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山西省高考改革方案

时间:2017-03-2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考改革新形势下的职高英语教学

高考改革新形势下的职高英语教学

作者:刘仲华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1期

摘 要:今年普通高中高考制度地方性的改革,给高中的英语与语文教学带来纷争,而职业高中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学习态度,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从这一现象出发,提出了高考改革新形势下的职高英语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考改革;师生关系;教学策略

今年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引发了教育界的“地震”。方案中关于“提高语文分值、降低英语分值”的内容备受大众关注,由此,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也再次面临困境。本来在职高的学科教学中,英语就是学生最大的难题,现在受高考改革方案的影响,从思想上更加不重视英语学习。这就给职高的英语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对于学生对高考方案的错误解读,教师要引导他们冷静分析、清醒面对。在教学中教师要一如既往地关爱每一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齐抓分抓并行的教学策略,才能确保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方案精神

职业高中学生头脑简单,有时候理解问题不够全面和深入。我们要给学生解释清楚:这是我国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今后各地的改革方案可能会陆续出台。但北京市地方性的改革并不代表我们山西省的改革,普通高中的高考改革并不代表职业高中的对口升学改革。而北京市的改革是从本届高一开始的,三年后才能够全面实施。况且这些改革与职高的关系不大,与本届高三、高二学生的高考无关。所以,英语平时该怎么学,现在还是怎么学,该怎么考还是怎么考,没必要大惊小怪,或者欢欣鼓舞,甚至幻想这样的好事落到自己头上。在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方案精神后,面对新情况学生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理性选择。

二、维护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对口升学考试中,英语与语文、数学同为文化课,三门所占分值与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相等同,思想上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不能因为北京市改革方案中“提高语文分值、降低英语分值”的内容,让学生更多关注语文学科,而忽视了英语学科。而应让学生明确:英语同样重要,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因为英语是自己的弱科,需要花费比其他学科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攻克它。

三、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二:山西高考三十年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增幅高达154.6%,今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475万人。

●春季高考 2000年1月,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但从诞生第一天起,春考就被考生用一种怀疑的眼光审视。 ●高考年龄 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非典”高考/提前高考 2003年,孩子们戴着口罩走进考场,而且是6月7日,在过去的26年里,高考一直在7月7日开始。

[前言]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教育部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对恢复高考,振兴教育进行了半个月的讨论。 10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推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办法被废止,“文化大革命”前行之有效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一整套办法得以恢复,我国的高考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77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中专学校招生工作得到恢复,实行全省统一命题,考试工作于年底进行。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历史、地理,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新生于1978年春季入学。 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考试。山西省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同全国一样,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确立了“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以文化考试为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基本原则。

高考这一公平竞争的方式,有利于确保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全社会如公务员、职称、任职资格等考试树立起楷模。为山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选拔出了成千上万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0年来山西的高考招生工作逐步完善,走向成熟,其中几次重大的改革和变迁,凸显出30年历史的沿革和社会的进步。

[科目设置]

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以来,高考一直沿用文、理分科的高考科目设置办法,即文史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为改变中学“应试教育”的状况,减轻学生负担,淡化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山西根据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实行高中毕业会考的要求,1992年,开始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经过多年的论证和试点,逐步形成了“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即三门基础课(语文、数学、外语)必考,按文、理两类各加两门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最需要的科目,即文史类加政治、历史;理工类加物理、化学。

1994年,山西实行“3+2”高考新方案。

1998年,国家确定山西、江西、天津为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省市,在完成一轮试验后,2000年我省作为全国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惟一试点省份,进行了“3+X”的高考科目设置模式改革(语文、数学、外语加文综和理综)。

[命题改革]

1977年、1978年,实行分省单独命题。

1979年后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1996年3月,省招考中心设立命题处,统一负责各类考试的命题管理和命题业务。

[招生方式]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实行“两包两统”:一是国家包办学,实行统一计划招生,学生免费上学;二是学生包就业,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高等教育这种“统招分”的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双轨制,即高校在完成国家招生任务计划之外,可以招收一定比例的自费生和委培生。

1984年,山西省首先开始委托培养招生。天津市15所高等院校为山西省委托培养学生197名,其中文史类19名,理工类169名,体育类5名,专科4名。招收委培生、自费生,对于打破学生上大学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传统观念,挖掘高等学校的办学潜力,满足社会多方面对人才的需求,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995年,山西省积极做好招生并轨改革的准备工作,由山西省教委、省计委、省财政共同组成考察团,分赴全国实行并轨的省市进行调研,吸取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实施意见。

