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数学 > 正文

[适度探究快乐学习]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新课程要求通过探究活动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以下是作者在上课时的几点做法:经典实验换一种形式再探究,可以加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适当让学生制作或改进一些小教具,在课堂上做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探究“一题多解”,避免出现思维定势。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探究活动 学习兴趣 思维定势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物理教学的相关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课堂中要求有一定的探究活动,我们要重视探究活动教学,通过探究活动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很多老师认为探究活动浪费时间,没效果,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下面就物理课堂的课例谈谈我对探究活动的认识。
  一、经典实验换一种形式再探究,可以加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在物理学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经典实验。如果我们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把以前的物理学家做过的经典实验,改变一下探究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体验这些经典实验的过程,验证前人得出的实验结论的正确性,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如对于《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问题引入→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分析→新型探究实验→初步结论。
  概述: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发现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电能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是重要的内容。本节讲述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实践与拓展中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①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在回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②观察演示实验:交流发电机。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我们注意到演示实验时,随着老师转动转轮的快慢不同,接交流发电机的灯泡的亮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流过灯泡的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变化的,那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注意引起磁通量变化的两个因素:磁通量变化的大小和快慢,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2.为了让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我设计了一种新的形式来得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就是探测“地雷”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探究实践活动,让所有的学生体验经典实验的过程,得出实验结论。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的四个沙池。
  活动仪器:方形线圈,条形磁铁,蹄形磁铁,指针在中间的灵敏电流计,秒表。
  活动内容:由教师事先在学校操场的四个沙池划分好2M×2M的范围,事先把三块条形磁铁或蹄形磁铁(即“地雷”)掩埋好,再将全班分为四个组,要求同学用方形线圈和灵敏电流计找出磁铁的具体位置,由教师指定8位同学为裁判,用秒表进行计时,看那一组的同学用时最少,按用时多少来排名次,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探测“地雷”活动前,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探测出“地雷”的大概位置时,要怎样摆动手中的方形线圈,让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摆动幅度更大?
  最后我与学生一起得到探究实验的结论:在探测出“地雷”的大概位置时,要快速地摆动手中的方形线圈,就可以让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摆动幅度更大。也就是说,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得越快,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越大,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反思:
  (1)对于新课程的引入,我首先采用了交流电机的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和教师的问题设置,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的猜测和思考。
  优点:通过问题的引入,直接“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问题情境中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科学探究实验,记录相关信息,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了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并培养了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不足: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猜想和假设这一环节,对学生给予的指导可再充分些。
  (2)探究实验活动部分。
  优点:这一部分教学效果很好,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这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让他们知道物理知识是很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适当让学生制作或改进小教具,在课堂上做探究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老师在上物理课时,如果能适当让学生制作一些小教具,学生就会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例如我在电磁感应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自制小教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就是这个很简单的探究实验教具资料。
  教具名称:自制电磁感应演示仪。
  仪器或特点及用途:
  ①设计思路:扬声器、木板和电流计组成。
  ②用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所以推动纸盘,就可以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引起音圈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在电流计中显示出来,效果很好。
  制作材料:约30cm×20m的木板1块,扬声器和电流计各一个,导线两条。
  制作方法:在木板上固定好扬声器和电流计,接好导线即完成。
  使用方法:推动纸盘,就可以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引起音圈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在电流计中显示出来。
  在课堂中,通过这个简单的教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学生在制作或改进小教具的过程中,会对物理规律融会贯通,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就会进入更高的层次。所以我认为适度探究实验活动不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适当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探究“一题多解”,让学生避免出现思维定势。
  现在有很多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将物理课上成固定的模式,将物理现象也弄成了种种模型让学生记忆。诚然这样的教学对于某一次考试可能会收到好的效果,但长期这样学习,学生的思维会形成定势,对一些灵活一点的题目就感到无从下手,这时老师又会抱怨学生不灵活,其实这种现象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有鉴于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探究“一题多解”,让他们多开动脑筋,是让学生避免出现思维定势的好办法。
  例如讲动能定理的例题:在高为H底边长为S的斜面顶端A,一小滑块(可看作质点)自静止从顶端A开始下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求滑块到达底端B的速度?
  让学生分别从运动学角度和功能关系角度对这道常规题进行解答,让它们自己总结哪一种方法解题更好,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比老师总结让学生去记忆效果好得多。有时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让学生多角度讨论,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一题多解还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一题多解的探究活动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是很有效的。
  总而言之,物理课堂的探究活动可以是对物理实验现象进行探究,也可以对一些生活中物理问题进行探究,如果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标签:探究 适度 快乐 学习