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的深度直击与尖锐拷问 灵魂拷问啥意思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电器爆炸到动车追尾,从黑心棉到有毒地板……,当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暗画面通过媒体接连不断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时,人们除了强烈的愤懑和凌厉的声讨之外,更不得不为商业伦理的失落和匮乏扼腕痛惜。虽然许多的质次伪劣产品为正义的力量所覆压和荡涤,作恶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各种践踏产品质量的恶行还在如同杂草般地丛生,其所及之处不仅侵害着芸芸众生,更动摇了民族存续的道德根基。
  
  被践踏的产品质量
  
   如果历史回放至8年之前,相信许多人的记忆一定会拾掇起那场沸沸扬扬的阜阳“毒奶粉”事件。从2004年3月开始,安徽阜阳市政府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对市场上销售的205个奶粉品种进行检测,结果查出46个不合格生产厂家的55种奶粉。随后,浙江、广东、河南、湖北等全国26个省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不合格奶粉127.38吨。紧接着,“大头娃娃”的惨剧在全国近半数省份上演。历史得到了惊人的复制。4年之后,三鹿集团引爆三聚氰胺事件,7年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又从蒙牛一款名为富纯牛奶的产品中检测出具有强致癌性的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的事实。
   与民众生活与生命休戚相关的食品行业显然成为了产品质量的“重灾区”。资料显示,国际质检总局2011年共查处质量违法案件11.14万件,其中食品事件就达3万件;而据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日前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结果表明,在消费者眼中,中国食品与饮料行业最不受信任。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去年10月“思念三鲜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果后,2012年的元宵节前消费者从“思念汤圆”中吃出创可贴和塑料泡沫等异物的消息再一次引来公众的讨伐,而在仅仅一周之后,又有消费者向质监部门投诉,其在当地沃尔玛超市里购买的思念水饺竟然吃出了一只“黑头”死苍蝇。事实上,稍早于思念水饺的“球菌门”事件,味千拉面“骨汤门”已经被媒体炒得甚嚣尘上。作为日本重光株式会社味千拉面品牌在中国的特许权经营商,味千(中国)公司千味汤的主要原料是骨汤原液,但媒体经过详细调查后发现,味千千味汤实为浓缩液勾兑而成。不仅如此,味千在官网上展示了一份由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出具的鉴定报告,称味千拉面骨泥浓缩汤料样品中富含胶原蛋白和钙,但这一鉴定却遭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全盘否定。摄于舆论的强大威力,味千最终承认汤底是以猪骨汤精勾兑而成并公开向消费者和中国农业大学致歉。
   家电“质量门”事故的频发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作为2011年消费者维权最有代表性的一桩故事是,当年9月份北京消费者罗永浩陆续在微博上反应自己购买的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上,之后罗永浩与一些志愿者在北京西门子总部门前砸坏了三台西门子“问题”冰箱以示抗议。无独有偶,继去年苏泊尔被哈尔滨工商部门查出共有81个型号的不锈钢器皿不合格并且存在锰含量高出国家近4倍(国内标准不超过2%)的真相之后,日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抽查后又发现,一款苏泊尔豪华智能电饭锅在非正常工作时保护装置不达标,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与苏泊尔接连上演产品质量闹剧一样,在国内驰名的澳柯玛产品也不断登上工商部门的“黑榜”。日前,在上海市和安徽省先后公布的产品质量抽查报告中,澳柯玛室内加热器被双方认定为质量不合格产品,同时在广东省质监局发布的2011年广东省室内加热器质量监督报告中,澳柯玛也被打入“黑名单”。值得注意的是,与澳柯玛一样吃进“黄牌”的还有联创、美之杰,先锋、宝尔玛等15种产品。
   本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美丽肌肤的化妆品如今也让人提心吊胆。自6年前SK-Ⅱ化妆品被查出含有铬和钕两种违禁物质后,倩碧、兰蔻、迪奥、雅诗兰黛等知名品牌最近几年中也相继被相关鉴定中心查出粉饼含有铬、钕等违禁物质,而且法国著名品牌兰蔻曾先后三次被检出不合格。不仅如此,加拿大日前一项化妆品测试发现,包括欧莱雅、封面女郎在内的知名品牌化妆品中也含有铍、镉、镍、铅等多种有毒物质,而且这些产品在中国都有销售。另外,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在“东洋之花美白水润面膜贴”等18种化妆品中检测出含超标禁用或限用的汞、苯酚、氢醌等有毒物质。
