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二年级日记 > 正文

改错纠谬【有关唐代“安福门”的两则纠谬】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古文献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多种原因,文献中的谬误有时会把人们是视线引向歧途,本文就两则有关“安福门”的谬误进行考证。   关键词:安福门;纠谬;唐代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76-02
  
   古文献是研究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更是从事学术研究,稽考、推演、辨订、判断考证对象真伪,厘清其相互关系,发展脉络的关键性依据。但由于各种原因,古文献中的谬误在所难免,本文就两则有关“安福门”的文献谬误进行考证。
  一、《旧唐书》中关于“安福门”的纠谬
  《旧唐书》卷11《代宗纪》载:“[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乙未,怀恩与蕃军自溃,京师解严。丁未,子仪自泾阳入觐,诏宰臣百僚迎之于开远门,上御安福寺待之。”
  此则史料中“安福门”存在谬误。有道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郭子仪凯旋归朝,代宗于(安福)寺院之中接见有功大将,于情于理皆为不妥。另外参见《旧唐书》卷120《列传第七十》载:
  十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南下,京师大恐,子仪出镇奉天。帝召子仪问御戎之计,子仪曰:“以臣所见,怀恩无能为也。”帝问其故,对曰:“怀恩虽称骁勇,素失士心,今所以能为乱者,引思归之人耳。怀恩本臣偏将,其下皆臣之部曲,臣恩信尝及之,今臣为大将,必不忍以锋刃相向,以此知其无能为也。”虏寇豳州,子仪在泾阳,子仪令长男朔方兵马使曜率师援之,与?宁节度使白孝德闭城拒守。怀恩前锋至奉天,近城挑战,诸将请击之,子仪止之曰:“夫客兵深入,利在速战,不可争锋。彼皆吾之部曲,缓之自当携贰;若近之,是速其战,战则胜负未可知,敢言战者斩!”坚壁待之,果不战而退。子仪自泾阳入朝,帝御安福门待之,命子仪楼上行朝命子仪楼上行朝见之礼,宴赐隆厚。
  这则史料同样是记述了郭子仪抵御仆固怀恩凯旋归朝,代宗却“安福门待之”,二者抵牾不言自明。因此,需通过其他相关史料来佐证。列举如下:
  《旧唐书》卷18上《本纪第一八上》载:
  八月戊戌,王宰传稹首与大将郭谊等一百五十人,露布献于京师,上御安福门受俘,百寮楼前称贺。以魏博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何弘敬进封庐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以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师、同平章事,进封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宰相李德裕守太尉,进封卫国公,加食邑一千户。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崔铉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河东节度使陈夷行卒。
  《旧唐书》卷20上《本纪第二?上》载:
  九月丙寅朔,以武胜军防御使钱?为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仍移镇海军额于杭州。乙亥,覃王率扈驾五十四军进攻岐阳,屯于兴平。李茂贞以兵逆战,屯于周至。壬午,岐军进迫兴平,王师自溃。茂贞乘胜逼京师,进屯三桥。甲申,昭宗御安福门,斩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遣中使赐茂贞诏,令收兵归镇。茂贞陈兵临皋驿,数宰臣杜让能之罪,请诛之。制贬太尉、平章事、晋国公杜让能为雷州司户。
  《唐会要》卷14卷《??下•献俘》载:
  会昌四年二月。河东监军吕义忠奏。擒贼杨弁元荣并同谋大将军五十四人。献俘于阙下。其年八月。平泽潞。枭逆贼刘祯。传首京师。十八日。御安福门受献。其日。先告宗庙社稷毕。文武及在京九品官。宗子诸亲。蕃客诸道使客等。并在楼前立班称贺。
  《新唐书》卷208 《列传第一三三》载:
  刘季述者,本微单,稍显于僖、昭间,擢累枢密使。杨复恭之斥,帝以西门重遂为右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时李茂贞得兴元,愈跋扈不轨,宰相杜让能与内枢密使李周〈言童〉及重遂谋诛之,乃兴师,以嗣覃王戒丕为京西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副之。茂贞引兵迎壁??,薄兴平,王师溃。遂逼临皋以阵,暴言让能等罪,京师震恐,帝坐安福门,斩重遂、周〈言童〉以谢茂贞,更以骆全?、刘景宣代为两中尉。
  凡此种种,可见兵戎之朝廷大事,皇帝皆在“安福门”,《旧唐书》卷11《代宗纪》所载“上御安福寺待之”确系谬误。
  二、《杜阳杂编》中关于“安福门”的纠谬
  唐人苏鄂《杜阳杂编》卷下载:“咸通十四年春,诏大德僧数十辈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四月八日,佛骨入长安,自开远门安福楼,夹道佛声振地,士女瞻礼,僧徒道从。上御安福寺亲自顶礼,泣下沾臆。即召两街供泰僧赐金帛各有差。……”
