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谢信 > 正文

“洋”传销揩油中国|羊小密是传销吗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FKC、E玛国际、RBC Life……这些公司漂洋过海通过各种渠道潜入中国,在揩油中国直销行业的同时,还把行业搅得乱象丛生。      面对中国直销市场这块肥肉,大批外资企业馋涎欲滴,除了排队等待叩门的大直销公司外,还有众多小公司也乘机揩油。
  “国外有很多小公司也想进入中国,但没有实力。于是通过一些具有华人背景的网头牵线搭桥,将这些公司‘偷渡’到中国,结果直销变成了传销,把行业搅得血雨腥风。美国RBC公司就是如此。”2月10日,一位刚刚加盟某内资拿牌企业的直销商王云(化名)向记者谈论起“洋”传销公司时,深有感触地说到。
  2010年5月,王云因上线许老师的一堂极具蛊惑性的培训课,加入了RBC。疯狂了一年后,王云成为了某系统领导人之一,但他最终选择了离开,“RBC根本没有能力经营中国市场,一切都是靠网头来操作。RBC带给我的只有欺骗、愤怒和沮丧。一年多的经历告诉我一件事实,只有正规合法的公司才能保障经销商的利益。”
  
  偷渡中国
  
  RBC全称是RBC生命科学公司(RBC Life Sciences, Inc),是一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保健品公司,1997年在OTCBB上市。其出售的产品有一部分由自己研发生产,一部分仅获得销售授权。
  据知情人士称,“实际上,RBC公司规模非常小,直销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公司管理混乱,人事矛盾纠结不清,行政效率低,产品滞销堆积如山,对经销商依赖性较大,在美国当地声名狼藉。”
  令人费解的是,声名狼藉的RBC怎么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呢?
  这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正当RBC因产品缺乏销路,财政陷入困难的时候,纽约传销网头Sandy Brittain主动与RBC营销副总裁Kevin Young联系表示可以经销其产品。双发达成了经销合作,将目光锁定到了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
  他还分析到:“中国逐渐放宽直销行业限制,直销市场总量早已突破了千亿元,逐年稳步递增。同时,RBC公司所涉猎的保健品行业也达到千亿元的市场总量。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谁不想咬一口呢?虽然中国市场能解决RBC产品滞销的难题,但RBC总资产还不到400万美元,根本没有实力进入中国直销市场。而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偷渡’,目前这种潜伏在中国的偷渡公司非常多。”
  将RBC偷渡到中国的人就是美籍华人谭伟光与朱圆。在Sandy的牵线搭桥下,他们以低价购入大批RBC保健品,改换包装后从香港走私入境,在北京、山东、河南和福建等地秘密建立起“统一发货点”,并拉国内网头入伙,以人民币3600元或3800元一单的方式暗中发展下线,不久就组建了“RBC中国加盟中心”“RBC世界联队”“RBC642系统”等三大运作团队。
  “最鼎盛时,成都、哈尔滨、厦门、洛阳、苏州、西安、重庆、长春等全国主要城市都有RBC的市场,估计总共有上万人参与。谭博士(谭伟光的别称)为人谨慎,平时都要求小规模集会培训。”王云还告诉记者,RBC之所以能够成规模地发展,源于其不但利用直销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还与其打着“电子商务”等时髦词语占领隐蔽性强、风险性小的网络阵地有关。
  “其实,不管是地面还是网络,RBC最主要的业务就是拉人进来交钱报单,然后等着提成。”王云一针见血地指出RBC偷渡到中国后的运作实质。
  
  产品变废品
  
  当RBC非法入境中国后,谭伟光等人大肆鼓吹产品的疗效,声称RBC保健品“是纳米科技制造,通过美国有机食品认证”,甚至“可以治疗癌症,是全球第一的、创世纪的新产品”。
  记者经过查询得知,RBC公司根本没有纳米技术,仅有一款“螺旋藻”营养品获得美国有机食品认证。而且,公司销售的产品也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Stem-Kine(干细胞增长素),因含有过多维生素D而备受争议。
  事实上,中国消费者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问题。被带入中国的产品大部分是过期产品或者改装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没有通过正常途径向中国政府报备和进行质量检测的,并且无法提供任何的售后服务。据曾在谭伟光手下做培训师的张先生透露,“RBC的Neuro Bright(脑能量)等产品只生产一、二批后便黯然停产,最终被大批转卖到中国的产品,都是已积压多年的库存。”张先生认为,RBC公司急于将滞销产品脱手,即使经销商夸大产品功效,或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也不会加以干涉。
  一位加拿大华裔经销商在加拿大中文网上爆料:“RBC于2011年5月举行了20周年纪念大会,参加者只有50余人,其中包括创办人及其亲友、公司员工、商业合作伙伴以及各地的经销商。就连Kevin Young本人也在会上坦言:‘百分之八十的产品都卖到中国去了,在美国根本没人要,所以我们期待亚洲市场。’”
  RBC的产品进入中国的渠道即由谭伟光偷渡而来。几经周转,产品被改换包装,篡改有效日期或者换成假货。而公司也助纣为虐,在谭伟光等网头的建议下,RBC决定将大部分产品换上不印产品有效期的外包装。
  王云告诉记者:“在RBC一直流行一句话,‘要废品,找Kevin;要移线,找Sandy。’面对这些境外来的改装或过期产品,中国的会员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公司所为还是网头所为,最终还是将愤怒洒向了公司。但是,许多人上当受骗之后也只能强颜欢笑,然后再去诓骗别人来垫底,否则他们的所有付出就会血本无归。”
  
