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高考改革课本

时间:2017-03-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4年高考进程回顾与教材编写的多元化

ss="txt">第一章 高考语文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

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试卷中的地位十 分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语文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必须以高中 语文新课程标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为命题依据,才能 更加全面、准确、科学地检测出考生的现代文阅读知识、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素养。

第一节 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与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也叫“教学大纲”或“课程纲要”,“是国家教育行政部 门颁发的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较大的变化:吸收了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育科学 研究的成果,体现了许多新的精神,如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表述为: “语文是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 特长”的萼求,还对语文能力的训练提m了量化的萼求,如萼求高中阶段的学 生背诵20篇古文;50首诗、词、曲;阅读不少于300万字的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 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阅读一般的现代文的速度耍求每分钟不少于 600字。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对现代 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与2000年的教学大纲相比,总体上没有变化,只是增加了对 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的阅读及其方法的阐述。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提出了全 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弘扬教育的本质是提升 人的精神品质、促进人的发展。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 具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这 些新课程理念将引领着高中语文课程的深度改革与重建。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限定了高考语文现 代文阅读试题的难度及考查的内容。在考试内容方面,主要测查考生是否能够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是否能够理解作者的感情、观点及思想;是否能够跟据 语境揣摩句子的含义;是否能够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是否 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等。在此基

础上检测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 品的能力,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第二节 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与(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高考改革课本)新课程语文考试大纲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是对语文课程进行学业验收的纲要性文件。语文考试大 纲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但又不拘泥于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规定 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而 语文考试大纲是规定高考语文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的考试指导 性文件,它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正式颁布。自2004年秋季起,普 通高中课程标准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全面展开。目前,全国多数 省市区己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2006年,教育部于颁布了新课程的各科《考试 大纲》。从2007年开始,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首批实验区实行新课程 高考.到2010年为I卜,除了卜^海、江西、湖北、四川和重庆五个省市外,伞国R 有15介省市区加入了新课改高考大军。

在这期间,新课程语文考试大纲经过了多方面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整 个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特定过渡时期的评价方案,它在我国语文高考 历史上迈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一步。

一、20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 下简称为2007年新考纲)的制订是新课程实施后第一次语文高考改革的重大举 措。2007年新考纲遵循“渐变”的原则,在旧考纲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的创新。

(一)增设了选考内容

2007年新考纲将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必考”部 分为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选考”部分由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 读组成,且它们的试题数量及总赋分相同,让考生任选一类作答。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平等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 展。但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每门学科都要优秀,合格加上特长就是有用人才。因此,我们既要补短又要扬长。高中新课程开设了选修课,满 足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的需要。与之相对应的高考阅读试题就出现 了“必考”和“选考”部分。“必考”是针对所有学生,从发展的需要出发, 都必须学习的终身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选考”对应的是学生的个性、爱 好、兴趣和特长。

同时,“必考”和“选考”部分的设置,让学生有了选择答题的机会,尊 重了考生的差异性,有利于考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体现了新课标“选择性” 的课标精神。

(二)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2007年新考纲在2006年考试大纲“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 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种能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 能力”。探究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一起,构成了高中阶段培养 学生的三大能力。2007年新考纲指出:“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 俐新,是存识记、珲解、分析综合的基础卜^发展了的能力层级。”①

增加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是语文课程的重大进步,体现了“培养学生酌探究 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课标精神。

(三)重构了文体考查体系

2006年考试大纲笼统地分为对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 阅读。2007年新考纲以课标中的文本类别来统领阅读,必考内容部分包括对一 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选考内容部分包括对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的阅读。“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的分类,对应了高中语文“探 究”、“审美”、“应用”三种能力目标。

过去的高考阅读只考社科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很少涉及自然科学,这是高 考语文的一大缺陷。新课程实施后,新课标强调建设具有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 课程,即要求语文与其它学科交叉整合,包括文理渗透。语文教学涉及自然科 学类文章,这就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把学语文、用语文渗透到自然科学类 文章的阅读中去,即有利于培养语文能力,又有助于帮助理解自然科学知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择自然科学类文章正是适应了语文新课程这一改革的需要。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要加强文理渗透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四)将实用类文本列为考试内容

