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二作文 > 正文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语文学科实质上就是一门情感学科,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情境,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美读课文,领悟情感,品味情感;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强化情感;扮演角色,加深对情感的理解。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 情感因素 文质兼美 赏析情感
  
  语文学科实质上就是一门情感学科,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实践性。语文教材中也蕴藏了大量的情感因素, 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形神俱佳,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情境,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美读课文,领悟情感,品味情感;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强化情感;扮演角色,加深对情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理解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
  一、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是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那么,情感教育就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实施教育的力量,就是开启、激发、唤醒、提升这种情感,让情感在人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并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健全人格的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语文情感教育的先天优势
  情感是作品中的生命。任何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正因为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授作品之前,不单要下功夫钻研教材,更要用心灵去感受作家与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不人云也云,要敢于突破樊篱之锁,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感动自己,并感动学生。中学语文教材都是选择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并在各个时代流传不衰人们爱读的美文,这些作品其语言文字优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作品中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手足之谊;有拍案面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有开怀的笑、有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而这些恰恰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披文而知道,披文以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这么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情动而辞发,情动而理易明。语文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披文而知道,披文以入情。那么,教师如何结合语文这一个载体,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使学生在教师鲜明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下,体会到高尚的道德情感,对每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良好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1、注重赏析,披文入情: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以文为载体,披文才能入情。教师在讲解这些感情丰富的文章时,同样必须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鲜明的情感态度以及富有个性的体态语言等来表达出自己的爱憎分明、喜怒哀乐,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深刻甚至深远的影响。例如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常春藤”的艺术形象,作者通过对一株常春藤固执地、顽强地朝向太阳光生长精神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光明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在常春藤身上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适应环境并战胜困厄的精神品质。学习这类文章,要求学生由此及彼,由物及人,最后回到对人的精神品质的歌颂和赞美上来,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从而让学生在赏析中,得到更好的情感教育,并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情操。
  2、发掘情感 ,以情引情: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和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作者选取了其中描写“松骨峰战斗”的激烈场面,感人至深,表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每次备课读到这里时,我眼前边似乎浮现出一幕幕战士们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壮丽场面,对英雄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便油然而升。战士们崇高美丽的思想感情,英勇无畏的壮举,强烈地感染着自己,觉得自己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这种深刻的感受告诉学生。正因为自己在教学时,把握理解教学情感内容,在教学中才能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理解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
  3、激情课堂,产生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通才能达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入角色,对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情教师都要认真地去揣摩感受,以自己真切的体验与学生交流,使学生的感情自然地与作者沟通起来,领悟文章的意境。通过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身临其境,直接感知或如临其境展开想象,以境激情,从而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激情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情感的关键。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该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做到贮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于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己要有满腔热情,并把自己的热情化作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去感染学生,因为“感染更富有艺术性,更富有人情味,更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如《秋天的怀念》, 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一是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二是要懂得热爱生活。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在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身体发烧,高位截瘫。自己在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我带着和作者一样的对母亲深深的爱,开始了对这篇文章的深情朗读,当引导学生阅读到母亲临终前的无尽嘱托要“好好活”三个字时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孩子们也都流下了眼泪,有的女同学还哭啼出声。文章的语言朴素、真切,却又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这既是母亲临终前的嘱托, 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因为母亲对他的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而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使沟通成为永远的不可能。他知道在他人生成长的道路上, 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母亲就像史铁生无形的拐杖,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如今的他,就像大雁一样高飞在蓝天,他生命的旋律是动听的,他的生活之花开得很灿烂。而今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使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接着我举例谈了现实生活中我母亲对我无私的关怀和爱护,然后以《我和我的母亲》为题目,让同学们回忆起从小到大母亲对自己爱的点点滴滴和默默的关怀,很多同学边流泪边叙述,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平时深深埋在心底的对母亲的热爱在这一刻得到了尽情地宣泄和释放。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更深的震撼。

标签:中学语文 情感 教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