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二作文 > 正文

高二语文导学案

时间:2017-04-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4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祝福》

一.三维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的作用。

3.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一、自主学习:

1、字音积累

钝( dùn )响 寒暄( xuān )朱拓( tà )间( jiàn )或

悚( sǒng )然 踌蹰( chóu )( chú ) 不更( gēng )事 谬( miù )种 淡( dàn )然 俨( yǎn )然 雪褥( rù ) 瑟( sa )瑟有声

尘芥( jia )堆 形骸( hái ) 脸颊( jiá ) 沸反盈( yíng )天

贺家墺( ào ) 荸荠( bí )( qí ) 絮絮( xù ) 呜咽( ya )

驯( xún )熟 桌帏( w?i ) 讪讪( shàn ) 咀嚼( jǔ )( júe )

赏鉴(jiàn) 渣滓( zhā )( zǐ )瞥( piē )拗( niù )不过

蹙( cù )缩门槛( kǎn )窈( yǎo )陷惴惴( zhuì )

歆享( xīn )( xiǎng ) 牲醴( shēng )( lǐ ) 蹒跚( pán )( shān )

2、字形积累

寒暄 (喧哗) 烟霭(和蔼) 走投无路 (回头)形骸 (惊骇 弹劾)

惴惴 (揣摩湍急)

3、 字义识记

俨然∶形容庄重严肃。讪讪 : 不好意思的样子

怔怔 :呆愣的样子。怨府: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

沸反盈天 :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4、文学常识:

1、《祝福》选自《 彷徨 》,作者是 鲁迅 ,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 呐喊 》和《 故事新编 》,散文集是《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是《 野草 》,还有杂文集17本。

2、“四书”指《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五经”指《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五部经典著作。

二、合作探究:

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的缩影,请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年谱。

26、27 春天前夫死、抗婚、初到鲁镇

27、28 春上被迫改嫁,年底生阿毛(一岁)

28—31 二夫死,春末阿毛死,被迫再回鲁镇

32、33 喜捐门槛,冬至祝福再被拒绝

33、34 被赶出鲁家

34—39 街头行乞

40左右 春天来临前、祝福声中冻死街头

《祝福》导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体会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等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2.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分析祥林嫂人物形象

2.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文本

1.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点拨: 倒序

2.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点拨: 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3.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情 节内 容顺序 序幕: 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序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二、请速读课文,合作讨论(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1、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四、合作探究:

点拨:

第一次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

第二次 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子,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

第三次 被鲁家赶出大门,沦为乞丐:“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精神已完全麻木,风烛残年,濒临绝境。

2、"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

----〈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几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找眼睛 论特

?

?

?

?

?

?

? 初到鲁镇:再到鲁镇: 讲阿毛故事:(见课件) 捐 门 槛: 不让祝福: 行乞: 问有无灵魂:

3、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语言描写,体会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1)自述阿毛之死

提问: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写?

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与自责

(2)与柳妈对话:加重了精神负担,陷入了恐惧

(3)与“我”对话: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4、总结: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挣扎,但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一)学习目标

体会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等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分其它主要人物形象

2. 合作探究:祥林嫂之死,谁之过?

《祝福》导学案(第三课时)

一.自主学习:请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鲁四老爷、柳妈、鲁镇人 、“我”的地方。

二、合作讨论:鲁镇众生相(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1.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守旧、反动,为人自私、

冷酷。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和祥林嫂一样是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虽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最终也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3.鲁镇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被封建思想支配,不觉悟。群众之间隔膜、冷漠。

4.“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

所见所闻来再现的。“我”既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小说赖以发展情节的线索。“我”激进善良,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封建礼教及其势力,同情弱者,但同时又软弱和无所作为。

三、合作探究:

祥林嫂之死,谁之过?

(见课件) 四、相关链接

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秩序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不能破坏封建

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是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2)妇女的“三从”

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五、作业

1、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字左右。

《祝福》导学案(第四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下面句段的含义或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请速读课文,并思考:

1、为什么要描写四叔的书房?书房可以看出四叔的思想旨趣的保守陈旧落伍,同时书房又有些破败,比如对联一半脱落,《康熙字典》未必完全,显示出四叔并非一个治学严谨的道学家。“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与他骂祥林嫂是谬种形成鲜明对比,具备讽刺意味,

高二语文导学案

写出了四叔的虚伪。

2、祝福时的四度写雪,请从文中找出,思考其作用是什么?