2007年新考纲增加了对实用类文本考查,它包括访谈、新闻、传记、社科 论文、调查报告等文体,要求考生了解这些文体的特征及表现手法,能准确筛 选、整合文本信息,并能分析其思想内容,探讨其反映的时代精神及人生价值。 这一考查要求可以让高中生对实用类文本文体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并进行相应 的能力训练,对其以后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帮助,同时也突出了语文学科在现 实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切合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五)考试内容增加了“新”考点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中规定的现代文阅读 考点为9个。2007年由于增设了选考内容、重构了文体考查体系,《2007年高 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

中,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增至23个。新考纲考点与传统 考纲相比更细化,这使考试的内容更详细,更有利于对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 全面测查,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2009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2008年新考纲写2007年新考纲相比,总体上没有变化,只是在细微处作 了调整。而2009年新考纲与2008年新考纲相比,则进行了多处调整,现代文 阅读部分的调整如下:

(一)对“探究”能力中的“疑难问题”作了修订

2008年新考纲对探究能力的表述为:“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 由于探究题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在考试中“疑难问题”通常只有一 个答案,而且什么是“疑难问题”,疑难的标准是什么,这些认定比较模糊。 这就导致了新课程高考中的探究题类似简答题,失去了探究的意味。所以,2009 年新考纲将其修改为:“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 这一修订更加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

(二)对选考内容中的“探究”能力作了修订

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2009年新考纲将2008年考纲中的要求 (1)(2)合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①; 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2009年新考纲将2008年考纲中的要求 (1)(2)合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 此外,2009年新考纲在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都增加 了“探讨作者的创(写)作背景和创(写)作意图”,这一修订体现了知人论 世的鉴赏原则。

(三)语言表达方面作了微调

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08年考纲的要求为:“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 动、简明、连贯、得体”,2009年新考纲将其修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一修改,体现了由低到高的考试要求,更符合 考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此外,2009年新考纲将2008年新考纲中的“品味精彩语 句的表现力”改为“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这一修改使考纲的语言表达 更加全面、科学。

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2009年的相比,没有变化,在总体上保持了稳定。 综观2007年至2010年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其考试能力要求、考 试内容陈了在局部做了微调以外,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变化。这是由于施行新 课程高考的省份逐年增加,先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市区的高考试卷需要几年的 时间保持稳定,后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市,更需要一个平稳过渡的时期。同时, 课改区的新课程高考对非课改区的高考起着

引领作用,新考纲的稳定,也意味 着全国高考的稳定。所以,2007年至2010年这四年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 纲在新课程改革中稳步前行,遵循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适度创新”的新 课改精神。

第三节 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与语文新课标教材

一、语文新课标教材呈“一纲多本”格局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后,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如雨后春笋,精彩纷 呈。到目前为止,全国普遍使用的新课标教材主要有以下7种:人教版(袁行霈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语文版(史习江、张万彬主编,语文出版 社2006年版),人民版(童庆炳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苏教版(丁 帆、杨九俊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沪教版(王荣生、倪文锦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山东版(谢冕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版), 粤教版(陈佳民、柯汉琳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以上事实说明,以往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了,迎未了“一纲多 本”的新局面。

二、“一纲多本”格局对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影响

我国长期在计划经济的桎梏下,用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模式来培 养循规蹈矩的乖孩子,从教材到教学内容,再到对问题的看法,都必须高度统 一,只让学生相信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其余都是错误的,这让学生的思想变得 非常单一,从教育内部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不利于他们兴趣、爱好、特长、 个件和俐新思维的发展。新课稗针对这此弊端,强调个件教育,荠异教育,存 教材改革方面,结束了一本教材统天下的局面,出觋了教材的多元化。“一纲 多本”便应运而生。

“一纲多本”指:教学允许各省市区选择7种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中 的任一种为教材,但语文高考必须以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为标准。“一纲多本” 局面的出现,使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试在很大的程度上脱离了现行语文教材。 历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材料都选自课外的一些阅读材料,这种选材命 题本来的目的是突出对考生语文能力的测试,避免教学中出现死记硬背和押题 的现象,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相当一部分学校不重 视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重复繁杂的应试训练上,出现了考 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奇怪局面。这就使得原本最富有文学性的语文 教学越来越乏味。很多学校甚至在高一、高二就匆匆上完语文教材中的所有内 容,到了