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教委关于省属普通高校全面实行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从1996年开始在省

属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凡省所属的普通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大专班、短期职业大学(部)、电大普通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从这一年起均实行“并轨”改革,并在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招生手段]

1977年至1985年,山西高考评卷,档案检索等工作全部由人工操作。 1985年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录取管理。随后,计算机应用于报名、填报志愿、评卷、登分、录取及统计工作。

1996年,我省加大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和设备更新力度,做到了省、市(地)招办计算机远程联网及数据的远程传输;同年,全面更新和优化了计算机录取软件运行环境,提高了计算机录取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投档录取。

1997年,作为全国4个试点省之一,我省成功地与原国家教委联网进行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远程监控和动态查询。

2000年,对学校录取现场布设网线,为网上远程录取做好基础设施准备,并在当年试行高招计算机现场网上录取和省属13所高校远程网上录取。

2001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面,进行了高招计算机远程录取招生院校和招生数双过半。

2002年,普通高校全面实现了远程网上录取,实现了录取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使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将以往招生录取的“招办负责制”转变为“学校负责、招办

监督”的录取工作体制。

[录取体制]

1997年恢复高考之初,山西省同全国一样,曾采用“段段清”的录取方法,即将录取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按总分10分一段排队区分,录取时从高分段开始往下一段录取,上一段不录取完,下一段不开始。此方法虽对“文化大革命”搞推荐造成的不正之风起到了很好的抵制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学校选择余地很小,总分作用过于突出,不利于学校按培养要求选拔适合的学生等。

1983年,山西总结经验,录取中采取在最低分数线以上按考生第一志愿一次投档的办法,扩大了学校的选择余地,保证了新生质量;促进了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减少了志愿周转的工作量,加快了录取的进程。

1984年,在“一次投档”的基础上,全部实行“根据考生志愿,按比例投档”的新方法。即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和统考成绩达到各批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多于学校计划招生数的20%提供档案,由学校德智体全面考核,注意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在录取新生中的自主权,还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山西矿业学院4所大学试行由学校全权负责录取的办法,即在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分数控制线以上,将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上述院校的档案材料,一次投档,由学校审录,并负责解释和答复未被录取考生的咨询,全权负责处理录取中的遗留问题。

篇三:高考改革和课程建设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课程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而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保证。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坚持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提出的要求,体现衡量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为考生提供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着力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挥考试中学教学的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一、普通高考改革综述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倍受重视。从恢复高考以来,一直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推进高考的改革。

1999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的教学

[1999]3号文件,确定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将来不再分文理科;“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根据目前状况,综合科目可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综合能力测试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鼓励开展综合能力测试研究,支持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引导中学生全面学习、掌握中学阶段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形成较强的能力。

广东省率先进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改革的试点工作。1998年6月23日教育部发布教学厅【1998】15号文批复《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科目改革的请示》,同意广东省从1999年起进行普通高考科目改革试验。新的高考科目设置高中阶段开设的全部文化课,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在广东省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加试科目,加试科目必须从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六科中选择一科或几科。考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参加所报考的高等学校(或专业)规定的科目考试,兼报不同专业必须兼考相应科目,新的高考科目设置简称为“3十X”。高考各科试题由教育部单独命制,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高考日期与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同步。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了为广东省“3+X”试点单独命题的实施意见:

1.各科命题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的文化素质要求,依据《中学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但不拘泥于大纲。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能力”的原则,加强能力

和素质的考查。

2.根据“3+X”高考科目的设置特点,适当调整学科内容比例,注重学科内部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渗透,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3.语文删除“文化常识”和“名言名句”的要求,减少文言虚词的数量。数学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使用同一试卷。英语增加听力,有关听力和口试,继续广东省已试行的方案,即:听力20%(占英语全卷分数),口试由广东省自行命题。政治加大“经济”和“哲学”的内容。

4.各科题型相对稳定,略做调整,适当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反应学科内容和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关系。

5.各科难度参考

山西省高考改革方案

广东省考生实际水平,略低于全国试卷。

6.编写“3+X”科目方案的《考试说明》(包括地理、生物),突出内容改革的新要求。同时,调整了考试时间将原来安排在第二天下午的外语考试与第三天上午的物理、历史考试科目进行了对调。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基本科目安排在三天考试的上午,广东省“3+X”方案的考试时间定在7月7日至7月10日共四天,每天安排二至三门科目的考试,每门科目两小时(语文2.5小时),第四天上午物理,下午生物和地理。

