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赏识是心灵沟通的纽带【赏识孩子水晶般的心灵】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奥秘是什么?就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当中,以一种赏识与关爱的眼光面对孩子,使孩子在赏识中变得越来越好,使孩子从平凡走向成功。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赏识学生呢?
   首先,要尊重学生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让学生体会老师的尊重、赏识和热爱,从而使他们对老师、对学习产生尊重和热爱,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与热爱,要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认同学生的个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允许他们出差错。不轻易地指责批评,多点宽容,多一些像“没关系!再试一次你是最棒的”等言语来鼓励学生,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用情感保护孩子敏锐的自尊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予每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都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在他们答对题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比如“非常好!”“真聪明!”“你真棒!”这些赞赏的话语就像一缕春风,温暖着孩子的心灵,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给学生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是生命成长的强大动力。因为有了跑的自信和愿望,人类有了汽车;因为有了说话的自信和愿望,人类有了电话;因为有了“飞”的自信和愿望,人类有了卫星;因为有了传递交换的自信和愿望,人类有了互联网;因为有了向善向真向美的自信和愿望,人类才有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挫折越多,自信心越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赞赏和鼓励,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绩,也应给予表扬,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逐步树立学习自信心;课上多给他们微笑,多竖几次大拇指,鼓励他们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进步。新的课程理念之一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有自信。学生只有对自己、对各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例如我教的三年级某个学生,他性格内向,上课不爱发言。我积极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各种兴趣小组,并且在表演中让他担任了一个主要角色,他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我都给予了及时的肯定。慢慢地,他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他不再怕失败,渐渐地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各科均在90分以上。他已经完全找回了自信,不再认为自己是“差孩子”,随之而来的是迸发出更大的潜能,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孩子们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
   第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最胆小怯弱的学生,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学生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这些闪光之处,及时给予必要的表扬与鼓励。因此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只要不怕失败,敢于放手,即使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他也会在第一千零一次的鼓励中顽强地站起来。我们教师只要用赏识的目光去审视学生各个层次和侧面,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会有许多独到之处,再用赏识的语言予以赞许,并且持之以恒,时刻不忘给予学生希望,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教与学双方构建和谐统一、双向互动的布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只要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学生,我相信,学生肯定会终生受益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

标签:赏识 心灵 孩子 水晶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