   低劣的建筑材料充斥着房屋装修市场已成为了业界公认的秘密。前不久,有媒体公开披露,安信公司从2010年至今,为万科、中海等大量知名房企提供甲醛含量高出国家规定5倍的不合格地板,可能涉及超过1万套的住房。3月1日,万科公布,万科佛山新城湾畔项目安信实木复合地板样品甲醛释放量为1.9mg/L,超过国家标准限量(1.5mg/L)。其实在万科“毒地板”事件之前,根据广东省质监局的抽查报告,另一广州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碧桂园就在佛山高明2期项目中被发现使用劣质建材,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报道,在广东台山碧桂园,业主也因为房子存在偷工减料、渗水漏水、墙壁裂缝等问题与碧桂园方面纠纷不断,而碧桂园的第一个省外项目长沙威尼斯碧桂园,也曾被专业机构出具了商品房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鉴定报告书。当然,最具权威的报告是,在国家质检总局最新通报的2011年产品质量基本状况中,建材成为紧跟食品之后遭遇投诉最多的一个产品。
   ……
   如果说仅仅在少数产品或者部分行业存在着质量问题可能是一种偶然的话,那么当那些品质低劣的产品蔓延和覆盖于几乎所有或绝大部分领域中、并在市场上肆无忌惮和横冲直闯时,其背后就存在着某些必然的逻辑因素,同时也昭示着吞咬经济肌体的的“质量危机”正在累积和叠加。
  
  残酷的超级“杀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以色列知名女模、人工巨乳女星福克斯在一次节目中大秀性感,让蟒蛇在自己的乳沟上游走,没想到蟒蛇却突然咬住她的左乳,吓得她当场花容失色。虽然女模治疗后并无大碍,但蟒蛇却离奇死亡。事后得知,蟒蛇之死源于巨乳内的硅胶之毒。当然,不是所有的人尤其是中国老百姓在遭遇着劣质产品围裹时能像福克斯那样的幸运。
   头大、嘴小、浮肿、低烧,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刚来到世间几个月就枯萎和凋谢,这是来自安徽阜阳的许多婴幼儿在饮用了金童贝贝、伊鹿、庆丰源等劣质奶粉后至今留在他们父母心中的可怕景象。据悉,在贫困的阜阳农村,劣质奶粉事件夺去了13条稚嫩的生命,数百名本应健康成长的小宝宝也不幸患上“重度营养不良综合症”而变成了“大头娃娃”。虽然官方截止目前为止没有公布全国各地“大头娃娃”的具体数目,但人们相信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让人拭泪的结果。无独有偶,尽管三鹿品牌被三元集团收购而退出公众的视野,但它所造成的30万“结石宝宝”却是无数父母们心中的永远巨痛。
   对于儿童的伤害实际并不只有劣质奶粉。仅以目前市场上的儿童玩具为例,这些携带金属、废料填充和甲醛超标的玩具恰恰是构成对儿童身体损害的主要元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儿童玩具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抽样合格率为86.5%;同时,质检总局还检验抽查了浙江、江苏等4个童车企业比较集中的省市40家企业的50种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只有74%。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发生的上百万起儿童意外伤害中,由劣质儿童用品导致的悲剧就达到5万多起。
   “7?23”温州动车事故所造成的惨烈后果相信在国人的心中久久不会抹去。在这场震惊中外的特大事故中,40人失去生命,近200人受伤,列车中断32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达19371.65万元。“通号集团所属通号设计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中管理混乱,通号集团作为甬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履行职责不力,致使为甬温线温州南站提供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国家安监总局在出具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中所作出的权威结论令人不寒而栗。
   全国各地校车事故的频发不仅引起了民众的惴惴不安,更令中央高层震惊。在甘肃庆阳,一辆幼儿园校车发生事故,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在辽宁凤城,一辆载有30多个孩子的校车发生侧翻,导致35人受伤。在江苏徐州丰县,一接送小学生的车辆侧翻,致15死8伤。在云南广南县曙光乡,一辆接送孩子的私家微型面包车翻入77.95米的山谷中,共造成5名学生死亡。据教育部一份关于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有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车辆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2.9万辆,仅占10.32%,换句话说,近九成校车是不达标的;即使有的校车勉强达标,但也都是改装拼凑而成。