  网头操控市场
  
  “直销本来应该是以产品为导向,然而在RBC,谁都知道靠卖那些‘改期产品’来赚钱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推荐会员加盟来钱更快,结果都想方设法的拉去人头发展下线,以以提取高额佣金。”王云认为,RBC进入中国变味为传销,与网头操控RBC中国市场有极大关系。
  据记者了解,RBC公司高层人浮于事,管理漏洞百出,Kevin掌管公司市场营销以来,发错产品、重复扣款、算错奖金等乌龙事件更是经常困扰经销商,公司更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管理海外市场。
  谭伟光等人正是抓住RBC公司的弱点,将整个市场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胁迫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制度,从最初的以销售产品为主变成了以拉人头提成为主。
  “每个人可以组建一个8层的金字塔团队,如果以每人平均介绍5人加盟计算,8层总人数达到39万人,这个团队的网头可以拿到近300万美元的累计奖金。另外还有对碰奖、直推奖、全球分红等。”王云告诉记者,这些都是RBC公司应谭伟光等网头的要求而做出的改变,还允许谭伟光代领中国会员的奖金,开通电子钱包,方便中国会员以假冒的香港地址接受佣金。
  据悉,Sandy、谭伟光、朱圆等大网头同时经营着多家公司,RBC只是其中之一。他们常年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从事传销活动,臭名远播,被业界称为“国际传销跳蚤”。
  “传销跳蚤只顾到处拉人,虚言乱吹,把人骗进来后便又去炒作其他直销公司。在团队里,有经验的下线往往像防贼似的防着上线,深怕上线挖走团队中的能人,去做其他的团队或者做别家公司。因为上线在炒作RBC的同时开了多条线,并且在其他直销公司里也正设法冲业绩。”一位曾在重庆运作RBC的经销商谈到,传销跳蚤往往会竭力向下线吹嘘自己在直销行业里如何能呼风唤雨,误导下线对他们盲从和迷信。其实,所谓的呼风唤雨,就是这些网头事先达成了某种瓜分利益的协议,而联手炒作某家直销公司而已。“他们不停地在各家公司辗转,不停地把下线移来移去,很难想象他们会对哪家公司、哪个团队负责。”
  
  欺骗换来业绩
  
  早在2010年,谭伟光等人就拿着与RBC公司主要领导人的合照,在中国声称“受RBC公司副总裁委托而开发中国市场”,编造“RBC公司于2010年10月开设香港分公司,年底在中国大陆开分公司,届时将奖金直接打入电子钱包”等谎言,以3800元的价格诱骗大批会员购买产品报单。至2010年年底,面对众多会员不能拿到奖金的责难,谭伟光便谎称:“RBC公司变卦了,不增设中国市场了,所以奖金不能发往中国,我们也没有办法。”
   2011年4月,谭伟光等人又策划了同样一个骗局,分头向北京、青岛、成都、乐山、苏州、西安、莆田、广州、武汉、合肥等地的会员发布了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为奖励业绩出众的经销商,RBC公司于9月将组织经销商到夏威夷旅游。谭伟光、朱圆等通过网络视频向会员信心十足地讲到:“只要你们连续两个月冲上‘铜级’,公司就会为你们办理去夏威夷旅游的一切手续。从夏威夷进入美国本土非常容易。你们不要再犹豫了,马上报单,一起冲‘铜级’,到9月份就可移民美国!”
  RBC团队为此掀起一股“冲铜级,去美国”的热潮,有人为此四处举债,花费数万元来订购RBC产品。到了8月下旬,朱圆却突然告诉中国会员:“RBC公司变卦了,不让中国会员参加,就连我和谭伟光也去不了夏威夷。”为了装委屈,朱圆甚至声泪俱下,声称自己也是受骗者。
  实际上,所有关于RBC公司的信息都来源于谭伟光等人,经过他们的加工处理,中国会员得到的大多都是虚假信息。王云说:“RBC公司在9月份确实组织过一次夏威夷旅游,不过是针对美国会员的。谭伟光不告知实情,就是为了乘机让会员报单提高业绩,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面对被欺骗而愤怒的中国会员,RBC公司对此表示事不关己,称“公司目前仅在加拿大、台湾、新加坡、文莱等地开设有分公司,从未进入中国市场”。王云向记者说道:“受到欺骗的会员开始举报RBC非法运作、谭伟光涉嫌传销,公安、工商等部门也开始打击RBC的传销活动。谭伟光等人见势不妙就逃回了美国,RBC团队断线之后,大多都选择了加盟正规合法的直销公司,以求长远发展。”
  编辑:黄永建 28779189@qq.com

标签:揩油 传销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