小说中四处写到雪,看似轻轻点染,实则颇具意蕴。

第一处出现于序幕,

祝福的社会环境与飞雪的自然环境结合,为祥林嫂悲惨的结局和人间的冷酷渲染了气氛。

第二处在结局处,

祥林嫂已百无聊赖地死去。这时着色,表面写雪的有声,实写世人的冷漠,还表现了“我”的无奈和愤懑。

第三处写雪,是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时。

一方面过去的短暂美好与现实的冷酷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暗示柳妈的言语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

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处。 雪花的团团飞舞,铺天盖地,愈显世界的冷,含蓄地表达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无法抗拒。

二.合作讨论:

1、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点拨: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作者在一开篇就首先为鲁镇笼罩了一片喜庆的祝福气氛:“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直到文末,仍然让人们沉浸在祝福的欢乐中:“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却在这样的氛围中倒毙在雪地上,把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在喜庆的大背景下,更显其悲哀,更令人思索。从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题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

嫂》,通过标题,形成对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2、总结文章的主旨?

?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

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 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 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三、合作探究:

“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祝福’活动,在极度失望中,她拿起斧子,怒砍土地庙门槛??”

结合祥林嫂的性格特征,以小论文的形式,评价增添这个情节是否妥当.

篇二:作文导学案高二语文

兰州第五十中学 高二下学期 语文导学案·写作训练与实践

高二语文作文导学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整体把握,抓关键词句)

【训练目标】:1、通过对高考作文试题的感知,总结新材料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2、通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探究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

【训练重点】:1、通过对高考作文试题的感知,总结新材料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2、通过实例的训练,巩固和强化对审题立意方法的掌握。

【训练难点】:通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探究并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训练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写作实践体验 【训练课时】两课时 【导学案】

一、点击高考,示范引领

1、(2011年湖南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立意:1、从“自我中心”到“具有他人意识”是一种成熟; 2、尊重他人、保持谦逊的品性; 3、学会感恩、懂得分享;

4、语言艺术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 5、要学会角色转换,要进行换位思考; 6、俯下身子去交往,构建社会和谐。 2、总结规律和注意事项: (1)设题规律:

①题型: ②要求: ③命题材料:

④注重思辨性,富含生活哲理,。 (2)审题立意时应注意:

第1页,共4页

①审材料:新材料作文给出材料,规定了作文的范围和含意,审题需要解读出材料中所蕴含的“意”, 这是准确立意的前提。观点不能脱离材料,可多角度立论,行文时只选定一个。 ②审提示语(范围、角度、意图) ③审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要求自己根据材料提炼出观点;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文体特征要鲜明。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2009年宁夏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60分)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讨论:对比以下几种立意角度,说出其中的优劣,为什么? A、诚信不可失 B、坚守善良 C、铭记诚信,时时行善 D、多说不如实干E、莫行善,以免陷入骗局 较好的立意是:( )

立意的病因: 立意的病因: 立意的病因: 审题立意指导:

第一步:反复阅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基本内容; 第二步:划出观点句、议论句、情态词、动词等;

第三步:概括事件始末或人物态度(人物+事件+结果);

第四步: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

第五步: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小结审题方法: 参考立意:1、永怀善良之心;2、留住善良;

第2页,共4页

3、让善良之花盛开;4、莫让善良丢失;5、行善是一种美德。

我的立意:

莫言在很多地方重复过一句话:?海明威曾经说过:‘不幸的童年是作家创作的摇篮’。?莫言这话多少有些冤枉双亲,因为比起从小失去父母的川端康成

和有一个酒鬼父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来说,莫言的那点不幸实在可以忽略不

计。莫言常说,饥饿与孤独是他创作的财富,其实莫言童年时候正是中国最困难

三、体验感受,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西方社会认为:舌头、金钱、电脑,是现代管理者?三大战略武器?。而青少

