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动手操作,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动手操作在实际教学中常常走入误区,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浪费教学时间,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一、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中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动手操作流于形式。老师过于低估学生已有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时教学内容没有必要进行动手操作,但是为了追求形式,为操作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时老师才提出问题,刚刚布置要求,因担心耽误教学时间,就直接让个别动作快的学生操作,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2.动手操作要求不明。动手操作前,老师没有能够讲清楚操作的具体要求和目的,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操作学习的需求没有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因而在操作时表现得很茫然。
  3.动手操作方法失当。动手操作既有个体的活动,也有分组合作学习的需求,有时小组成员分工不够明确,没有责任到人,导致课堂显得比较“乱”,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
  4.动手操作时机欠妥。为了增加感性知识,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有时动手操作需要在新课前进行,若放在后面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有时为了探究新知,也可在新课时进行,这些都需要老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老师实施操作的时机不对,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客观因素
  1.受操作学具本身的干扰。我们时常看到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这边老师还在讲要求、布置相关任务,那边已经有学生拿出学具悄悄地玩耍起来。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时,老师为了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每人每组的操作学具都是完全相同,而导致一些孩子不愿意、不想去实际操作,认为没意思,操作不操作都一样。
  2.受操作活动形式的束缚。老师在设计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活动时,按照自己的想法,常常预设了标准答案,暗含了统一的要求,束缚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没有真正起到动手操作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对策
  1.精心准备操作学具
  低年级的课堂上,如果让学生自己准备学具,通常就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他人所带学具本身,往往忽视利用学具进行学习的过程,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因此设计和制作低年级学生的学具时,既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又要直观性强,力求做到就地取材,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比如:尽量使用学具盒中提供的小棒、方块、圆片等,小棒不够可以用吸管、牙签等实物替代,这样可以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课堂教学。
  对于中高年级,则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提供或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的学具,以确保操作活动更好围绕教学进行。例如,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卡片进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其实并不需要全班都准备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者是锐角三角形,大小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时,可以由特殊到一般,所有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必须除以2,学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在此基础上再明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来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来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等等,通过这样的操作,更有助于后进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使他们的思维也能得到锻炼提高。
  2.明确动手操作要求
  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有随意性和情绪性,如果在动手操作前,老师没有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规定必要的操作程序,而是由着学生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就有可能完成不了老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前,老师要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步骤、方法以及使用学具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使他们的操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时,这点更为重要,因为低年级学生操作学具的形状、色彩等特点,往往让学生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到学具本身,而忽略了教学本身,为此老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①操作什么东西;②怎样进行操作;③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例如:在二年级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首先通过小组内学生自己分小棒,然后找出所分小棒的特点,得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再通过小组分实物(苹果、圆片等)的过程,把一堆东西每几个一份和把一堆东西平均分成几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到这两种分法都是用除法算。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仍然通过分小棒,让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当剩下的小棒不够分了,这就是余下的,也就是“余数”,理解了“余数”的概念,进一步追问:你怎么知道就不够分?和谁比就知道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3.熟练掌握动手操作的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指明了使用学具,动手操作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动手操作,满足了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欲望,还需要指导它们有目的、有程序地进行活动。(1)操作前:老师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好操作步骤以便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2)操作中:要给予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做到“手、脑”并重,把实践、思维和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3)操作后:老师要及时评价。即使结论有误差,或者错误,也要实事求是,有时错误也是一种美丽的教学资源。通过对比,更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让动手操作真正为教学服务。
  课堂上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仅是个体活动,某些时候也需要分组合作。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老师还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合理分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让组内成员会倾听、表达、讨论自己的观点,具有合作学习的技能,这也是确保操作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4.用心设计动手操作的形式
  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为了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使操作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动手操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笔者认为动手操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老师先作操作演示,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让学生从中发现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什么技巧;可以是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老师适时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可以是个体活动,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等等,这些都需要老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另外,在实际课堂教学时,老师还应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群体中,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了解操作活动的效果,讨论的焦点,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控操作的难度,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知识。
  5.恰当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老师在数学课上实施动手操作的环节,必须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把握恰当的操作时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学习。
  首先在备课时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抽象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确定这节课是否要开展操作活动。其次,再确定操作活动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操作活动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中进行,可以探索得出结论,从而验证所得的结论,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和掌握。当然,操作活动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后进行,以巩固加深,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一般方法后,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他们求异创新思维的发展。老师首先提问:画出150度的角,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很快画出来。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不用量角器,只有三角尺你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这时就会带着问题再次进行动手操作。很快就发现了:用三角板的直角和一个60度的角拼起来画出150度的角。再次抛出问题: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的探求欲望再次被老师激发出来,又一次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很快得出结论:用一个平角减去一个30度的角得到150度的角。把握好操作时机,不仅能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重视学具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位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充分利用学具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翁红梅,镇江市桃花坞小学,212003)

标签:小学数学 误区 对策 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