   一个个飘逝的幼小生命无疑构成了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强烈诅咒与控诉,而低劣产品所酿造出的一桩桩血淋淋工伤事故更进一步强化了公众的愤懑与痛恨。前不久,位于山西省浑源县的百川煤业有限公司为了“赶进度和出效益“,低价从黑市上购置手工黑作坊自制的劣质火工产品,结果煤层发热招致火工产品自燃并引发爆炸,同时劣质炸药又被发掘机挖着,从而又引发二次爆炸,二十多条生命因此瞬间化为亡灵。无独有偶,在温州的永嘉和平阳两县,5个月前两名空调安装工从高楼坠下,造成一死一重伤,而事故起因则是劣质空调外机支架的膨胀螺丝钉脱落。据温州市家电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该市2011年共发生6起安装工在支架上作业时坠落伤亡的事故,其中由于支架质量原因的有4起。
   与在中国市场发疯似的淘金赚钱一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生产厂商之一,奥的斯在引发产品质量事故上也是出尽风头。资料显示,从2011年8月起的短短半年时间中,奥的斯电梯就在全国各地发生了10余起故障,而且步步惊心。在杭州下城区绿洲花园小区的17幢,两部奥的斯电梯不约而同地出现故障,救护人员乘坐电梯上下时数次被“卡“,最终,突发急病的老人抢救无效死亡。一个月后,杭州下城区绿洲花园小区18幢一部奥的斯电梯下行至5楼左右突然下坠至3楼,致电梯内一8个月大女婴从其母怀中脱手,头部着地。据国家质检总局披露的数据,2011年,像电梯等特种设备在全国共引发各类事故达275起,死亡300人,其中近八成事故发生在使用环节。
   家电产品成为了引发质量事故和悲剧的最频繁元凶。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在长沙,因购买了浙江慈溪市一家阀门企业生产的调压器,一对夫妻在使用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洗澡的过程中窒息而亡,经有关部门鉴定,事故系慈溪市某公司生产的调压器不合格导致一氧化碳充斥浴室而引起;在武汉,一名居住在武昌汤逊湖社区一出租屋内的来汉实习大学生洗澡时因热水器漏电不幸触电身亡;在重庆,一名年仅11岁的小男孩因电热毯起火葬身火海,次日,江苏一位95岁的老人也因电热毯故障引起火灾当场被烧死。
   作恶者必自戕。劣质产品在一次次践踏无辜生命的同时,也加速了相关企业危亡和覆灭的过程。由于遭遇信任危机,国产奶粉在国内市场丢盔弃甲,同时“洋奶粉”以质取胜,最终抢占了60%的中国奶粉市场,且在高端奶粉市场的份额攀至90%以上;由于“瘦肉精事件”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双汇在“3?15”之后的15天中平均每天损失1亿元的销售额;由于屡碰食品安全红线,在新加坡上市的思念食品股价连续大跌,目前以0.14新元的价格成为当地股市中少见的神仙股;由于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味千(中国)公司2011年利润巨减30%……
  
  制度缺失与监管之诟
  
   从《刑法》到《产品质量法》,中国并不缺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规章;从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到质量标准计量单位,中国也不缺乏驱逐劣质产品的组织力量;从三鹿集团董事长遭到严惩到双汇掌门人低头谢罪,中国更不缺乏扶正祛邪的勇气。然而,时至今日,各种粗制滥造和质量低劣的产品依然充斥着市场,并且大有愈演愈烈和扶摇直上之势,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与逻辑诱因值得深思和玩味。
   资本原罪是定位于伪劣产品之上的一个必然话题。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资本就蠢蠢欲动了;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忘乎所以了;而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么上绞刑架的事都干得出来。”的确,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少企业可以昧着良心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掺假使假,特别是伴随着行业与产品竞争的加剧,企业出于压低成本的商业目的而不惜粗制滥造和滥竽充数。以苏泊尔不锈钢器皿为例,其主要原材料来源是合金元素,但如果镍和锰对比,前者的价格一吨是十三万,而后者是一万三一吨,如此强烈反差之下,最终苏泊尔选择了成本低得多并且很可能给人造成高急热性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多种精神疾病的锰。不仅如此,在明知产品质量低劣的情况下,许多生产制造企业采取利润返点和收益分成等方法与销售商结盟,目的是扩大市场的占有率与扩充利润的回流渠道。可以说,劣质产品的泛滥是企业商业伦理退化和社会责任感堕落的集中体现。
