中所占篇幅较之《论语》少许多。而更多的是放在王道政治的阐述上,这是孟子政治哲学思想的中心。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孟子提出,实施道德政治,“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子思在《中庸》中提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八字,可以作为孟子王道政治的本源,“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也是儒家一贯观点,《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王道中心为仁和义,由仁义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其旨在教导国君,心怀天下,与民同甘苦,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与人为善,推行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现“龙行一步,百草沾恩”。而霸道政治,是当时各国君及如苏秦、张仪等说客倡导的路线,苏秦、张仪之流擅长谋略、纵横之术,唯利是图,追求的是眼前的权和利,这种思想所以被当时执政者所接受,和战国时期周朝衰微,朝纲紊乱、道德伦理堕落,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弱肉强食的世道风气分不开。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乃至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大原则,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春秋战国时期,以力假仁称霸之风极盛,真正为仁义而发动的战争,如商汤之征“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不复得见,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只做佳话,供世人流传。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说:“《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讎;奈何以《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王道与霸道,这两条路线,看起来针锋相对,但若于利的角度来看,可找到共同点。

王道求大利、长远的利,霸道求小利、眼前的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浓于酒,有谁不想酣畅淋漓的喝几杯。实行王道,推行仁政,为的是利泽众生,济天下利,求万世名;讲修身,行仁义,图的是个人自适。是人就有离苦得乐的思想,圣人、高僧清心寡欲,“帚影扫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和修养,我想也不完全否定七情六欲,毕竟真佛只说家常,《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河。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备焉。所以为圣人,就是“致中和”,能明心见性。并非绝对的无欲无求,“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你看,连神仙也有所求嘛!故圣人是不会违背人情事理的,《论语》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都是对人性的肯定,而后来的心学派代表人王守仁,更是提出天理即人欲的思想。足见,人活一世,要么功名富贵,要么修身养性,终有所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贤又何尝不是?有多少人能跳出三界外,不在无形中!

孟子提出的许多政治学观点,都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君臣之道,五伦之首,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

仇” 。于君,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

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于臣,则“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这即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对君子的诠释,延续了儒家一贯思想。做君子,为仕之道,“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修身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交友之道,“友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与《论语》“有朋自远方来

读书笔记总结5000

,不亦乐乎?”意同)。事亲之道,“不以天下俭其亲”,“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好事半从苦中来,欲修得此番功夫,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君子之志于道,不成章不达”。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吃苦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正视过错的勇气,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论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孟子也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标签: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5000字 读书笔记5000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