2000年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的试点省扩大到5个,它们是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和广东省。广东省实行的“3+X”科目设置方案与1999年不同,主要是“X”科目在原来六个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科目考试”,综合科目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山西、吉林、江苏、浙江4省的实行“3+文科/综合”科目方案。为适应改革的需要,考试时间再次进行了调整,语、数、外三科的考试时间不变,江苏、浙江等实行“3+文综/理综”科目方案的省份,“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安排在第一天下午,广东省的“文理综合”科目安排在第四天上午,地理和化学、生物和历史分别安排在第三天、四天下午。2001年高考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的试点省扩大到18个,包括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海南、四川、陕西、广东、上海和河南省,其中广东、河南实行在“X”中增加“文理综合”,其他省市实行“3+文综/理综”科目方案。

从1985年至2000年,上海市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对高考的科目设置方案也进行了改革。实行了“3+1”高考科目编制方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学科,“1”指根据高校培养方向和专业的要求,考生从中学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六个科目中选考1个相关的科目。

“3+X”科目设置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高校和考生的自主选择性。“3+X”的本质表现为两个方面,既高校对入学新生有统一的、基本的标准,又允许不同地域、类型、层次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点有所选择;既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兴趣去选择增加适宜的科目参加考试,发展自己的特性。

“3+X”的另一特点是增加了“综合能力测试”。在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模式、标准应是多样的,而不应是单一的。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应始终强调多样性的统一。“综合能力测试”为X中的一种,其地位、价值同各单一学科相同。高校招生在强调语、数、外的前提下,既需要在某一(或某些)学科上比较突出和深入的学生,也需要擅长学科之间内在联系的学生。前者为纵向型,后者为横向型,不能互相替代。

“3+X”解决考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是以统考为主,在共性为主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学校和考生个性的方案;是管理体制的变化,以科目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高考内容的改革

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决定要花大力气、长时间深入、细致地进行这项改革。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

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各个考试科目的命题都应体现这些要求。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高考内容改革主要包括下面五方面的内容:

1.命题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以知识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考查考生有关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考查考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要以有关学科知识为材料,考查考生能力结构中的一般能力因素,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能力。

2.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内容。注重知识的互相交叉和渗透,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内容的覆盖率。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利用已有知识的创新能力。

3.发挥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其基础性、通用性和工具性,突出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

4.积极稳妥地进行“3+X”方案中综合科目命题的研究与实验。

5.积极开展实践能力测试的研究与试验。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考查的研究和试点,条件成熟时,可为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学校提供考生的实验考核成绩。

(三)高考形式的改革

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积极探索一年两次考试的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时再实施。高考形式的改革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2000年,北京市和安徽省进行了每年两次高考改革的试点,2001年进行每年两次高考的试点省(市、区)将扩大到4个,包括北京、安徽、内蒙古自治区和上海市。在前一年7月参加高考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下一年春季举办的高考。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命题以及录取规则与7月考试基本相同。试行一年两次招生考试制度后,可以缓解升学的压力,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四)录取方式的改革

重点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学籍学历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网上录取系统要做到信息编码统一,并且与其他环节顺畅衔接。网上录取是高校招生手段的革命性变革,既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又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并将带动高校招生考试其他方面的改革。

(五)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

1998年至2000年我国举办了3次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考试科目涉及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8个学科。保送生入学制度是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另一种形式,是全国统一考试的重要补充。在这三年的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中,试验了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考查目标、命题方法,为在普通高考中大规模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查摸索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试验和成功的保证。

(六)高中试验课程的命题

天津市、江西省和山西省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试点省,从1997年开始,这三个省的高中使用教育部组织制定的试验本教学大纲和教材。试验本教学大纲和教材与原有的大纲和教材有较大的区别。到2000年7月,开始有使用试验本教材的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时,高考命题依据试验本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他们单独命题,以支持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

(七)向社会广泛征集高考试题,并相应进行题库建设

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高考试题,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命题的试验,提高命题工作质量和效益。向全社会征集高考试题,一方面可使试题的命制在内容上更加全

面,素材丰富多采,题目数量增加,提高试题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社会的参与程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同时可以宣传高考命题和高考改革,克服考试的神秘性,为高考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高考改革的命题原则

普通高考命题总体上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贯彻全教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精神,落实教育部教学[1999]3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在高考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导向。在材料选择方面,更能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文科试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关注改革的热点问题。理科试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一)适当减少题量,降低难度,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有利于能力考查