年时代的马英九不善言辞,沉默寡言。为了练习口才,他甚至在卧室里安了一面

大镜子。只要有时间,他就站在镜子前,既是演讲者,又是听众,还是评委。同学看见了便说,马英九竟然臭美到这种程度了。照镜子倒也罢了,为什么一定要

照这么大的镜子?只有马英九明白,这面镜子对自己的意义。直到现在,马英九

还会特意对着镜子练说话,他想让演讲更加精彩。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

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 四、写作实践,展现自我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请写在作文本上)

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首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第3页,共4页 的时期,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最后能饿成作家,特别是像莫言这样有名的作家,屈指可数。他的不幸,他的孤独,也成了他的财富。

请结合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等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含义,不得抄袭、套作。

第4页,共4页

篇三:人教高二必修五语文导学案合集(含课文目录)

高二语文导学案目录

阅读鉴赏

4 《归去来兮辞》???????????????????????? 3

6 《逍遥游》?????????????????????????? 14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20

专项练习

(一)(二)??????????????????????????? 25

阅读鉴赏

5 《滕王阁序》????????????????????????? 30

7 《陈情表》?????????????????????????? 41

表达交流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50

专项练习

(三)(四)??????????????????????????? 56

阅读鉴赏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62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70

表达交流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78

专项练习

(五)(六)??????????????????????????? 86

阅读鉴赏

3 《边城》??????????????????????????? 92

表达交流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99

阅读鉴赏

8 《咬文嚼字》???????????????????????? 104

9 《说“木叶”》 ??????????????????????? 108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114

专项练习

(七)(八)??????????????????????????? 120

阅读鉴赏

10 《谈中国诗》???????????????????????? 126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133

表达交流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140

专项练习

(九)(十)?????????????????????????? 146

阅读鉴赏

12 《作为生物的社会》????????????????????? 153

13 《宇宙的未来》??????????????????????? 159

表达交流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169

专项练习

(十一)(十二)???????????????????????? 177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182

古代文化常识?????????????????????????? 186

文言文虚词用法????????????????????????? 194

文言文翻译??????????????????????????? 200

4 归去来兮辞

编写人:訾永明 审查人:任聚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来、胡、奚、而、以、谏、樽、觞、眄、审、容膝、策、矫、岫、盘桓、

棹”等重点字词的意义。

2、文言特殊句式。

学习重点 文言词语的意义。

学习难点 特殊的文言句式。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课时 一课时

知识链接

作家与作品

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至今还广为传颂的名句有: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注译】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

【解读】陶渊明当彭县令时,郡太守派督邮到各县视察。督邮来到彭泽,县吏对陶渊明说,应当穿好官服,束上腰带,去拜见督邮大人。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他把县令的官印放在县衙里,扬长而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历来为中国人所景仰所传颂。人是要有一点骨气的。不然,为五斗米折腰,还有什么人格尊严?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注译】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解读】该句后来流传演化为成语“赏奇析疑”和“奇文共赏”。“赏奇析疑”和原诗意思

一样,形容欣赏诗文、分析疑难。“奇文共赏”却和原诗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讥讽的语气,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于众,让大家一起来贬斥,都讥刺为“奇文共赏”。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注译】“羁鸟”,被关在笼里的鸟。“池鱼”,被养在池水中的鱼。

【解读】这两句以“羁鸟”、“池鱼”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迫心境和心恋田园的情怀,一“恋”一“思”,凝聚了诗人对田园的眷恋和思念。 “恋旧林”、“思故渊”表明了作者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注译】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蚩尤起兵复仇被黄帝削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刑天吞不下这口气,他一人手执利斧,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也不是好惹的,他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立起身来,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解读】该句赞扬刑天的勇猛,表现出陶渊明隐士性格的另一个方面——鲁迅称之为“金刚怒目”,即对当时现实的极为不满。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词。

文体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预习检测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瓶无储粟() 求之靡途()田园将芜胡不归( )...

舟遥遥以轻飏( )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 ...

策扶老以流憩( ) 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 ) ...

景翳翳以将入() 将有事于西畴( ) 既窈窕以寻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 .....

2、找出通假字:

乃瞻衡宇( )景翳翳以将入( )

3、指出活用类型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 眄庭柯以怡颜() ...

倚南窗以寄傲( ) 审容膝之易安() ...

园日涉以成趣() 乐琴书以消忧() ...

或棹孤舟( ) .

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

1、翻译序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章重要句子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高二 语文 学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