篇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改革

xt">【摘要】从2008年秋季起,河南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进行

新课程改革,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一次全面改革。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材改革

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贯穿其中的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

知识创新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加强高中

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

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

程制度和学校文化。与之相适应,新教材、教参在很多方面体现了

全新的思路,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这套必修教材所编选的课文,

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教学单元的组成

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体现出与以往教材不

同的特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幸投身到这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去。

从事新课程教学,是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也是对

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进行分析、鉴别、择取和扬弃的过程。通

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在这

里,结合自我的教学体会,谈谈阅读新教材、教参的一些粗浅的感

受。

新课程教学用书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体现在对文本更趋人性化的

解读,贴近了当代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具备了鲜明的

时代性,做到了与时俱进。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六课《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

的一首叙事诗,也是一篇讲述爱情的传统经典篇章。以往在分析篇

中人物形象时,容易给其定性,在他们身上贴上或善或恶的标签,

刻上或高尚或卑劣的烙印。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就可

以这样做呢?在本课的解析中,我看到了一种完善的做法。教学用

书在概括焦仲卿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首先

肯定了他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的性格。对于他迫于母亲的压

力将兰芝送回娘家的行为,认为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按照当

时的风俗,他只能这样做。今天的读者不能责怪他软弱,给出了“不

能据此认为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的结论。我想,这才是从人的

本性出发,对人物行为做出的最好的解读,也是对人物公正的评析。

又如对”兰芝离开焦家时为什么精心打扮一番”这个问题的探究。

学生对于这种指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思考,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从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出发,根据自我积累的生活体验,给出了不同的

理解。可以说,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永远是对人的思想、

性格、理想的终极关照。而作为读者,能够从中学习、领悟,开启

心智,那将是我们在阅读中最大的收获。而正是对这样问题的探究,

学生在思考与辨析中,认识得到了加深,思想渐趋成熟。

新课程教师教学用书,注意倾听各种声音,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

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钻研教

科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课文出自中外

散文名篇,它们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

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

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第一课是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荷塘月色》。在写景文中,它是教材

的必选。历来无论是文坛或者是学界,对它的评价至高。而在我们

的记忆中,永远保留着吟诵文中名句、品味优美语言的学习场景,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它奉为“经典”。它是那么完美吗?至少我

们在心底从未这样怀疑过。当我读到第一课教参后所附的余光中先

生的文章《论朱自清的散文》时,内心不禁为之触动,及至读罢全

文,思潮激荡,久久不能平静。一直以来,教参所附的评析文章,

对选文赞赏、推崇者居多,争议、批评者罕有。久而久之,作为从

教者,往往也形成了定式思维,对待选入教材的文章的认识,在思

想观点上依赖性很强。体现在从事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完全依据教

参所述,而缺乏必要的自我的声音,缺乏对文本的个体认读,在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环节也必然会有所缺失。而这不正是当前新课改所

倡导的学习方式吗?

余光中先生的文章,在肯定朱自清先生文学成就的前提下,对其

散文创作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虽然有的观点还待于后学者去

品评、去争议,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挑战经典的胆量和勇气。他的

做法也给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新课程教学

参考书能选编这类文章,给从教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想舞台,也体

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开放思维,笔者认为这是可喜的变化。

新课标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深入文

本阅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不断思考,总结领悟,最终达到开启心

智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新课标教材可以说完美地贯彻了这种理念。

表现在恰切地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而这些习题引起了学生学

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鸿门宴》一课,课后第四题:许多读

者认为项羽是因为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你同意这个看法

吗?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观点。因为刚刚学过了这篇文章,学

生还沉浸在《鸿门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

形象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这个问题摆在面前时,

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讨论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各抒己见。这其中,有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也有对某种认识的趋

同。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学生思想得到了提升,收到了良好的

效果。

又如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三课《边城》,这一单元教材安排

的是小说单元。针对课后第三题:课外阅读《边城》全文,写一篇

读书报告。除了文本所设置的几个问题外,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供

学生采用。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假如你是傩送,你会回来吗?