  此则史料中“安福寺”存在谬误。同样一件历史事件,《旧唐书》卷19上《本纪第一九上》记载:
  四月八日,佛骨至京,自开远门达安福门,彩棚夹道,念佛之音震地。上登安福门迎礼之。迎入内道场三日,出于京城诸寺。士女云合,威仪盛饰,古无其比。制曰:“朕以寡德,缵承鸿业,十有四年。顷属寇猖狂,王师未息。朕忧勤在位,爱育生灵,遂乃尊崇释教,至重玄门,迎请真身,为万姓祈福。今观睹之众,隘塞路歧。载念狴牢,寝兴在虑,嗟我黎人,陷于刑辟。况渐当暑毒,系于缧绁,或积幽凝滞,有伤和气,或关连追扰,有妨农务。京畿及天下州府县禁囚徒,除十恶忤逆、故意杀人、官典犯赃、合造毒药、放火持仗、开发坟墓外,余罪轻重节级递减一等。其京城军镇,限两日内疏理讫闻奏;天下州府,敕到三日内疏理闻奏。
  唐懿宗却于“安福门待之”,二者抵牾不言自明。因此,需通过其他相关史料来佐证。列举如下:
  《大慈恩寺志》卷1《大慈恩寺的历史沿革(一)》载:
  又敕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将九部乐,万年令宋行质、长安令裴方彦各率县内音声及诸寺幢帐,并使务极庄严,己巳旦集安福门街,迎像送僧入大慈恩寺。至是陈列于通衢,其锦彩轩槛、鱼龙幢戏,凡千五百余乘,帐盖五百余事。先是,内出绣画等像二百余区、金银像两区、金缕绫罗幡五百口,宿于弘福寺,并法师西国所将(来)经像佛舍利等,爰自弘福(寺)引出,安置于帐座及诸车上,处中而进。又于像前两边各严大车,车上竖长竿悬幡,幡后即有狮子神王等为前引仪。又装宝车五十乘,坐诸大德;次京城僧众执持香花,呗赞随后;次文武百官,各将侍卫部列陪同;太常九部乐挟两边,二县音声继其后。而幢幡锺鼓訇磕缤纷,眩目浮空,震曜都邑,望之极目,不知其前后。
  《大慈恩寺志》卷6《玄奘求法与译经(二)》载:
  显庆元年(656),唐高宗撰成《大慈恩寺碑》,玄奘上表陈谢,同时又上表请求唐高宗亲手书写碑文,刻之于石。唐高宗依奏书刻,玄奘率寺僧及京城僧尼迎取。据载,其日自芳林门至慈恩寺三十里间,迎送队伍百余乘,烂然盈满。唐高宗登安福门楼,望之甚悦。京都士女观者百余万人。碑至寺,度僧七人,设二千僧斋,陈九部乐于殿前。
  《大慈恩寺志》卷11《人物二•历代居士与政要》载:
  张行成 唐初官员,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祁县)人。高祖朝,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曾赐宴,语及山东及关中人,行成曰:“天下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得到赏识,自是有大政事,令与议。累迁给事中、侍中、兼刑部尚书。高宗即位,封北平县公,监修国史,后迁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卒于尚书省舍,年六十七,谥曰定。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戊辰,敕太常卿王道宗将九部乐,万年令宋行质及长安令裴方彦,各率县内音声及诸寺幢帐,并使豫极庄严,己已旦集安福门街迎像送僧入大慈恩寺,至是陈列于通衢。场面甚是宏大,少詹事张行成奉皇太子令,宣恩宥降京畿见禁囚徒。
  《旧唐书》卷4《本纪第四》载:
  夏四月戊申,御安福门,观僧玄奘迎御制并书慈恩寺碑文,导从以天竺法仪,其徒甚盛。
  《旧唐书》卷7《本纪第七》载:
  秋七月乙卯朔,镇军大将军、右骁卫将军、兼知太史事迦业至忠配流柳州。丙辰,娑葛遣使来降。辛酉,幸梨园亭,宴侍臣学士。皇后表请诸妇人不因夫子而加邑号者,许同见任职事官,听子孙用荫,从之。壬戌,安福门外设无遮斋,三品已上行香。癸亥,御承庆殿录囚徒。壬午,遣使册骁卫大将军、兼卫尉卿、金河王突骑施守忠为归化可汗。
  《酉阳杂俎》续集卷6《寺塔记下》载:
  慈恩寺,寺本净觉故伽监,因而营建焉。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敕度三百僧。初,三藏自西域回,诏太常卿江夏王道宗设九部乐,迎经像入寺,彩车凡千余辆。上御安福门观之。太宗常赐三藏衲,约直百余金,其工无针?之迹。初,三藏翻《因明》,译经僧栖玄,以论示尚药奉御吕才,才遂张之广衢,指其长短,著《破义图》。其序云:“岂谓象系之表,犹开八正之门;形器之先,更弘二知之教。”立难四十余条,诏才就寺对论。三藏谓才云:“檀越平生未见《太玄》,诏问须臾即解。由来不窥象戏,试造旬日即成。以此有限之心,逢事即欲穿凿。”因重申所难,一一收摄,柝毫藏耳,衮衮不穷,凡数千言。
  凡此种种,可见诸如此类佛教事宜,皇帝均在“安福门”,《杜阳杂编》卷下所载“上御安福寺”确系谬误。
  由于传抄者的疏忽不慎、刻本印刷时的不暇细校,尤其是古书作者,因其才智与精力的有限.既不可能周知天地万物之理,又不可能在采掂材料与编写文书的过程中没有疏漏与错误,这更带来了产生谬误的可能。郭沫苦同志曾经指出:“无论做任何研究工作,材料的鉴别是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所以针对历史文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错误,必须以考据的方法来一―加以鉴别辩证。它不仪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更是整理历史文献的首要上作。

标签:安福 唐代 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