   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位置以及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薄弱为劣质产品提供了投机钻营和扰乱视听的机会。一方面,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往往具有即时性特征,即是在知识还不够完备的时候就需要消费,加之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和专业性甄别功力,劣质产品就很容易乘隙而入;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往往是分散和大数量的,因此个体之间普遍存在着“搭便车”行为。即每一个消费者都认为自己不去监管和追究产品质量,总会有其他人会去监督和追究,甚至认为工商管理和计量标准等政府机构会恪尽职守代表消费者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不仅如此,即使消费者因为产品质量而产生了维权行为,但这种主动性的努力为其带来的直接收益往往并不显著,而且其努力的好处为大家所共享,投入则常常是个人承担,由此驱动着消费者都可能有积极性去“搭便车”。可以说,“搭便车”的消费心态不仅最终抑制了消费者的维权热情和弱化了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管力量,同时也给劣质产品留下了存活和蔓延的空间。
   产品质量标准的残缺是导致劣质产品难以规制和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对苏泊尔不锈钢器皿检测标准运用上,哈尔滨市工商局依据的是1988年标准,但由于不锈钢材料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已经有了很多新突破,这一标准显然已经落伍。虽然有关部门在去年年底又紧急推出了新的不锈钢制品安全国家标准,但也只规定要对铅、铬、镍、镉、砷的析出量进行检测,并没有对锰析出量检测的标准和方法。也正是如此,即使苏泊尔器具的锰含量超标至今依然没有得到叫停。不仅如此,我国企业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也不完善,如在中国并没有建立起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召回制度,一旦消费者受到侵害,只能根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获得赔偿;同时相关产品的召回制度规定不够具体和缺乏强制性,处罚力度偏小,致使企业在遵守和执行制度上大打折扣。
   与产品质量标准令人纠结相比,监管部门的职责缺失更让人担忧。一方面,目前我国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农业、药监、商务、城管等将近10个部门,由于多头管理和各自为政,导致劣质产品食品的泛滥得不到及时的遏制和纠正,而且分头监管格局使得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推诿中消耗掉,不仅出现了监管空白和监管死角,而且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劣质产品由此得到了可以发育和繁衍的“土壤”。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管理部门依然习惯于事后监督,超常规的预警机制和事前监督功能式微。以安徽阜阳“毒奶粉”为例,该事件最初由一个普通消费者对使用“伊鹿”牌奶粉致自家婴儿生病的因素所引起,之后《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等国内权威媒体进行跟踪报道,才引起了阜阳官方的注意。而在此之前,阜阳市工商部门就陆续接到因使用劣质奶粉导致婴儿营养不良投诉并展开调查,但最后却依然不了了之,直至出现部分营养不良婴儿死亡后才引致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的震惊和重视。但这种“马后炮”式的监督和惩治显然不能达到防微杜渐和刮骨疗伤的效果。更有甚者,由于官商勾结,一些地方政府还成为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保护伞”,显然,政风和官风的堕落以及由此引致的商风沦丧才是劣质产品的罪恶之源。
   显然,乱世必用重典。有效维系和提升产品质量离不开严刑峻法的高压与对违规者连续性的打击和惩处。一方面,要定期开展严厉打击低质伪劣产品的专项治理行动,加速行业清理和非合规性产品的淘汰进程,为此在区域选择上,要特别侧重于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伪劣产品重点集中制造场所的整治;而在追踪程序上,由于质量违法日趋规模化、网络化和产业化,除了围剿一些“黑作坊”、“黑窝点”之外,更应将打击力量延伸到销售环节。另一方面,要加大违规者的机会成本。根据博弈论,假钱和真钱同时在市场流通,大家都会倾向于用假钱,真钱就会自动从市场中退出,这就是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逻辑。对产品质量也一样,劣质产品和优质产品同时在市场中流通,企业也会倾向于生产劣质产品,劣质产品也会驱逐优质产品。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两类产品生产经营行为转化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低。为此,必须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其中对于生产低劣产品的企业要毫不留情的实施停产整改和吊销证照,而对产销伪劣产品的个人,必须使其承受可以破产的重罚直至永续不能翻身。

标签:拷问 尖锐 直击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