这些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他们课外组成了

兴趣小组,对《边城》乃至沈从文的其他作品展开了广泛的阅读,

掀起了名著阅读的高潮。这类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从课内到课外,

由思考而反观文本,从而很好地促进了语文的学习。

以上所谈及的只是笔者在从事教学实践时,对新课程教材的一些

体会和认识,管中窥豹,还显粗浅。总体而言,新课程教学用书能

从师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现状,勇于做

出调整和改变,做到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是值得每一个教育人欣

赏与赞许的。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

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①。朋友们,你还

在为课改实践中犹疑重重而裹足不前吗?面对这样美好的教育蓝

图,立足如此广阔的教育平台,我们应该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在

课改的大潮中,努力进取,扬帆远航,抵达成功的彼岸。

注释:①此句见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篇三:2017年高中历史新教材改革

:中外历史纲要

本课程旨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本课程共有35个专题,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讲述,展现人类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人类社会逐步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总趋势。

(1)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孕育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史前研究领域的不同作用。

(2)夏、商、西周与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西周的宗法分封制以及相关的礼乐制度,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确立的特点。

(3)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认同的形成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通过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交融的史实,认识“华夏”认同形成的意义。 (4)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衰亡

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

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和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创新成就。

(6)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 通过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立,认识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意义;通过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中外交流,认识隋唐盛世的繁荣与开放。

(7)中唐至两宋时期的政治、社会变革 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了解中唐至两宋时期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8)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通过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9)明朝的制度建设与社会变动

知道明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认识这些制度在秩序重建中的作用与弊端;通过了解由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认识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10)清前期的繁荣及其面临的挑战

通过清前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清朝在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上的重要作用;通过了解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此后各种矛盾的加剧,理解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转折。

(11)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与局限性。

(1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1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日本侵华的罪行;通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15)人民解放战争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解放的原因和意义。

(16)百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变迁

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过程;通过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探讨近代以来社会转型的特点。 (17)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1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认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成就及经验教训;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9)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识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通过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史实,概述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20)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通过当代中国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认识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1)古代世界 知道早期人类的产生;理解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各文明古国(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了解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22)西欧封建社会与伊斯兰世界

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基督教会和伊斯兰教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教权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关系。

(23)大航海时代 通过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24)殖民势力到来前的印度、日本和朝鲜 通过了解莫卧儿帝国、日本的幕府以及朝鲜李朝的统治,认识殖民势力到来前东亚与南亚主要国家的历史特点。

(25)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实现。

(26)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理解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并引起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及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认识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2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道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并引发的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28)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知道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29)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结果,以及一战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关系,认识一战前后的世界格局。

(30)一战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各国的应对 了解一战后国际格局下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认识苏、美、德、日等国面对这些新变化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及其影响。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局部发展到全球的过程,认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战争胜利之间的关系;理解战后形成的国际新秩序。

(32)冷战与二战后世界格局 通过冷战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知道冷战发展与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33)亚非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知道殖民体系瓦解的基本进程;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发展;认识亚非拉国家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

(34)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35)新科技革命与文化多样化

了解新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社会的急剧变迁;认识文化多样化在当今世界的表现,以及人们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努力。

选修Ⅰ的主要内容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进 选择政治体制、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货币发行与财政收入等专题,使学生了解国家治理的发展,了解制度文明的进程,确立制度自信。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选择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劳动工具与劳作方式、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等专题,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及科技改变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程

选择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战争与文化碰撞、宗教传播与文化景观、文化的传承于保护、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等专题,使学生认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和文化的多元性。

选修Ⅱ的主要内容

史学入门

内容涉及历史观、史学优秀传统、读史常识、史料的作用、探究历史的方法、历史的解释与评判、历史工具书及信息检索、历史论文的写作等,使学生掌握历史探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史料研读

内容涉及史料搜集与运用的方法、各种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的研读,以及综合运用史料的方法,通过阅读与探究的活动,使学生理解史料的作用并尝试运用史料,进一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标签:高考 课本 改革 高考历史课本 新疆高考化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