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活着的幸福,生命的宣言:生命宣言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合上《活着》,闭上双眼,我满脑子都是福贵那张粗糙的,爬满皱纹,布满沟壑,写满生活艰辛的脸。我想福贵的脸应该是笑着的。他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那种厚实的笑容,而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苦。
  《活着》讲述的是福贵的生存故事,实际上是一连串的死亡故事。地主少爷福贵因赌博输掉了全部家产,他的父亲也因此离开人世。福贵从此一贫如洗,决定白手起家,但天意弄人,在一次替母亲求医的路上,他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在战乱中他捡回了一条命,回到家后,妻子家珍不幸患上了软骨病,不能干重活,儿子有庆为了救学校校长的老婆而被不良的医生抽血过多而死,从此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女儿凤霞肩上。凤霞先前因一场高烧而成了聋哑人,后来嫁了一个好丈夫,虽然是个偏头。而她也没有逃脱命运的捉弄,当生完苦根后,也去世了。而二喜,凤霞的丈夫,也在工作中不幸被砸死。更可笑的是,福贵的孙子苦根,竟然是在吃豆子时被噎死……《活着》总是对死亡轻描淡写。当我们还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就有一条生命逝去了。活下去,这个简单的愿望变得如此困难,“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老人福贵在“我”面前讲述着他的一生,从抗日战争到现在,他历经沧桑,看过许多人的死亡,而他仍活着。
  福贵一生表现出极强的承受苦难的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的风云变幻,还是基层农村的朝令夕改,所造成的悲剧都由福贵这一代人来承受。一开始福贵种地,用双手来养活自己及家人,到最后只有一人一牛犁地,只有一头老牛陪他安度晚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福贵都是勤劳的,都是认命的,都是默默地承受着苦难。福贵永远不会游手好闲,永远不会怨天尤人,他认定只有种地,只有认命,才能活得踏实。福贵眼中是见证了太多死亡后的从容,是尘埃落定后的淡然。余华是要用一个个死亡故事告诉我们怎样活,活着就是见证,就是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活着》又是生存宣言,生命宣言。
  《活着》向我们讲述了太多的情感。印象最深刻的是福贵和有庆的父子之情。有庆还小的时候,福贵就被抓去当兵了。等到福贵突然有一天又回来了,对于这样一个突然闯进自己生活的父亲,有庆感觉的只是陌生。后来长时间共患难,日子越过越苦,有庆渐渐熟悉了自己的爹。福贵跟所有受苦的农民一样,有着自己古板的想法,自己日子过得苦,当然不希望有庆将来跟自己一样受穷。所以他希望有庆能好好学习,可偏偏有庆不爱学习,他爱跑步。福贵总觉得跑步不可能跑出什么出息。有庆是懂事的孩子,他为了省下学费,宁愿不去上学。当父子俩意见不同时,福贵选择了打骂。有庆虽然话不多,却有着牛一般倔强的脾气,但终究是个孩子,皮肉之苦肯定是熬不住的。他害怕父亲的鞭子,这个牛脾气的孩子便与父亲陷入了冷战。有庆没有埋怨日子苦,拼命劳动,尽量为家里减少开支。这让本来就认为没有给孩子带来好日子的福贵更加难过。他们的感情说不清,道不明,却令人如此羡慕。
  余华似乎有意把福贵独自留在世上,伴着那头老牛过日子。他已经没有任何牵挂,一切都很淡然。不对老天有任何的埋怨,他只能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活着,没有任何的梦想。在那个时代,穷人是容不得有追求的。大家都一心一意保住性命,艰难地活下去。保住性命就好,有不得任何奢望。福贵的所有亲人都死了,他却幸存下来了,这是一个奇迹。苦难和死亡都没有把他打垮。我想到《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提亚哥,他好不容易捕到一条大鱼,与鲨鱼搏斗,最后拖到岸上的却只有鱼骨。“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余华比海明威来得更加残酷无情。
  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回味无穷,“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作者在此是否又一次提醒我们:生命从没放弃对死亡的追随,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全部价值。余华还说过“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什么?忍受苦难。福贵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目睹了那么多的死亡,仍然坚强地活着。生命的责任是什么?我认为还是活着,活着才能承担责任。
  曾为先锋派代表人物的余华,《活着》应该是他的一个转型吧,他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小人物,投向生命的底层,他对生命和时代的思考在一种类似黑色幽默的外衣下声声含泪,字字滴血。《兄弟》正是这种探索的延续。我以为,余华应该是我们提倡的“底层文学”和“草根文学”的一面旗帜。草根,这个词真的是太绝妙了,就是强调文学的平民性,强调文学要关注生命的最底层。老师说得好,其实从《诗经》中的国风开始,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学走的就是这条道路。感谢余华,感谢《活着》,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是“80后”,成长在21世纪,“文革”的痛苦是我无法了解的,今天能有一个机会让我对余华,对福贵,对“文革”有一个面对面的接触,对我已经是一个莫大的赐予了。我想我会好好珍惜这一份赐予。(指导老师:曾晓丹)

标签:宣言 活着 生命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