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筐:超越“底层写作”局限的现实力量 反应底层现实的电视剧

时间:2019-02-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邰筐,1971年生于山东临沂古墩庄。在《人民文学》《诗刊》《诗探索》《天涯》《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若干,并被选入各种年度选本。曾参加诗刊社第22届青春诗会,诗集《凌晨三点的歌谣》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6年卷),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另著有诗合集《三个刀伏手》《我们柒》。
  
  编者按
  
  这里借用了张清华的评论和诗人王夫刚文章的题目作为本期“诗人档案”的大题目。这个题目已经点出了邰筐诗歌的价值与意义。
  就在这组对邰筐作品评论的五篇短文中,几乎都有这样的评述与阐释。江非在他的文章《当诗歌与时代建立了关系》中开宗明义地说:“时代的声音”“直面时代”,向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向来都是诗歌完成其使命的重要道路。”王燕生先生用《为生活的本真保鲜》为题目,强调了邰筐在日常生活中,在缺少诗情画意中,洞见了另一番天地。
  在现代诗歌的传统谱系中,我们想到了波德莱尔、桑德堡、穆旦等诗歌的创作者们,邰筐正是在这条道路上面对生活的现实,面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感悟。
  “低层写作”“草根写作”是近期许多人都在强调的,作为诗人关注低层,关注普通的生活与事物,做为一个普通的人活着,这是最基本的。但诗歌只在这样的层次上写作是不够的,当我们强调某些问题的时候,也许忘记了诗歌最本质的那些方面,而邰筐的诗歌在关注当下,直面时代的同时,不再流于表层的描写,而是超验性的,但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
  诗人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是面对自己内.心也是面对这个世界的。因此吴思敬先生说:“这样的诗,是叙事的,又是抒情的;是厚重的,又是轻灵的;是扎根大地的,又是展翅欲飞的。在当下诗歌“叙事”铺天盖地,“生活流”到处泛滥的时候。尤其值得肯定。”
  邰筐就是这样,用现实的力量,真切的声音,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他的诗歌,留下了对这个时代的记录,同时,为我们创造了另一个与现实息息相关的诗歌的世界。

标签:底层 局限 超越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