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思考】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借鉴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探讨该理论对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启示,提出要注重可理解性的输入,考虑情感因素的影响,采纳多媒体技术创造的语言环境,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英语教学 可理解性输入 情感因素 多媒体教学
  
  一、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指在已经掌握一定母语系统的前提下,在目标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
  1.习得―学得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1]。根据“习得―学得”这一假设,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习得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习得”,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1]习得是下意识的,非正式的,自然的语言学习;学习则是有意识的,正式的,明确的学习语言。由此可见,习得方式比学习方式更为重要。
  2.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检假设与“习得―学得”假设密切相关,它体现出“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一般说来,语言习得能“引导”我们讲第二语言,并直接关系到我们说话的流利程度;而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1]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关注的是言语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者如果过多地使用监检功能,就会表现出犹豫,因追求精确而不断纠错,从而影响表达的流利程度。但在书面表达时,人们通常更注重语言形式,即表达的准确性,这时就有必要使用语言的监检功能来纠正表达中的错误。
  3.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说是在区分习得和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部分,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克拉申认为,适度足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3]。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3]。这就是克拉申著名的“i+1”公式,如果习得者现有水平为“i”,那么能促成他习得的就是“i+1”。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也是“输入假设”的核心[3]。
  4.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够学好目的语(英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它们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从而决定着学习者接受输入的多少[3]。情感过滤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三大因素。因此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3]。情感过滤假设的意义在于教学目的不仅要提供可理解的输入,而且要创造一种情感过滤很低的环境。
  5.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这一假设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实际上是按一定顺序习得语法结构,其次序是可以预测的,有些习得较早,有些习得较晚。例如,在儿童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s”等[3]。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3]。如果教学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那么就可以不按语法顺序来教。
  三、英语教学思考
  1.加强可理解性输入
  通过了解和研究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中可以得知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保证输入的可理解性,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输入的语言材料既要有趣又相关,要对语言的习得有利,需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假说把语言材料的理解放在首位,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前提和核心,有助于语言实际能力的培养。太过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或接近其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都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如今英语课堂教学仍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充分拓展学生的英语输入渠道。课外英语活动也是学生获得大量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英语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英语室或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和小说,参与英文的文艺活动、学术讲座等,在较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从而促进语言习得,增强自身的交际能力、语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情感因素正面影响
  情感因素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动机、自信和焦虑这三个因素。只有当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态度积极,焦虑感低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会顺利进入语言习得机制[3]。这一假说指引教师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多鼓励和肯定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不要过多地纠错,采取宽容的态度保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情感过滤较弱的环境中学习,效果会倍增[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适当的教学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降低学生的“情感障碍”,最终促进学生吸收“可理解性输入”的最大化[3]。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输入氛围,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关怀和尊重,给学生以安全感,减少焦虑,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采取正确的学习策略,增强成就感,培养学习兴趣。
  3.实施多媒体教学
  要增强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优化有利于“习得”的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以便大大增加英语习得的量,而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各种直观的形象,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感官刺激,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学效果[5]。多媒体英语教学形象、直观,能充分再现语言情景,并将知识诉诸画面,达到声、画交融,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多媒体网络教学适用于课堂,也可供学生课外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校的教材库连接,获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材料、语音材料或视频影像进行自学。这不仅扩大了学生对语言感知的空间和时间,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环境,也使语言学习更富有连续性,比较不易受到母语的干扰。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掌握科研前沿动态,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并选择恰当切入点,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精华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理论局限性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语言学界和教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但其理论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克拉申的理论是建立在“习得”与“学习”这两个概念区别的基础之上,实际两者之间的界限可以说是比较模糊的。(2)在对于“习得”与“学习”概念的划分,克拉申认为可以截然分开,且“习得”不能转化成为“学习”。实际上,学得的知识和习得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尤其是学得的知识在学习者熟悉到某种程度时,这种转换往往会实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3)理想的“i+1”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操作。学习者个体差异很大,现有水平如何测定,略高一点的语言输入究竟是多少,克拉申并没给出,也无法给出明晰的标准[3]。尽管他提出理想的可理解输入需要足够的量,过多或过少都没有价值,应该如何界定“足够”。(4)强调语言输入是习得的关键,但对输出谈论较少,忽视输出对语言能力培养的意义。语言输入是手段,语言输出才是目的。语言习得的过程应该是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双向互动的过程。
  四、结语
  尽管如此,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依然对英语教学具有引导作用,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英语教师不只是强调“量”同时还要强调“精”,即可理解性输入。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中是第一位的,只有输入才有可能输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自我概念,自尊需要等情感因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融入英语学习。网络和多媒体的大量涌现提供了英语学习和习得所需的大量语言素材和资源,同时也给英语教学创造了虚拟的语言环境,有助于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有利于良性的语言习得,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淑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英语听说教学实践的启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58,58,58.
  [2]宋志强,郭彩凤.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6,56,57,57,57,58,58,59.
  [3]郭小纯.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9,(9):50.
  [4]李丹.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145.

标签:英语教学 习得 思考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