近年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1999年的招生数量从1998年的100万左右上升到150多万,2000年为200万,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将在2000年基础上继续扩大,将扩招至250万左右,其中本科生130万,专科生120万,考生预计约380—400万。由于考生人数增加,考生的整体平均水平势必有所降低,为保证高考试题的难度水平在0.55左右,客观上要求高考试题的总体难度和考生的水平相适应,高考试题的难度也应相应降低。目前高考的入学率已近60%,这与1998年以前入学率只有30%的形势有所不同。在不影响高校整体录取的前提下,为有助于中学教学,试题难度应相应进行调整。降低试卷难度,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试题长度上适当缩短,给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使多数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多数题目,既可提高考试效度,又可引导教学和复习中减少重复、机械的、大题量的练习,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打好基础,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上。

“降低难度”是降低试题的平均难度或统计难度。高校扩招以后,半数以上的高中生都能上大学了,因此可以认为升大学的竞争相对缓解了,但正是因为多数人都能上大学,因此就有了上专科和上本科之争,上重点和上一般之争。可以说,扩招以后提高了竞争的起点,在重点和名牌大学层次的竞争没有缓解,甚至更为激烈。而且随着教育科研的深入,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层次考生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鉴于此,高考试题在区分合格大学新生方面的要求依然存在,而对其在区分高水平考生的要求更为迫切和强烈了。高层次的试题不能降低难度,并且应当更有效地发挥甄别功能。因此“降低难度”以后的试题应是试题起点降低,终点难度保持原来的水平,试题难度的跨度加大,区分的层次加细。

(二)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即让多数人能够入手,但得高分不易,有利于选拔试题在设计上不给考生理解题意设置障碍,不搞文字游戏,多数考生都能解答部分试题

和较难试题的前半部分,但完全解答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得满分不容易。试题具有适宜的难度和区分度,有利于选拔。

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有两层含义,一是整卷的难度由易到难排列,降低起点题的难度,使多数考生都能在基础题得到基本的分数。其次是对单题而言,采取分步设问的方式,降低题目人口的难度,前一、二问多数考生都能理解,并动手做题。

高考毕竟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仅10%左右的同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益,有效地运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必须甄选出最有可能成功的学生。在不能人人都上大学的情况下,竞争是再所难免的,而且大学还分为重点、一般本科、专科等,每个学校又有众多的系科和专业,又可分为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等。这就要求高考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度,通过高考成绩把学生区分开来,以便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招生特点,选择自己需要的学生。因而要求高考试题必须要满足高校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分度。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以全体考生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为命题依据的,因此降低难度与高校选拔的矛盾依然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一种妥协,如何在降低难度和保持适当区分度这一对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高考追求的目标。

(三)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适当增加开放性的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

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来看,学生一般表现出两种思维形式,即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是将已知和现存的事实归结于逻辑的、规则的顺序中,思考要从现存的知识和规则出发,思考过程有固定方向,有确定范围,学生不但了解问题的存在,也知道要达到的目的,只是根据已知条件去寻找具体方法以达到目的。发散性思维虽然也要遵循已有的规则和事实,但它的思考过程无固定方向和范围,它追求探索途径及结果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思维层次、方式上,既有相互交叉的一面,也有相互区别的一面。一般来说,关于收敛性思维,教学和考试比较侧重于“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而关于发散性思维,教学和考试则比较侧重于“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哪里”的顺序。在近年的高考内容改革中,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增加问题的灵活性的选择性,避免死记硬背内容和繁琐计算,考查考生的分散性思维,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努力。因为高考的成绩是为高校录取新生提供依据,不同于教学和一般校内考试的开放,所以应在保证阅卷的准确、客观、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增加试题的开放性,是有条件的开放。试题应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数学科“3+X”试题特点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是一个重要的特征。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的改革,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重在检测考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对于促进中学数学教学、加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科在1999年《考试说明》(广东版)中明确提出,数学科高考的考试目标是“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3+X”科目方案的试题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改革创新,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的题目,体现出考能力、考素质的要求。原有的“3+2”试题也努力贯彻改革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了前几年试题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加大了改革创新的力度。包括:立足基础,突出能力考查;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方法上考虑问题,加强试题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调整题型结构,创设的新颖情景和设问方式;数学试题形成了“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的新特色,有利于大学创新人才的选拔和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克服“题海战术”和“大运动量”重复训练的倾向,向扎扎

标签:山西省 高考 改革方案 2017山西高考改革方案 2017高考改革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